久加諾夫:四次競選排第二,不承認結果,但在大是大非上支持普京

2024-09-13     三目史官

2012年,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參與總統競選,但以17.18%的得票率僅排名第二,輸給了強大的普京。這已經是久加諾夫第4次爭取總統職位,而他歷次都不幸落居第二。無論是面對普京、葉爾欽,還是梅德韋傑夫,他都在選民心中屈居次席,這讓他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久加諾夫的政治生涯始於他卓越的學業。1944年,他在戰爭陰影下誕生,父親在蘇德戰場為國而戰,母親在小學任教辛勤拉扯他和兄弟姐妹。父親戰後殘疾,但為了生計,仍回到故鄉拄著拐杖教書。年幼的久加諾夫在父親的榜樣下茁壯成長,1961年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

然而,久加諾夫在讀大學期間意外選擇了入伍。他在蘇軍駐德國部隊的輻射與化學偵察排服務,為特殊軍事情報部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66年,久加諾夫加入蘇聯共產黨,結束兵役後回到學校深造,最終獲得了研究生與哲學副博士的學位。

久加諾夫的政治生涯在地方黨組織中嶄露頭角,1972年成為奧爾洛夫州委員會第一書記。他的快速晉升源於其出色的學歷、年輕政治過硬的背景以及深諳人心的才能。他擔任過多個要職,包括中央委員會秘書、政治局委員等,成為共產黨高層的重要人物。

然而,久加諾夫對於戈巴契夫的改革和政策感到憤怒。他多次公開表示,應該推翻戈巴契夫的領導,重新選舉新的國家元首。1991年,蘇聯解體時,久加諾夫的反對聲音更顯弱小,但他仍然在黨內擔任重要職務。

1996年,久加諾夫以俄共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參與總統選舉,但最終敗給了葉爾欽。他對葉爾欽的執政不滿,尤其是在經濟和車臣問題上。久加諾夫在競選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國有資源回收、工人權益保障、免費醫療和教育等。然而,儘管他的民望很高,但他最終以29.21%的支持率輸給了普京。

久加諾夫在失利後沒有灰心,反而對普京提出了更多批評。然而,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始終支持普京,如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和俄烏衝突。普京甚至在久加諾夫70大壽時表彰了他的貢獻。

2012年,久加諾夫再次參選總統,但以17.18%的得票率再次敗給了普京。他的多次失利讓久加諾夫感到沮喪,但在關鍵問題上,他展現了老布爾什維克的責任擔當。

久加諾夫最終意識到總統之夢已漸行漸遠,他積極鼓勵黨員參與選舉。然而,對於蘇共曾經導致蘇聯解體的歷史負擔,以及俄羅斯民眾對他們的不信任,使得再次登上總統寶座的機會變得異常艱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e07eb634c1a36e993a5bdb36d44e5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