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全面戰爭》中,沒有誰能比幽州的公孫瓚更加尷尬的,坐擁肥沃的土地,卻因為人口匱乏而干不動農業發展,缺少了糧食的軍隊,是沒有靈魂的軍隊。還不夠,為了奪取幽州的鐵礦石,幽州附近的豺狼虎豹輪番襲擾。要說我們最擔心《三國:全面戰爭》里的哪位主公身心健康問題,必須是公孫瓚,整天擔心著:總有刁民想害本寶寶,搞不好要得精神分裂症。
開局的幽州,自帶2級郵驛,收入150,這個時候只有商業能給幽州帶來一絲絲繁榮的氣象。開局的公孫瓚,就躺在父輩留下來的功勞簿上數錢。幽州俸祿賊高,也許因為地緣的危機感讓我們公孫瓚大爺不得不採取這種重金求子的措施,呃不,講錯了,是重金求將。
大概,幽州一個公孫瓚心理陰影面積覆蓋全腦。所以他形成了比人妻曹還多疑的性格。能不多留個心眼麼?自己親兒子都不敢全信啊,當年公孫瓚被袁紹軍圍困在易京的時候,寫信給兒子公孫續,約定舉火為號,內外夾攻袁紹軍。不料書信被袁紹軍截獲,袁紹軍遂舉火誘公孫瓚出擊,大敗公孫瓚。輸給袁紹,內心的傷痛無法癒合。
講真,公孫瓚對劉備寄予厚望要比田楷高太多了。不過,劉皇叔的野心,誰被坑過誰知道。在公孫瓚起家那陣子,田楷和劉備"交往過密",這事兒把公孫瓚急得不要不要的。要是田楷跟萌妹子趙雲一樣被皇叔一陣創業風刮跑,那太慘了。好在田楷沒有跳槽,還為公孫瓚奮鬥到底,死於和袁紹的對抗中。死忠。
為什麼本寶寶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本寶寶深愛著這土地……但是這土地卻種不出糧食。對《三國:全面戰爭》公孫瓚而言,畢生最大的遺憾有兩件事情,一是萌妹子趙雲跟劉備創業去了,二是肥沃的幽州卻無法提高農業產量。趙雲的跳槽讓幽州防守失去了硬核,幽州的各種資源成了周邊豺狼的嘴邊肉。
除了土地的農業產值低,人口更是幽州的硬傷。右北平稍微好一點,2級城的時候人口5.1萬;農業產值+25%,遼西人口多,2級城人口30萬,但這裡土地貧瘠得馬鈴薯都種不活。代郡加上馬場也有近8萬人。2級幽州城7000人,幽州鐵礦3000人,我不知道咋想的。土地貧瘠加上人口的匱乏,讓原本想做一個種田美男子的公孫瓚哭暈在雪地里。
事實上,這些都不是公孫瓚寶寶最痛苦的事情。他的噩夢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地緣政治。前期還好,除了西邊的劉虞,黃河以北公孫瓚可以橫著走。不過到了中期,傳令兵:報!主公,袁紹帶十萬大軍來拜訪;報!主公,曹操讓託人問候您祖宗;報!主公,帶來數萬兵馬在城外要給您送壽禮。
好一個白馬義從公孫瓚,曾經叱吒燕山南北,左右兩翼白馬騎兵殺得鮮卑遊牧聞風喪膽。最後也在他所熱愛的土地幽州自焚身亡,一代諸侯黯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