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有個著名的「鱷魚效應」:
當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你想要用手撥開它的嘴巴,它就會同時咬住你的手和腳。
時間越久,被咬住的部位越多。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果斷犧牲一隻腳,以保住自己的命。
人活一世,常遇這種「鱷魚」,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越計較就越痛苦,往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後被無關緊要的瑣事搞得心力俱疲。
遇到爛人碰到破事,不計較,別糾纏,才是成年人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
有位博主曾分享了一個和領導出差的經歷。
在開會的途中,他們找了一家小吃店吃早餐,因為人很多,他們只能自顧自找位置坐。
剛好領導看到有一個桌子空著,碗里的食物也都吃完了,便收拾著放到水盆里去。
這個時候,有個人罵罵咧咧走過來,說自己還沒吃完的碗筷被收走了。
博主表示他們可以重新點一份給他吃,可對方喋喋不休,拒絕了這個提議,並聲稱要賠付100元人民幣,否則這事沒完。
博主氣不打一處來,正要與之爭執,領導卻直接掏出100元現金了結了這件事情。
事後,博主還是很生氣,他不懂領導為什麼要認慫,那些小吃最多就幾十塊錢,明擺著漫天叫價坑人。
領導淡淡一笑,說:「現在時間有限,什麼事更重要你忘了嗎?報告你寫完了嗎?」
他不是人傻錢多,也不是怕惹事,而是心裡清楚當下更緊急的是工作,不必要為了爛人耽誤了正事。
就像林肯說的一句話:
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
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
狗咬你,你總不能咬回去,但看到前面有惡狗還堅持前往,註定會被咬。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一些戾氣重、胡攪蠻纏的人,他們為人沒品,處事不講規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遇上這樣的人,你沒有及時遠離,那要做好吃虧的準備了。
和沒有誠信的人合作,註定會被背叛;把錢借給好吃懶做的人,終究是要不回來;
和內心險惡的人做朋友,遲早會被算計;和三心二意的人戀愛結婚,最後也一定是悲劇收場。
與其妄想改變他們的品行,不如明哲保身,趁早遠離這些麻煩的源頭。
所謂「惹不起,躲得起」,如果不小心遇到了,為了抽身吃一點虧也是值得的。
飽嘗人間辛酸之後才明白,遇到爛人時,及時抽身不計較,才是人生最智慧的活法。
有人說,千萬不要在早上不開心,這樣一整天都會過得很糟糕。
原本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會因為我們的情緒變壞,衍生出越來越多的麻煩事。
仔細想想,我們確實每天都在經歷這種時刻:
早上睡過頭,你手忙腳亂找不到衣服,急急忙忙又打翻桌上的牛奶,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
擠公交時,你被人踩了一腳,兩個人爭吵起來,結果上班遲到了還被領導批評;
同事說你今天的衣服不好看,你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導致工作中出現差錯,錯失了一個大訂單……
一旦糾結上了,小事變大事,大事變破事。和破事過不去,厄運便源源不斷。
有個網友就曾因為不滿一件小事,導致最終變成了殘疾人,也毀掉了幸福的後半生。
那是一個平常不過的早晨,男人起床之後看到兒子正在玩自己的公文包,搞得非常髒。
而妻子在一旁做早餐,完全沒有注意到。
男人氣急敗壞,生氣地訓斥孩子,孩子哇哇大哭,夫妻兩人也吵得不可開交。
等兩個人冷靜下來,男人才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沒來得及吃早餐就跑出門。
可惜又遇上早高峰堵車,最後還是遲到了,扣了一個月全勤獎。
一大早的怒氣此時此刻竄到頂,他越想越氣,完全沒有心思在工作,甚至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手就放在機器下面。
伴隨著一身尖叫聲,他的三根手指被機器切斷了,終身殘疾。
事後他無比後悔,如果當初他直接把公文包擦乾淨,就不會有後面一連串的糟心事,更不會讓自己變成了一個殘疾人。
亦舒在書里寫過一句話:
「應付任何事的最佳方法,便是裝作聽不見。」
人生這一路,困難重重。一睜眼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讓人煩躁不堪的破事也時常發生。
若是一不小心被破事困住,埋怨不停,往往就是勞力又傷神。
別糾纏,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把時間用來享受生活,日子才能有滋有味。
有沒有發現,人本能就 「厭惡損失」。
錢都付了,東西再難吃也不能浪費;排隊一個鍾了,被告知很多菜售罄也不願意換店;
談了好幾年的戀愛,即使兩個人感情淡了也不捨得分手……
這是因為我們付出了沉沒成本。所謂「沉沒成本」,是指已經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且成本回不來。
如果放棄沉默成本,就會觸發「厭惡損失效應」,因為不想白白浪費之前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哪怕選擇錯了也不肯放手。
真正的勇士,不僅要勇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更要敢於放棄沉沒成本。
印度歷史上有一個大人物,叫聖雄甘地。
一次,甘地乘坐火車。他剛踏上車門,火車正準備啟動,他的一隻鞋子就被擠到車外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只見他脫下自己的另一隻鞋子,然後扔向鞋子掉落的地方。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十分不解。甘地不慌不忙,說道:
「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拾到一雙鞋,對他是個好收穫,這雙鞋的價值也能最大化。」
對於甘地而言,留下一隻鞋子也沒有用,何不成全有需要的人呢?
現實中,任何人遇到這樣的事,第一反應都是惋惜丟落的鞋,絞盡腦汁思考是否能撿回來。
不管結果如何,他都堅持把另一隻鞋留著,直到這隻鞋完全沒有使用價值。
而聰明的人,永遠懂得戰略性放棄,不和爛人破事糾纏。
他們永遠不會坐在那裡為損失而悲傷,而是想辦法來彌補他們的創傷,創造了另一種新希望。
這便是成年人的頓悟:
面對無法挽回的局面,執念是一種災難。
不糾纏、不較勁,及時止損才是一種大智慧,也是成年人為人處世的最高配。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認為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是: 執念太深,把時間耗費在痛苦上。
放不下一些人和事,像鋸齒一樣在心上反覆拉扯,割得生疼,也不願意放過自己,這就是執念。
人到中年,不該再把有限的時間精力不值得浪費在廉價且無意義的事情上。
該躲就躲,該丟就丟,費心計較不如一笑而過,和生活握手言和,世界也會溫柔待你。
人生漫長,記得別和爛人爭到底,不與破事較得失,騰出空來享受生活。
點個 【在看】,學會拿得起放得下,也要擁有隨時止損的勇氣和智慧。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向北,主持人,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微信視頻號:向北閱讀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