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說A股(renzhen07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盈利模式,操盤策略和雙龍戰法,遊資戰法,漲停複製戰法等,乾貨源源不斷。
中國股市牛少熊多,牛短熊長,融資多分紅少,是億萬投資者的傷心之地,投資者常常破口大罵,然而就是這樣的股市,投資者們仍然不願意退出。
不願意退出,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心理:
1、虧錢了,想賺回來再走
很多股民在高位接盤,套牢在高高的山頂上。很多人覺著自己如果不賣,堅持等下去,就有回本的一天。如果現在賣了退出股市,那麼錢就真虧了。於是股票不漲回來,他們是絕對不會退出的(漲回來更不會退出),只會一邊罵一邊看著跌。
2、認為自己的水平比別人高,可以成為賺錢的股民
另外很多投資者不能認清自己的能力,把市場普漲帶來的收益或僥倖盈利歸結為自身炒股能力強,而把虧損總結是市場弱。因此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有能力在熊市中繼續盈利的,結果智能越虧越多,邊虧邊罵街。
3、心存幻想
只要沒有退出,就說明還是對市場抱有幻想的,總擔心股市要漲,牛市要來。這就是自我催眠吧。不過股市的漲跌,和散戶的動向都相反,如果散戶大量退出股市,牛市可能真的就要來了。
我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
一類是滿倉買入,股市下跌,賣了心疼,留著沒用,也就是被股市套牢的人。另一類就是嘗到股市甜頭的人。
第一類人往往沒什麼投資經驗,也許僅憑親戚朋友的隻字片語,就將自己多年的積蓄全盤脫出,然後開始做著自己的發財夢。即使上漲了也認為會漲的更多,無論何時都不肯清倉。等遇到熊市便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當然會罵。總之你被套牢了,你怎麼退?所以啊,退市有時和離婚分手一樣,他們總是會受些傷,他們也總是很難斷得乾脆。你想和股市分手,但對方用停牌或跌慘的股票套牢你,你想走也走不了。
再說說另一類人。這類嘗到股市甜頭的人更加難以退市。上一類人說白了咬咬牙一跺腳也就退了,在股市裡賺過小錢的人基本上很少會選擇退出股市,就算退也只是暫時的。因為他們嘗過了炒股的甜頭,又怎麼捨得放棄呢?就算經歷暴跌、股災,他們也總是會把觸底反彈、絕地反擊當做希望,渴望能再一次嘗到甜頭。我們經常看見夫妻或者情侶吵架,但也不見得他們吵架就分手啊。這類人往往「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你拿了一部分錢去炒股,血虧,然後心裡咒罵,最後清倉退市。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股市行情看漲,你周圍當初沒退的人都賺了些小錢,你心生羨慕,於是又迫不及待撒了一波幣。後來虧了再嚷嚷著要退,好了又急沖沖地買入,如此反覆。這就好比你每次因失戀受傷發誓此生再也不談戀愛,可是每次看到周圍人因為戀愛生活得滋潤又急著找對象。
不過如果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只能說除了股市,很難在找到這樣一個類似的平台了。靠股市發家的雞湯勵志故事比比皆是,但又有幾個是真正做到的呢?股市的確能帶來很大收益,但風險也是並存的。不退市也可以總結為一個字:「貪」。
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交易里一個最大的實踐性謬論在於人明明是非理性的情緒性的,但是各種技術分析理論卻一直以理性人為理論展開的前提。
人們在實踐中總結理論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認知所有的事物,但是在交易的世界裡卻是很容易捨本逐末,越是追求完美不虧錢的理論就越是容易讓自己忽視本該重視的東西。
在諸多的技術分析理論中無一例外的假設了每個交易者都是根據可得信息作出最優決策的理性成熟的交易者,不會恐懼,不會衝動,但是這可能麼?也許在非開盤時間會可能,但是在開盤時間內幾乎不可能,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可不是自己可以理性控制的,並且人性的缺點有優點是與生俱來的,人本身最擅長的就是為了滿足感性慾望可以喪失理性決策的能力,這也是知易行難的癥結所在。所以前提條件達不到,最炫彩的理論也只是沙上的塔。
人生來皆有賭性,所以澳門和拉斯維加斯成為許多賭徒試圖逆天改命高的翻身地,不否認,人的一生總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堵上那麼幾次,只是有的交易者從進行投機交易開始不是抓住機會賭那麼幾次,而是每一次都在賭,誰能一直都可以承受賭輸的後果?贏了可以會所嫩模,就怕輸到最後連工地搬磚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果說非要分出有什麼區別的話,只能說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工作,他們不奢求每一次都可以賺錢,更不奢求一夜暴富,但是一直在追求一種大機率的勝面,只有在機率之內的時候才會進場交易,而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賭運氣,期望每一次交易都可以盈利,認為機會遍地都是,沒有進場時機的選擇,更不要提什麼資金管理與交易系統。
另外,不要輕言盤感,如果沒有經歷過許多次賺錢與虧錢的交易,就不要用盤感來安慰自己,並覺得這是一種天賦,這種做法也只不過是一種與賭博沒什麼區別的衝動,行情從來都不會因為你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上漲。
魚的記憶只有三秒,其實人的記性也長不了多少,好了傷疤忘了疼,每一個虧錢的交易者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方面都一無是處,只不過總是在重複的翻著同一個錯誤,就行一個徹底的賭徒腦子裡總是想著暴富與翻本,雖然這次扛單扛到痛心疾首,幾乎無一例外的下次還會繼續扛單,在這種惡性循環里,就看誰能夠強迫自己跳出心理舒適區,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可是在這個角斗場裡實現財務自由和人生自由,但是哪有那麼多的自由?與其他行業沒有不同,自由的前提也是自律。
既然,我們離不開股市,那怎樣才能賺錢呢?
一位頂級操盤手曾從虧損中得出的六條經驗
一、順勢而為。順勢而為的含意就是順著市道而為之,比如大盤剛由強勢轉入弱勢並破位的頭幾天,你別急著買入,因為你再有看盤的經驗和選股的經驗,在大盤剛轉入弱勢時,你買入的股票有可能當天上漲,但由於T+1,漲了你也無法當天賣出,第二天很有可能跳空補跌,那樣會得不償失。
二、漲幅和回落的關係。不管你的買入價是多少,它從當天的高點回落超過3%,就應該引起注意,回落了3%以上的個股,當天走勢往往不會太好,很難再創新高。但這不是絕對的,是賣還是留,還得看個股的形態、量、量能線、量比、內外盤以及換手率,還要看它已經漲了幾天。
三、不要單相思。有的投資人買股票時常常會片面看待個股的漲跌,一隻股票跌了幾天後,他會認為這隻股跌得差不多了而買進,卻不知在形態不好時它橫盤幾天後還會下跌。炒股不要單方面認為它何時是底,而應學會順勢而為,找那些剛啟動又有量的個股,只看量還不夠,還要看形態和量放大後其漲幅是否同步。
四、心態。想要炒好股票,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有賺而不喜、虧而不憂的正確態度,不管是賺還是虧,都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並牢記操作過程中的得與失。什麼是真正良好的心態呢?比如某隻股票符合你的買點,但能漲多少你並不清楚,只能知道個大概。買後它跌了些,這時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買錯了,內心會有一種挫敗感和失望感。
趨勢交易三大戰法,簡單實用!
一、頭部戰法
下降趨勢的開始必源於頭部,頭部和底部戰法並不是讓大家抄底摸頂,而是等頭部走出來,出現明確的信號再出擊,這個時候往往是勝率最高,盈虧比最大的時候。但頭部和底部並不是那麼好識別的,還需要一些技巧。
有頭必有頸,要尋找頭部形成那根關鍵性的頸線,當頸線被大陰線或者跳空缺口擊穿時,就是我們大膽出擊的時刻,因為盈虧比大,所以止損可以放大些,回抽時可大膽加倉。趨勢具有稀缺性,頭部和底部也不經常有,一旦抓住,就有可能是幾倍的行情,要牢牢抓住。
二、底部戰法
底部戰法和頭部戰法還是有些區別,頭部形成快,底部形成慢,所謂暴漲之後必有暴跌,但暴跌之後不一定有暴漲。底部突破頸線一定要有量的配合。
三、通道戰法
頭底走出來形成了趨勢,這時通道戰法就有用場了,適合加減倉,追擊等手段。
總結:
要順應市場環境的「勢」
順市場的勢,首先要看經濟環境,高層期望,賺錢效應。順應指數的趨勢,當政治、經濟等因素形成合力,指數大的向上趨勢形成時,就要一路做多,大膽做多,忽略小波動,直到趨勢發生逆轉。相反,當合力消失,市場環境不再能強力支撐指數繼續向上,趨勢發生逆轉,變成大的下降趨勢時,我們要懂得離開,放棄做多。
要順應板塊輪動的「勢」
市場是輪動的,這個輪動有「二八」的輪動,有主板與創小板的輪動,也有各板塊間的輪動,甚至會有同板塊中個股的輪動。那麼對於有一定交易經驗和水平的投資者來說,就可以順應這些輪動,進行埋伏,獲利後逐步止盈轉換到其它將會輪換到的品種。
要順應市場風格的「勢」
市場風格與板塊輪動有一定的相似,但這個板塊不是明確的行業板塊,是指市場對個股概念或題材炒作熱情的「勢」。當整個板塊集體高潮時就要加一份小心,一旦龍頭品種走弱,又沒有新的龍頭出現,就會引發集體走弱,及時退出觀望為妙
【支撐線和阻力線操作圖解:】
正確判明支撐與阻力,可以確保你不會買在天價賣在地價。學會判斷支撐與阻力,可以讓你的操作更有方向性,避免亂打亂撞,提高你的成功率。
如果跌破支撐線,則形成破位走勢,股價會尋找下一個支撐點,你要記住,股價永遠是在支撐點與阻力位之間震盪運行。
突然阻力線會有回調,回調時阻力線便成了新行情的支撐位。
在尋找支撐與阻力的時候,也要看成交量的配合情況,如果股價在下跌時量能逐漸縮小,遇到支撐線後反彈量能小幅放大,這是絕佳的入場點,一般十戰九勝。
順勢操作到底能不能賺錢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大家買入的「時機」不對。借用老子說過的一句話:「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可以看到老子說「智慧的君子不僅會辨別趨勢,還會洞察時機」所以老子說「某時而動」。那麼這是「時」指的是什麼啊?
那麼,對於強勢股,普通投資者怎樣才能更好更安全的進場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普通投資者對強勢股的運行特徵要有一定的了解。一般地,強勢股都是有一定延續概念且底部走勢紮實,在進入第一波的主升浪時,會藉助重大利好強勢拉升,之後將會調整二至八天,然後會再次拉升。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老老實實地等待第二次拉升時介入。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順勢而為」就是認清當下的趨勢。然後要做的就是「某時而動」,「時」就是時機,而且是「風險」最小的時機。
上升趨勢的六種經典形態
1.平台突破:
股價經過一段幅度的上漲,也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無論是出於哪方面需要,都應做一次像樣的調整,因所針對的是一個波段,不是一兩日上漲的陽線,故以較大規模形態和耗時多天才能完成。調整的方式其中有一種是平台盤整,通常意義上是比較強勢的表現,因而也被人所看好所熟識。平台盤整的時間,取決於十日均線上來能否立即助漲,能得到助漲的大致要七八天左右,得不到助漲的還須多些日子,那時得用突破長箱體的概念來解決。
2.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
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的調整形態,看起來沒有平台形態強勢,但上漲以後的走勢情況並不一定比平台形態的弱。
看明白是五日均線彎至十日均線,不是指日K線下到十日均線,因為這是十日均線對五日均線發生關係,對日K線不起作用,尤其在做形態期間。提出這個醒示是因為形態五彎十形態,常有日K線已掉到十日均之下的時侯,對此就以為走壞了不願再去理它,卻不知這是一種騙線行為,其實五彎十形態本身就存在這種欺騙性,不使用一些反常手段怎麼能將獲利籌碼震出來,不把形態搞難看,招來些搶籌的怎麼辦。因此,當五日均線下彎至由下而上,保持堅挺的十日均線時,不要在乎日K線在上面還是在下面,哪怕下來的陰線還不小,只要量不太大,再是前期高點不是明顯的大頭部,伴隨的成交量也不是一大堆,都值得留意。
3.回調:
回調形態比五彎十形態下調得更深,明顯標誌是五日均線輕易下穿十日均線,止跌企穩後維持數日的底部盤整,然後再選擇時機突破上漲。但要注意回調形態,常被安排在幾波上揚完成一個趨勢後的回返摸頂時。
回調形態是指在上升趨勢沒改變的前提下第一次下調,不可和幾波形成的下降趨勢中的回調相提並論,其實那也不叫回調,只是屬於下降趨勢中的停頓,有突破也只能說是反彈。
4.回擋:
回擋是起動一日陽線之後沒有緊接著連漲,而是停下來滯漲整理,表現的單日形態有許多種,小上影、十字星、小陰線、腹中胎等等。除長上影線沖高回落,能看出來回擋難成立外,其他還是應給予多多關注,好歹也算是個整理形態,還就有歇完一天就再漲起來的。有的次日在大盤見好的時侯漲,也有的在大盤不漲的那一天不聽邪單獨上去的。
由於回擋僅一天,中或大陽帶的小K線,剛剛帶動五日均線向上翹頭,K線與五日均線之間有較大空間距離,別誤以為遠點就助漲不到,只要次日分時有好買點就能漲,漲就把五日線帶上來了。
5.短暫整理:
短暫整理形態,比回擋整理一日長點,長也長不多,也就是兩到三天,短暫整理在三個小形態當中是最常見的,也是比較容易發現和被看好的。在成交量遞減縮至地量,在上沒有頭部徵兆、下有五日線頂著的情況下,實在令人不能不往好處想,印象好格外上心盯得緊些,把握住分時的機會操作起來頗是順手。
6.稍長整理:
稍長整理又比短暫整理要長几天,多一至兩天。因有時末端K線被五日均線穿膛而過,因此稍長整理形態比短暫整理形態較為難看些。有的盤中打出的下影線,一般會公認打消繼續關注的念頭,不過這也正是它的特徵之一,也表現出主力操盤手法震倉兇狠。還有一點是五日均線暫不作助漲,取而代之的看點是稍長整理形成的實體箱體,是否有效下破箱底,成為放不放棄觀察的唯一依據。因此,當出現上述幾種有別於其他兩種整理形態的情況時,最後決定還是留待次日分時走勢實際考察.
記住,你是交易者,不是賭徒
炒股炒的是預期,但是盈利卻要求交易者從自己的幻想裡面跳出來,面對隨機多變,混沌無序的市場,每一個交易者都處在一個弱勢地位,每一個交易者都應該承認自己的局限性。
就最現實的意義來說,優秀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業餘的交易者則一直活在自己營造的牛市裡,是的,他們認為市場每一天都有機會,每一天都是大牛市。
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一場儀式感的事業,有些交易者覺得交易是不入流的遊戲,其實怎麼看待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想賺錢,那總該某清楚這個遊戲的規則吧。
事實是,賠錢的交易者基本上都是把股市當成了人傻錢多就等自己來的地方,一點小的盈利就沾沾自喜甚至覺得自己仿佛就是投機的天才,一點小的虧損堅決不能接受,更大的虧損往往就開始了。
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交易者自己表現的像個賭徒,那麼股市就是賭場,你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貪念,然後它把你的錢全部收走,交易者自己表現的象個博弈者,那麼股市就是博弈場,只要你足夠細微謹慎,它就會給你賺錢的機會。
越是賺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告訴自己跟股市保持足夠的距離,越是賠錢的交易者往往越是離市場越近,甚至是整天都沉迷其中,其實,賭徒也是這樣,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賭徒覺得自己每一把都會贏
每個交易者都想賺錢,儘管知道這些錢其實是來自別人的口袋,但是卻很少有交易者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賺錢?該怎麼樣才能從別人口袋裡賺到錢?別人為了賺走我的錢,他們在想些什麼?
所謂交易的成熟,不是交易技術使用的爐火純情,甚至是越是成熟的交易員對技術的依賴越少,天天把技術掛在嘴邊的不是新手,就是分析師,技術可以學,但是怎麼用只能靠自己悟。
說是交易成熟,更是一種心態上的成熟,慾望是賺錢的動力,但是過界了就變成了貪婪,人最是習慣於給自己找藉口,實在找不出藉口就歸結於運氣,運氣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也是每一個交易者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電腦網絡掉線,機會瞬間出現在起身去接杯水的功夫,但是我們可以陳述這樣一個事實,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好的運氣也不會發財,有的交易者哪怕遇上了再壞的運氣也不會破產,如果交易者把爆倉歸結於坏運氣,那只能說明問題還是出在交易自己身上。
股市之餘賭場的區別,交易者應該想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機會不是每天都有,而在賭徒的思維模式裡面,下一把永遠都有贏得機會,一個交易者也許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學會怎麼靠譜的進場交易,但是卻要花費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學會怎麼離場觀望,不僅僅是市場走勢方面的,還包括交易心理方面。
股市沒有意外橫財,交易的路途任重道遠,祝好!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說A股(renzhen07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盈利模式,操盤策略和雙龍戰法,遊資戰法,漲停複製戰法等,乾貨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