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僅傳下一首詩,便成千古名作,還入選《唐詩三百首》

2019-11-04     慶余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它成就了我國古代詩壇一個個偉大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這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更是為後代傳下了無數絢麗的詩篇。當然也有個別詩人,在當時名氣不大,且由於種種原因,一生所作的詩,也僅傳下來一首。但並不影響它永載史冊。如金昌緒的《春怨》。

據記載,金昌緒是唐代餘杭(今浙江杭州市)人,現今僅存詩《春怨》一首,生平已不可考。《春怨》是金昌緒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主要是運用層層倒敘的手法,描寫了一位女子對遠征遼西的丈夫的思念。全詩意蘊深刻,構思巧妙,獨具特色,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

如《貴耳集》說:「作詩有句法,意連句圓。作詩當參此意,便有神聖工巧」,又如《唐詩箋注》:「此詩增減不得一字,與「三日入廚下」詩,俱為五絕之最」。由此可見,《春怨》這首詩成為千古名作,入選《唐詩三百首》,不無道理。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一看金昌緒的這首詩: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首句「打起黃鶯兒」,即敲打樹枝把黃鶯兒趕走。相信看到這句詩,大家都會有一個疑問,黃鶯是報春鳥,應該討人歡喜才對,詩中的女主人公為什麼要趕走它呢?這便是金昌緒構思上的巧妙,看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的一句,實則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讓讀者有繼續讀下去尋求答案的想法。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詩歌創作亦如此。宋代嚴羽便在《滄浪詩話·詩法》中說:「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又說:「發斷忌作舉止,收拾貴在出場」。金昌緒這首詩的發句,便是其中典範。緊接著的次句「莫教枝上啼」,便是對首句「打起黃鶯兒」的解釋,即不想讓它在那裡鳴叫。

那麼又會有一個疑問了,黃鶯兒婉轉的歌聲應該是悅耳動聽的,詩中的女主人公,為什麼不想它叫呢?這又會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這便是金昌緒這首詩的高妙之處。實際上它四句詩,只是在說一件事,卻不一語道破,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

第三句「啼時驚妾夢」,你看詩人在這裡仍然沒有道出具體原因,只是說會驚破女主人公的夢。這不禁讓人再次產生疑問,她為什麼怕黃鶯兒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又是什麼夢呢?最後「不得到遼西」,詩人終於給出了答案,即如果夢被驚醒,就到不了遼西,到不了遼西,也就見不了遠征遼西的丈夫。

可見這首詩環環相扣,確實如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所說:「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這裡的「遼西」,是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地方。它也是當時女主人公的丈夫所去的征戍之地。在詩中,我們可以得知她連這種虛幻的美夢也沒有做成,其怨情的沉重和悽惋可想而知。

綜觀金昌緒的這首詩,除了構思巧妙之外,無疑它的意蘊也極其深刻,畢竟作為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它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是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因此他的這首詩,成為千古名作,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原因就很明朗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VFQN24BMH2_cNUg2I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