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下午好,各位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
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
就連朋友之間聊天
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
「你好,打工人!」
在這裡,「打工人」是
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
「打工人」有著一系列顯著的特徵,比如對現實都有著清醒的認知,就連為什麼打工,他們都有充足的理由。
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
生活里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打工人」對於打工的態度都非常積極,起早貪黑不怕累,從不遲到不早退,沒有假期也無所謂,因為「打工人」有鋼鐵般的意志、炙熱的情懷。
在「打工人」看來,打工並不是丟人的事,雖然辛苦,但有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是自強獨立的標誌。
「靠別人是公主,「靠你嘰哇」是日本人,靠自己是光榮的打工人!」
這種話語有時是一種自我鼓勵,但有時也是身為社畜的自嘲。在做「打工人」之前,誰不是心懷理想,眺望遠方,最後也只能當牛做馬,燃燒自己,照亮公司。
「沒進電子廠之前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而今我在廠里上著班,零件和零件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晚安,打工人!」
「你的朋友圈好久沒提及星球、銀河、宇宙、夢想、文學了,怎麼,是不是跟我一樣去打工了?」
「老天爺不會辜負你每一滴汗水,它們都會體現在你老闆的帳戶餘額里。早安,打工人!」
也許努力半生也沒什麼收穫,也許奮鬥也無法贏得成功。然而,面對殘酷的現實,打工人們沒有垂下頭來,而是以此為激勵,帶著美好的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未來。
以前我們對職業人士有很多稱呼,有按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類的,比如白領、藍領。後來又延伸出一個廣泛的稱呼——上班族。
「打工人」寓意在平凡中透露著追求,在工作中透露著堅強,雖然人在打工,但卻不卑不亢。
「打工人」更像是一個中性詞彙,它讓所有勞動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團結以及共鳴,在這裡,所有「打工人」都有著自己的尊嚴。就如同一個打工人群組的簡介一樣:不管你高興還是悲傷,都無法抹去你打工人的標籤,打工人也有情緒,打工人也有權力說「不」。
「打工人」流行背後,是年輕人對於生活重擔的調侃,是對於高壓環境的不滿,也是對於平凡人生的不甘,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出擊。相比於佛系、喪,它帶有更積極的樂觀主義色彩。
打工人
你今天努力了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文值班編輯: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