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中的「手足」相爭問題,是令不少父母感到頭痛的事,若沒處理好,輕者造成大寶小寶關係緊張;重者手足相爭升級為手足相殘,就是一場後悔莫及的家庭悲劇了。
那麼,當大寶小寶發生衝突矛盾時,父母應該如何應對才合適?
01 「手足」本是同根生,緣何大打出手
本是同根生的「手足」為何大打出手?分析起來,原因大都和下列因素有關:
一是大寶產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在小寶沒出生之前,大寶一個人早已經習慣了獨享家庭中的一切,包括獨享父母親全部的愛與關注以及獨享的心愛玩具、圖書等等。
可等到有了小寶,這一切都改變了,父母生活的重心和關注的焦點很自然都轉移到了小寶。本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大寶卻不這麼看待,他為此感到了一種失落、孤單和惶恐,但無奈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很少能及時覺察到,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再也不愛我了」的念頭就在大寶頭腦中閃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次數的增多,最終,大寶就會把小寶歸結為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很自然就會把種種不快遷怒於小寶。
二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心理學家發現,小孩子大概每20秒就需要大人關注一次。有時打兄弟姐妹一下,目的無非是想通過打鬧來讓大人關注自己。
三是不懂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肢體。年齡小的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肢體,隨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總會不停地通過嘴和手的活動來拓展自己的活動空間,探索世界。孩子很難理解「撫摸」、「接觸」、「握手」、「擁抱」、「打人」等不同接觸類型和肢體力度的區別。很有可能只是想摸摸兄弟姐妹,或者想與別人建立聯繫,但是控制不好自己的力量。
四是出於玩耍的動機。孩子把和他人的肢體衝突當作了好玩的遊戲。
五是出於練習動機。手足之間的打打鬧鬧,很有可能像大自然中小動物之間的嬉鬧那樣,是在強身健體、互動練習和增強技能。
02 手足相爭,比「救火」更重要的是對症下藥
手足一旦發生相爭,很多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念頭就是「」救火「,可這樣做的結果只是把表面上的」火「給撲滅,而引發」戰火「的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比「救火」更重要的是從問題根源入手,對症下藥,才能徹底解決」手足相爭「難題。具體來說,父母可從以下這九個方面「對症下藥」:
1. 請孩子到各自的房間裡冷靜冷靜,直到決定休戰
如果手足之間相爭得很厲害,父母可以建議他們先回到各自的臥室冷靜冷靜;如果還想繼續爭吵,那麼再過15分鐘之後再出來繼續吵。經歷了這樣的冷處理之後,孩子們一般也不大會像之前那樣大吵大鬧,以致經常會出現前面吵,過一會兒就和好如初,跟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的情景。讓父母也是哭笑不得。
2. 鼓勵孩子大膽把想法和感受都說出來
手足之間發生爭執,往往和孩子缺少把想法和感受說出來的有效途徑有關。父母要鼓勵孩子們大膽學會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情緒。通過情緒管理的實際方法,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讓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比如說「我生氣了,我想要哥哥手中的玩具……」。
3. 讓每個孩子都覺得你最愛他
現實中,父母往往會因為小寶年齡還小,在生理上還需要更多的照顧,有時難免冷落疏遠了大寶,雖是父母的無心之舉,但也足以讓大寶在心理上產生嚴重的不平衡,覺得父母不再像原來那樣愛自己了。解決之道就是父母要儘量在大寶小寶之間做好平衡,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是獨一無二的。當孩子能感受到足夠的父母的愛時,哪還用得著通過頻繁的爭鬥來「爭寵」呢?
4. 保證每個孩子都有專屬於自己的高質量陪伴時間
在通常情況下,儘管小寶需要父母更多的照顧時間,這是現實,但無論如何,父母每天都要在照顧小寶的同時,也要擠出一段單獨的時間來陪伴大寶,而且是一對一式的,讓大寶小寶都能享受到父母的專屬陪伴和關注。這樣手足之間沒有利益相爭,自然減少了「敵意」。
5. 用玩遊戲方法來幫助他們釋放負面情緒,增進「手足」感情
相對於其它娛樂方式,玩遊戲參與的人數越多越好玩。因此,父母可以設計一些小遊戲,比如玩一些帶有攻擊性的遊戲「打枕頭」等,參與者就是包括大寶小寶在內的全家人。玩遊戲方式不僅能給所有的參與者帶來樂趣,還能釋放大寶小寶的負面情緒。
6. 不做「手足」相爭的裁判,而是做放手但不放任的引導者
在「兩寶」相爭時,不少父母喜歡扮演裁判角色來評判孩子的對錯,現實中大多數父母都會不自覺地偏向更小的孩子,這就很容易在「兩寶」之間製造對立,使矛盾升級,讓受委屈的一方覺得父母偏心。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從裁判身份轉化為引導者,只要孩子們沒有打鬧到場面失控,沒有孩子出現身體受傷的跡象,就儘量讓孩子們自己找到解決問題和彼此相處的方式。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布雷澤爾頓也提出了類似這樣的建議:父母可以這樣告訴孩子,「你們兩個需要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並不意味著父母對此放任不管,而是父母要在其中擔負引導者的作用。
7. 教「兩寶」學會分享,首先要明確物權
很多手足之間的相爭,都源於物權的爭奪,害怕失去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爭奪玩具等,而物權的不明晰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父母要幫助「兩寶」釐清物權,分清哪些是屬於大寶的東西,哪些是屬於小寶的東西,哪些是屬於公共共享的東西。肯定了彼此之間的物權,再把相應的規則確立起來,讓孩子在物權明晰的基礎上學會磨合與分享,這樣就能大大減少因這方面原因所引起的矛盾。
8. 創造一些好玩有趣的家庭儀式,以此增進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父母還可以為孩子們創造一些家庭儀式。比如,每周有一次全家人的一起外出逛逛公園;每周有半天屬於全家人一起的閱讀時間;每周有一場家庭運動會等等。這些需要全家人一起做的事情,能很好地增進大寶小寶之間的情感,更是解決手足相爭問題的好辦法。
9. 大力培養手足之間的親情
父母不要放過任何可以增進手足之間親情的機會,而且這樣的工作最好未雨綢繆,從媽媽懷孕後就要開始,幫助大寶逐步建立起對未出世的小寶的親情,有助於減少未來的磨合。當手足之間建立起了濃濃的親情,一般很少會發生「相見相殺」的場景。
結語
二胎家庭「手足」相爭雖是一道養育難題,但只要家長能把握住以上這9招,相信很快就能解決好這樣的難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OW0C3EBfwtFQPkdGA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