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歐美歌手在中國是不是實紅得看有沒有一個響亮的中國外號。Taylor Swift是霉霉,Katy Perry是水果姐,Lady Gaga是鱉鱉,而我們現在熟悉的A妹(Ariana Grande)最初是被叫著小牛的稱號進入我們的視線。
而在被叫做小牛之前呢?她是穿著穿著蓬蓬裙,唱著口水歌的「甜心公主」。
從演員安妮斯頓到歌手布蘭妮,老美們對「美國甜心」這型一直情有獨鍾,市場上也從來不乏這類型的少女偶像,比如因出演迪士尼公主系列劇集走紅,被稱為迪士尼三公主的賽琳娜,麥莉,黛米最早都是以少女偶像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
A妹的公司也是打算復刻這種包裝模式。
一群人在馬路上跳著冒著傻氣的舞蹈,你要是說這支MV是某個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片花,也沒什麼違和感。這首《Put Your Hearts Up》採樣於4 Non Blondes的《What's Up?》,經過改編儼然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口水歌」,不過即使唱著「口水歌」,也依然能感受到A妹寬廣的音域和強大的爆發力。
《Put Your Hearts Up》是A妹眼中的「黑歷史」
翻唱自牛姐—Mariah Carey的《Emotions》,對歐美流行樂稍有了解的樂迷們都知道,牛姐的歌都很難唱,而這首《Emotions》更是一首為炫技而作的歌,能把這首難度直逼人類vocal極限的歌,沒有破音、走調完整的唱下來,A妹實力實在不可小覷,歌曲幾處哨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豚音)完成質量都很高,加上和牛姐相似的「洛可可」唱法,Ariana Grande小牛的稱號在中國的歐美樂迷中迅速傳開。
在這首與Mac Miller合作的《The Way》中依然能看到牛姐的影子,相似的發聲方式,對氣聲哨音的運用等等。這首歌也讓A妹與Mac Miller結識,後發展成戀人。
這個時期的A妹想要撕掉「少女偶像」的標籤,她渴望實力得到認可,於是她去翻唱別人的歌,模仿別人的唱法,走別人走過的路,即使能做到一百分,也只是別人的影子。
第一張專輯《Yours Truly》正式問世
整張專輯融入了流行,嘻哈,搖滾,R&B等曲風,這首《Tattooed Heart》更是加入了成人抒情,黑人靈魂樂等元素,具有濃濃復古懷舊風,跟著旋律,仿佛能看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閃著金色光芒的好萊塢。
選自第二張個人專輯《My Everything》,這張專輯裡的A妹一改往日的甜美,以一種健康性感的造型示人,也昭示她的正式轉型。整張專輯加入當下流行的電子舞曲,流行電音,R&B,說唱,如果說上張專輯主打復古風,那這張專輯則更加「現代」。
A妹的第三張個人專輯《Dangerous Woman 》發行於2016年5月,該專輯在中國僅發售48小時之內,便突破白金唱片紀錄(銷量達到一百萬成為白金唱片),僅用時10天即突破雙白金銷量。
這首與專輯同名的《Dangerous Woman》,A妹的高音隨著音樂節拍層層遞進,使整首歌更有層次感。
從這張專輯開始,中國的粉絲們更願意叫她A妹而不是小牛了,而對於A妹來說,她終於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再是誰的影子。
這裡插條趣聞
在日宣傳期間,A妹還多了個日本名字—愛莉杏菜(由日文發音音譯而來),因為愛美黑和日本名,A妹被網友調侃是美國籍日本黑人女歌手愛莉杏菜。嗯,杏菜醬真是對美黑愛的深沉。
前三張專輯讓A妹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當大家接受了這樣的A妹時,她又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2017年A妹在英國的曼徹斯特舉辦演唱會,一場恐怖襲擊導致數十人喪命。
A妹的第四張專輯《Sweetener》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下。
如果說前三張專輯的商業完成度極高,那麼這張《Sweetener》則有著更寬泛的社會意義。
專輯封面就預示著顛覆。
既有《The Light is Coming》這種對政治的嘲諷。那句貫穿整首歌的「You wouldn't let anybody speak and instead」的人聲採樣,來自於09年美國市民會議上討論是否應該管理槍枝,一位帶有極端言論的男子的發言,表示不應該管理槍枝,每句 「You wouldn't let anybody speak and instead」後都有A妹的態度—「The light is coming to give back everything the darkness stole」(光明的到來將把黑暗所偷的一切都歸還)
也有《God Is Woman》這種對女權問題的探討。之前的《Dangerous Woman》是對女權的點到即止,那這首《God Is Woman》從歌名到MV都在深度刻畫女權這一主題。
名畫《創造亞當》全員女性:
A妹化身「地球之母」的形象:
致敬女權題材美劇《使女的故事》:
還有充滿人文關懷的《Get Well Soon》。A妹在「Get Well Soon」最後增加了40秒的空白音頻,全曲5:22 以此紀念5月22號曼徹斯特事件中的受難者。
A妹的高音是她的強項,可也一直飽受沒有感情純炫技的詬病。這張《Sweetener》她拋開了高亢炫技的唱法,回歸自己最初性感甜美的聲線,就像專輯名一樣,她就是甜味劑。
這張《Sweetener》也為A妹擊敗了霉霉等一眾勁敵,獲得了第61屆格萊美的最佳流行專輯獎,這也是A妹的第一座格萊美獎盃,意義非凡。
就在「甜味劑」的餘味還未消散時,A妹又帶來了第五張專輯《Thank U, Next》。
在歷經2017年的曼徹斯特恐怖襲擊後,對於A妹來說,接下來的2018年又是披荊斬棘的一年,這一年她經歷了前男友Mac Miller的驟然離世,葬禮上被牧師性騷擾,和未婚夫Pete Davidson的分手。專輯名《thank u, next》似乎也是她對於這一切的回應:「這些(悲傷和憤怒)我都坦然面對,謝謝,下一個。」
幾乎每個成功的歌手都要重複這樣的路線:
第一階段,形成能被觀眾記住,極具個人特色的風格,幾首傳唱度較高的歌曲;
第二階段,亮眼的商業成績,最好捎帶得幾個有含金量的獎項;
第三階段,打破觀眾的固有印象,能拿出不一樣,更有深度的作品。
如果說《Dangerous Woman》是一張商業完成度極高的專輯,《Sweetener》是誕生於社會事件下的深刻反思,那麼這張《Thank U, Next》則是對A妹藝術人格的深層挖掘。
我尤其喜歡這首《Imagine》,緩慢的碎節拍搭配著鼓點,編織了一種夢幻奇妙的氛圍,到了副歌部分,我們又聽到了遞進的高音和久違的海豚音,A妹還是那個A妹,只是更加成熟堅定。
只從嘻哈的旋律中都能嗅出紙醉金迷的味道,如歌詞所唱「I see it I like it I want it I got it 」喜歡就去追求,不要羞恥於物欲,不要什麼都強調意義。
至此,黑化完成。
音樂之外,除了知道這是一個熱愛美黑,唱功了得的歌手,你對A妹的了解還有多少?
圖片為爆炸發生後,A妹回美國的機場路拍照,即使濃妝也掩不住哭腫的雙眼。
A妹也主動聯繫了遇難者家屬,表示會負擔葬禮的所有費用。
事件過去僅一周,A妹又重返曼徹斯特,邀請了凱蒂·佩里、麥莉·賽勒斯、賈斯汀·比伯、酷玩樂隊等一眾藝人舉辦慈善演唱會,演唱會所籌得的1300萬美金用於捐獻恐怖襲擊的受傷者與受害者家屬。
在2018年9月,美國傳奇已故女歌手Aretha Franklin的葬禮上,A妹被葬禮主持人的主教Bishop Charles H. Ellis III性騷擾。
事件逐漸發酵,這個主教迫於輿論壓力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正式向A妹道歉,與其說是道歉不如說是狡辯。
道歉完,主教本人在ins發了個雞湯:「上帝懂我。」而他的ins是不可評論的。
而A妹這邊社交媒體上並沒有對此事的回應,畢竟事情是發生在葬禮上,這口氣也只能忍下了。
那首《The Way》讓A妹與說唱歌手Mac Miller結緣,發展成戀人關係,後來因Mac沉迷毒品,兩人的戀情也畫上了句號。分手後沒多久,Mac就因酒駕被捕,事隔兩個星期,A妹也曝光了新戀情,有網友因此跳出痛批她無情,沒有照顧到前男友的情緒。A妹對此事的回應是:
大概就是說自己不是麥克的保姆或母親,「沒有女人覺得自己就該這麼做,我已經照顧他,嘗試幫他戒掉酒癮,而且在過去這幾年裡我也一直為他祈禱(當然以後也還會繼續),但是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自理的能力,就去責怪或賴在女人身上,那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她指出雖然自己沒說在那段時間自己有多辛苦、有多艱難,但其實那段日子對她來說,是真的很辛苦。因此她呼籲要大家停止要自己照顧對方,她強調自己依舊會幫麥克米勒祈禱。
而後沒多久前男友Mac Miller吸毒過量導致離世,這再一次將A妹推到風口浪尖,又一大群聖母網友紛紛跑到A妹的社交帳號下責怪她,認為是她跟Mac Miller分手沒多久後,迅速訂婚,才導致對方滑向深淵。
或許性別互換一下,是男人離開一個深陷泥潭的女人,那麼輿論又是另一番情形,他是」躲過一劫「。死者為大,在這個節骨眼上A妹也沒法為自己辯白什麼,但我覺得吧,沒有人可以對另一個他自己都漠視的生命負責。
這個社會總是鼓勵女人在男人貧困,酗酒吸毒,有精神問題時依然不離不棄,守在他身邊,仿佛這就是一個」好女人「的定義,不好意思,女人的價值並不是為了拯救泥足深陷的男人,如果你願意這麼做並能承擔它帶來的一切後果,這是你的自由,但請不要道德綁架。
今年不過26歲的A妹已經做到火遍全球,發行的五張專輯每張都有亮眼的成績,無論是歌唱實力還是商業價值都得到了認可,同時看似順風順水的事業背後她也經歷了各種悲歡離合,詰難和指責,希望我們都能像A妹一樣,在經歷所有之後還有勇氣說「Thank you ,next」。
—End—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微信搜索關註: Qthe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