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發射和撤離,一發能夠穿透航空母艦,俄式戰術飛彈性能強悍

2020-11-23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快速發射和撤離,一發能夠穿透航空母艦,俄式戰術飛彈性能強悍

俄羅斯開發陸基中短程飛彈回擊美國,批美令世界越來越不穩定。在這則消息中提到的中程和短程飛彈,最著名的當屬俄羅斯開發的伊斯坎德爾飛彈。這是俄羅斯非常先進的一款中程飛彈,俄羅斯聲稱它在50年內可以保持領先,這是俄式戰術飛彈的頂尖力量。

伊斯坎德爾飛彈是俄軍裝備的最先進的戰術飛彈,它的北約代號稱之為SS-X-26。從2005年起,俄軍開始採購這款飛彈並裝備部隊。該型飛彈以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波斯語名字命名,意思是其性能卓爾不群。它採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飛行速度非常快,再加上其具備超高過載的規避機動能力,從理論上來說,北約現役的所有反導武器都沒有辦法對它進行有效攔截。

伊斯坎德爾飛彈採用一台發射車裝備兩枚飛彈的設計方式,可以攜帶重量為700公斤左右的不同類型常規彈頭。當然,作為一款重量級武器,它也可以攜帶戰術核彈頭。該型飛彈以連為基本作戰單元,包括兩輛運輸發射車,兩輛飛彈車,兩輛指揮控制車,兩輛任務計劃車,一輛維護車和一輛作戰人員居住車。該系統能夠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內,從行軍狀態直接轉入作戰狀態,而且在一分鐘之內可以發射車上的兩枚飛彈,然後快速轉移,避免敵方打擊,戰場生存能力十分強悍。

伊斯坎德爾飛彈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景象匹配製導等復合制導方式。如果只採用慣性制導,它在280公里上的圓機率偏差只有30米。如果使用組合制導方式,它的圓機率偏差理論上小於2米。在2007年5月的俄軍實驗中,該型飛彈的實際命中偏差只有1米。伊斯坎德爾飛彈配備有集束式,穿甲式,破片殺傷式等多種戰鬥部,能夠有效毀傷各種不同類型的目標。它可以打擊敵方的防空聯隊,反導發射陣地,機場和指揮部等典型的重要目標。通常它只需要發射1~2發飛彈,打擊能力是美軍同類型的三倍左右,實際的毀傷能力幾乎等同於使用核戰鬥部。

伊斯坎德爾飛彈的外形採用近似於錐體的設計方式,而且在該型飛彈的表面塗裝了吸收雷達波的材料。飛彈起飛以後迅速拋掉附著在飛彈上的突出物,降低了飛彈的雷達波反射面積,使它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而且它的飛行軌跡大部分在50公里以上的高度,在飛行過程中,它會多次進行偏離發射平面的機動,尤其是在飛彈發射區以及將要到達目標區的上空,機動十分劇烈。該型飛彈承受的過載高達30個G左右,如果要對它進行攔截,攔截彈必須要承受至少90個G的過載能力。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幾乎沒有對手可以對它進行攔截,所以俄羅斯方面聲稱,伊斯坎德爾飛彈可以突破世界上所有的反導系統並不是一句空話,它的突防能力甚至比得上俄羅斯的戰略飛彈白楊M。

俄羅斯甚至在伊斯坎德爾的基礎上開發出了9K720伊斯坎德爾-M戰術飛彈,它能夠對付敵軍的航空母艦。該型飛彈的爆破戰鬥部能夠穿透目標的上層甲板,甚至整個艦體。只需要一枚伊斯坎德爾M飛彈,就可以擊沉一艘輕型護衛艦或者護航艦艇,也能夠直接讓一艘航空母艦瞬間喪失戰鬥力,一個飛彈旅能夠足以對付整隻航母艦隊。

在使用環境上,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對環境條件要求並不高,能夠在±50度的氣溫範圍內正常發射與攻擊。除了沼澤地和流沙地帶之外,它都可以在平地上實施發射。其光學頭部瞄準器能夠抵抗複雜的電子干擾,以及夜間等能夠想像的複雜環境,將飛彈準確發射向目標,並保證該型飛彈系統能夠對面目標和點目標進行有效毀傷。該型飛彈系統能夠直接通過空中以及地面偵查平台獲取目標信息,在10秒鐘時間內完成飛行參數計算,光學導引頭參考用地型,地物信息準備等必須的內容。

俄羅斯方面曾透露稱,伊斯坎德爾飛彈將裝配85個飛彈旅。尤其是對於俄羅斯與日本存在領土爭端的南千島群島上,俄羅斯在薩哈林島保留一個伊斯坎德爾飛彈旅。未來俄羅斯會進一步加大該型武器的採購量,裝備在與日本有爭議的領土上。

雖然伊斯坎德爾飛彈現在的射程只有300公里左右,不過俄羅斯方面早就向外界透露聲稱,俄軍隨時可以將伊斯坎德爾飛彈射程擴大到2000公里到2500公里的距離。屆時,它將成為一款具備強勁威懾能力的中程飛彈,對於歐洲各方都會形成極大的威懾。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已經成為俄羅斯進行新型中程飛彈研發的關鍵基礎,該飛彈的當前型號以及各種衍生型號,將會對北約形成極大的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J2z9HUB2uKmW_kOT5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