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下午茶的名媛們都在嫌棄BBA,你還在只為面子買它們?

2020-10-13     速度周刊

前幾天一個推送真的突然全網爆火,講的微博和朋友圈裡的名媛,其實有著自己的微信群,在裡面大家都做同一件事: 拼單。

五星級酒店可以拼,愛馬仕的包可以拼,甚至GUCCI的絲襪都能拼一下……

我想了想,其實汽車媒體老師們完全可以進群的,反正那些五星級酒店給了我們,我們也是拿來熬夜剪片子趕稿的。多出來的時間,名媛們完全可以隨便拍,我們飽飽眼福就好了……

咳咳,但是呢,雖然高消費水平的人設是拼出來的,但她們的眼光卻絕對是一等一的高,就拿開的車說, M(瑪莎拉蒂)L(路虎)P(保時捷)那都是入門的,碰上開B(寶馬)B(奔馳)A(奧迪)的,那都是用「窮b」來概括的。

這就讓我想到了國慶長假的時候,我初中的一個學妹先我一步結婚了。

我收到的倒不是請柬,而是一個求助。

她問我35萬的預算買什麼車。

我給她提供了不少我認為的性價比還不錯,個有特點的各個車型。

比如中配的謳歌RDX(參數|圖片),頂配的凱迪拉克的CT5(參數|圖片),中配的紅旗的H9(參數|圖片),頂配的國產林肯冒險家(參數|圖片)。

她說這些她通通不考慮,她看中了一台最低配的A6L(參數|圖片),落地38萬,預算稍微增加了一些。

兩天過後,她告訴我,訂車了,中配E260L,落地48萬,預算增加了30%。

問她原因,很簡單,她說: 「買車肯定要面子過得去的呀,你說的那些品牌和BBA比起來,總歸差點意思的,奔馳比奧迪麼也還要再上個檔次,多花十萬不虧的。」

把這兩件事放在一塊兒,就形成了一個無比鮮明的對比,也引發出了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買BBA,是否就意味著更有面子,被人瞧得起呢?

首先,對於一雙絲襪都要拼著穿的名媛們來說呢,用「窮」來形容開BBA的男孩子們其實已經有點張冠李戴了,「b」這個帶點擦邊有點下流的洋文更是她們自己無私奉獻的寫照,怎麼能輕易送人呢?

說正題吧,買牛買馬肯定比買大部分的BBA要有面子,對吧?所以這句話需要加點限定詞:

買BBA就是要比買同等配置、性能的別的品牌的車型有面子,有檔次。為什麼呢?因為同等配置、性能,BBA的車就是要貴那麼幾萬塊錢,你都掏幾萬塊扔水裡買車標了,你能不有面子嗎……

而因為面子只考慮BBA的這種消費觀,我覺得也是100%正確的。

因為你想買性能,君威GS和思域起步就能秒天秒地了,你想買新能源和自動駕駛,model3已經可以做25萬的抄底韭菜了,你想買越級享受和超大空間,H6、BEIJING X-7等國產SUV還能送你全景天窗、語音控制和全套安全輔助系統。

只有你想買「面子」的時候,這三個品牌才會第一時間占據你的大腦。

但事實是,如今BBA車主們在別人眼裡的寫照其實和這張表情包如出一轍。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BBA已經不再像當年一樣是面子、身份的象徵,又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孜孜不倦的為了面子和身份去買BBA呢?

為了保證結論的真實性,我做了不少車主和准車主的採訪,但同時,我沒有學過經濟學,只能講述一個大概理論,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也別指出來,希望理解了我意思就好了。

1

為什麼人們已經不再非常認可

BBA作為面子和身份的象徵?

首先,經濟發展帶來了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同時不少車型進口變國產,品牌為了豐富車型矩陣發布了不少價格下探的緊湊型車型。兩者一結合,有能力購買到BBA車型的人群數量急劇增長。在2006年50萬才能買到的A6L,2020年38萬就可以落地了,而由於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今年的38萬和06年的50萬已經不是一個概念的貨幣價值了。

(註:2006年50萬可以在蘇州全款買下一套市中心的房子。)

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現如今你買輛保時捷一個紅綠燈都能時不時碰到同款,更別說已經成為街車的BBA了。買了的人看到BBA覺得自己也有,這有什麼稀奇的,沒買的人看到A級、1系等緊湊型車的時候,也知道她們的價格很低,有的還不如自己的ES貴,甚至會覺得他們是「窮裝b」。

說到底,還是因為買得起的人越多,大家就越覺得稀鬆平常,即便是買不起的人,也會有一種「這滿大街都是有什麼稀奇」的莫名自信感,自然也就不存在面子的說法了。

PS:我個人認為除了這個原因以外,關於身份象徵的丟失,更多還是由於奧迪不再是政府採購默認用車了……

2

為什麼人們

還在為了面子買BBA呢?

這真的是一個有點悖論的事,你覺得開它的人沒什麼長面子的,但你又覺得買了它自己會長面子。

其實這其中,有這麼一點你是無法忽視的,那就是BBA旗下車型本身產品質量的保證和優異。當你不知道買什麼好的時候,買BBA一定不會錯,而且,注意,它們的出身至少是社會認可的豪華品牌。

這意味著,有了BBA,你基本可以得到除了名媛和思域車主以外所有人的認可。

再打個比方,你有個表哥,他買了一輛寶馬325i曜夜版,落地35萬左右,而你追求舒適,買了一台豪華版英菲尼迪QX50,落地40萬。你提了車美滋滋請他吃飯來炫耀,卻無意間聽到他對你嫂子說:

為了避免這樣的委屈,大家也就都約定俗成的去買BBA,而放棄了那些更具有特點和長處的別的品牌的車型。畢竟你只要不開國產AMG,基本不存在鄙視鏈一說。

3

精選評論。

為了避免大家說我的結論是我自己編的,我選幾個比較在理的評論留言給大家看看。

大家也可以對號入座,關於買BBA到底有沒有長臉,看看究竟誰的想法和你是一樣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CEZJXUBd8y1i3sJaO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