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中國汽車生產製造及零部件供應都受到影響而被迫停止,使得部分跨國車企的工廠,受中國供應零部件短缺的影響,也陷入了停產的局面。隨著疫情勢頭的逐漸減弱,汽車行業上下游的企業也已經陸續恢復生產,為儘早恢復零部件供應,部分跨國車企甚至嘗試「包機」的方式。
據外媒報道,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為代表的跨國車企均採用大規模包機的方式運輸零配件。其中,通用汽車已通過16架包機來運輸零部件,由東航貨運航班承運,自浦東機場起飛至芝加哥,每架航班載有422件汽車配件,合計重量為80.45噸,為保證其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製造基地供應鏈暢通。
同天,東航貨運航班也搭載著94噸福特汽車包機的配件,從浦東機場出發,當天下午5時抵達泰國曼谷,以保證福特在泰國生產基地的部件供應。
據了解,由於春節期間疫情的突發,導致交通受限,使得通用在國內600多櫃的貨櫃量滯留。顯然,疫情的爆發,對海外車企的影響不僅僅是生產上的短缺。
據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日前透露:「對於汽車產業來說,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終端銷售的影響,對於產業鏈方面的影響也是頗大。當前通用汽車國內工廠不僅僅擔任造車的角色,同時也是海外供應鏈承擔者,所以隨著通用汽車在華工廠和經銷商的逐步復工,將實現全球供應鏈運行的平穩。」
除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外,此前捷豹路虎的英國工廠也因為擔心供應鏈的不足,不得不通過手提箱把零件從中國空運到英國。雖然空運零部件成本較高,但相比之下,零部件的短缺將嚴重影響整個汽車生產的進度。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採用飛機運輸確實會使成本大幅增加,按照以往海運的方式利潤還能保證在5%到10%,但使用包機運送零部件,成本會因此增加10%到30%,甚至衝擊到底線。雖說對於跨國車企來說,這種高成本的模式不可持續,但當前這種危機環境下,包機運輸是「非常時期」跨國車企的無奈之舉。
不過也有報道稱,包機送零部件會引發零部件供應商和車廠之間的矛盾,因為雙方都不想承擔包機這一額外的成本。
雖說面對當前疫情之下,遠在美洲及歐洲的銷售市場並未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到,但汽車製造商若不能保證零部件的充足,一來將影響工廠正常運轉,二來將會影響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