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轉讓商標,華為拋棄賽力斯?

2024-07-15     中國新聞周刊

與華為「深度綁定」的賽力斯近日有了最新動作。

日前,賽力斯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擬收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已註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收購價款合計25億元。

問界是賽力斯旗下主力汽車品牌,也是華為鴻蒙智行的首個合作品牌。因華為的技術、品牌和渠道加持,問界銷量突飛猛進,遠超其他新勢力品牌,並因此帶動賽力斯市值一路狂飆。

6月18日,賽力斯第一次登頂,當天收盤的市值達到1515.07億元,超過理想汽車1510億港幣(約合人民幣1375億元)。隨後多個工作日均「遙遙領先」,與第二名的市值差距持續擴大。不過由於股價波動,賽力斯股價在6月25日開始回落,理想汽車也重回「造車新勢力第一股」寶座。截至7月12日收盤,賽力斯市值1238億元,理想汽車市值1662億港幣(約合人民幣1507億元)。

賽力斯於7月9日發布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顯示,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9億~660.0億元,同比上升479%到49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3.9億~17.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預計為11.9億~15億元。

種種跡象表明,問界已經進入收穫期。華為此時選擇轉讓問界商標,究竟是合作生變,還是另有謀算?‍‍‍‍‍

商標解綁

中京民信資產評估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華為所持有的這919項問界商標和44項外觀專利價值102.33億元。以25億元的價格轉讓,幾乎是打了「骨折」。但華為「解綁」的舉動,也難免令問界在汽車圈的「華為親兒子」的地位遭到質疑。

「此次轉讓並不影響雙方合作。」賽力斯方面回應,雙方還將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華為方面也稱,‍將問界等系列商標轉讓給賽力斯,同時華為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

圖片來源:賽力斯

就在發布收購公告同日,‍‍賽力斯宣布了與華為簽署進一步深化聯合業務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在原合作框架不變的前提下,賽力斯與華為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優勢,聚焦賽力斯汽車旗下的AITO問界品牌,雙方聯合設計、聯合營銷,為用戶提供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和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把AITO問界打造為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雙方共同實現商業成功。

這也是賽力斯和華為在去年2月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議後,再度簽署相關協議,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關係依然穩固。

賽力斯與華為合作始於2018年,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展開深入合作,於2021年成功實現產品量產。四年時間裡,問界M5、M7、M9等多款車型均獲得了市場和用戶的廣泛認可。

最新數據顯示,6月,賽力斯汽車銷量41,457輛,同比增長631.42%;1~6月賽力斯汽車累計銷售182,602輛,同比增長608.83%。其中,問界M9 6月交付17,241輛;新M7 6月交付18,493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11萬。

截至6月26日,問界M9上市6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0萬輛,創造了中國市場豪華品牌車型銷量新紀錄。高端車型的大賣,不僅讓賽力斯汽車的銷量再上新台階,也實現了公司扭虧為盈。

圖片來源:賽力斯

根據公告,賽力斯預計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而在今年開始盈利之前,賽力斯已經連續虧損了4年,累計虧損金額近百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問界已經進入收穫期,無論是華為鴻蒙智行還是賽力斯也都有了更多行業地位,此時問界商標回歸賽力斯,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實現雙贏。對於賽力斯而言,收購問界商標後,明確了品牌歸屬,華為方面仍然會給予技術支持,可以更加自主地發展。對華為而言,商標轉讓後,華為鴻蒙智行/智選模式邊界更清晰,也利於與其他合作夥伴日後更好地開展合作。

均衡發展

實際上,在問界之前,華為已在今年分別向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轉讓了「智界」和「享界」商標。這一系列操作,都是華為在汽車業務上「做減法」 ,以明確「不造車」的定位。

目前華為與車企的合作分為三類,分別是垂直零部件供應、HI(HuaweiInside)模式以及鴻蒙智行的智選車模式。其中,HI模式為車企提供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華為智選模式由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環節,也是「含華量」最高的模式。

早期除了問界選擇的是鴻蒙智行模式外,北汽極狐、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均選擇了HI模式。但隨著問界的熱賣,華為鴻蒙智行的含金量也逐漸被業界認可,因此越來越多車企進入了鴻蒙智行家族。

在現有的鴻蒙智行體系中,共有4個品牌,分別為問界(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智界(華為與奇瑞合作)、享界(華為與北汽合作),以及「第四界」(網傳命名「傲界」,還未最終確定名稱,華為與江淮合作) 。

目前,問界推出三款車型,均為SUV車型,分別是M5、M7以及M9;智界推出一款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S7;享界推出的是鴻蒙智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已開啟預訂,預售價45萬~55萬元,計劃今年8月發布。而還未上市的傲界(網傳命名),將是鴻蒙智行中定位最高端的品牌,預計首款車型售價將在百萬級別,或在今年第四季度亮相。

圖片來源:華為

根據華為發布的數據,鴻蒙智行全系(問界、智界)2024年上半年累計交付新車19.42萬輛,僅6月便交付了4.61萬輛,登頂中國新勢力品牌上半年銷量第一。

但華為並不甘心於此。除了已經確定的「四界」,華為還希望滲透到更多的品牌中去。據不完全統計,從2023年5月至今,華為申請了高達54個「× 界」商標。

目前看來,華為的「招商引資」已經初見成效。據悉華為已經和長安談妥,共同成立了全新智能化品牌「引望」。與此同時,除了在阿維塔上展開HI模式合作之外,華為還進一步與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牽手。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日前表示,華為為了智駕的普惠,推出干崑智駕ADS SE,並將第一次在20萬元以下的汽車上提供干崑智駕(純視覺方案),這款車就是將於本月發布的長安深藍S07。

除此之外,今年2月22日,東風旗下猛士科技與嵐圖汽車一同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多方將共享產業資源,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而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廣汽傳祺也官宣與華為合作,並推出聯合創新計劃。

「華為堅持不造車,而是利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持續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華為多次強調的「不造車」理念,在解綁商標後,似乎顯得更為純粹了。但對於問界等與華為深度捆綁的汽車品牌而言,這一舉措帶來的影響目前尚未可知。

作者:鄭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99eb82536ef3e00b25fcb80f8618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