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觀察二】微短劇成競爭新賽道,「電子榨菜」還需走向精品化

2023-04-25     深度文娛

原標題:【微短劇觀察二】微短劇成競爭新賽道,「電子榨菜」還需走向精品化

近幾年,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十五分鐘的網絡微短劇,憑藉鮮明的主題、快速推進的劇情,受到大眾熱捧。不斷反轉的劇情特點,讓大眾在觀看過程中能夠持續收穫爽感,精簡、沉浸化的劇情內容,也讓微短劇占領著大眾的碎片化時間,成為新晉流量高地。與此同時,投入與產出具有極高性價比的微短劇也成為影視行業的青睞對象,視頻平台、MCN機構、廣告品牌方等紛紛向微短劇布局,試圖在微短劇賽道中搶得更多先機。

微短劇站上風口

行業大會釋放轉型信號

微短劇之風,已經在行業內颳得火熱。

內容短小、製作周期短、投入低卻產出高的微短劇,在近五年蓬勃生長,逐漸成為影視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在近期召開的春推會上,名為「淘沙見金:微短劇的理性思考與機遇」的微短劇主題論壇亮相,論壇討論中透露,微短劇在2022年的備案數量超過3000部,備案數量非常可觀。

而此前,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1年重點網絡微短劇上線數為58部,到了2022年已經達到172部,微短劇上線數量也正在實現翻番,這意味著微短劇賽道在之後的時間中會變得更加擁擠。

同時報告還指出,在最近半年內,一半以上的短視頻用戶看過3分鐘以內的微短劇、微綜藝、泡麵番。說明微短劇這種內容體裁,已經在短視頻平台中成長為不容忽視的流量池。同時報告指出,未來微短劇可能會呈現單集時長、總集數均增加的趨勢,伴隨著微短劇在體量上有所突破,其對於大眾流量的吸引能力也將再度上升。

微短劇已經站在了影視行業的風口,搶熱點、搶IP、搶潛在受眾、搶用戶碎片時間成為行業目前的比拼關鍵。在視聽大會召開期間,微短劇的內容創作引發大眾熱烈探討。在「微短劇行業發展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導演、平台方相關負責人、影視行業代表圍繞「平台交流微短劇內容創作發展趨勢」「微短劇與長劇創作對談」等展開探討。圓桌對話釋放出「與製作相比,講好故事更重要」的鮮明信號。內容向邁入精品化、高質量發展,從粗糙創作轉型向精細化打磨,無疑將成為推動微短劇行業走向成熟的發展重點,也將成為微短劇的未來發展趨勢。

微短劇行業快速引流

各大平台紛紛入局

現如今,微短劇行業已經從草莽逐漸走向成熟。從早期的頭部網紅自己拍攝微短劇,到MCN機構入場拍攝,再到現在的頭部視頻平台優愛騰芒紛紛入局,微短劇如一塊磁鐵般,正在將影視行業的資本和流量不斷吸入。

在當下,頭部視頻平台或是建立起了專門的短劇劇場,或是推出了針對微短劇的扶持計劃,均試圖在微短劇行業進行廣泛布局。

愛奇藝在去年推出了「限定短劇」概念,「拾光限定」系列下的短劇已經播出了的《搖滾狂花》與《芳心蕩漾》兩部劇集。兩部劇均為短劇題材,集數均為12集,但是從單集時長來看,時間控制在四十分鐘左右,並未精簡到十幾分鐘之內。雖然目前仍然停留在對於短劇題材的試水,但是也能清晰看到其在後期向微短劇方向布局發展的趨勢。

在愛奇藝之外,芒果TV推出了大芒 App,其中不乏各類微短劇、輕綜藝,並且還推出了短片片場「今夏片場」,展現出其對於微短劇的極高重視。而優酷和騰訊視頻也針對微短劇打造了「優酷小劇場」和「十分劇場」,試圖在微短劇領域搶奪流量。在發展微短劇方面具有先天優勢的B站,也上線了「小劇場」並持續更新熱門內容話題。期間也推出了另一個微短劇相關的「輕劇場」內容廠牌,現在累計播放量也已經達到了1.4億次。

在視頻平台外,擁有更加貼近用戶的內容創作氛圍的短視頻平台,更是在微短劇扶持計劃方面持續加碼。如抖音推出「新番計劃」,快手推出「快手星芒短劇」等。

「內卷」突顯

微短劇行業亟需疊代

資本扶持與流量傾斜,讓微短劇行業得以蓬勃發展,但也促使微短劇一步步走入了「內卷」時期。

一方面是內容製作開始內卷,從最初各式MCN機構和短視頻網紅拍攝微短劇,變為現在專業影視製作公司、影視明星接連進入微短劇的拍攝,微短劇在內容製作和演員陣容上正在逐步升級。如早前被稱為「國內首部全明星爆笑戀愛微短劇」的《做夢吧!晶晶》到今年在抖音掀起討論熱潮、豆瓣開分8.1的《二十九》,更多影視演員進入了微短劇領域,讓微短劇在拍攝陣容層面擁有了更多比拼可能。

另一方面則是內容題材的內卷不斷。隨著微短劇數量的井噴式增長,內容題材的「撞車」也便變得更為常見。現階段微短劇內容多集中於高甜瑪麗蘇、爽感復仇以及懸疑燒腦等類型,大部分微短劇劇集便在這些題材方面展開了「火拚」。而在專業製作公司進入微短劇製作之後,題材的內卷將會進一步擴大範圍,不再僅僅局限於爽感環節的比拼,而是會向男性、現實主義題材等多元化發展,同時微短劇所面向的受眾圈層也將再度擴展。

在內卷愈發嚴重的現在,微短劇行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正在浮現。

如小程序微短劇亂象明顯,違規的內容時常出現,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還需要對「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不斷加大治理力度;雖然頭部視頻平台的力量已經進入,但是在微短劇的內容製作層面,大量微短劇依然處於製作粗糙、泛娛樂化的狀態之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單純的依靠分帳獲得盈利之外,微短劇的變現路徑還需要持續豐富,微短劇為平台所帶來的引流路徑也仍待拓寬。

面對著內容上現存的眾多問題,聚力於微短劇行業的視頻平台已經有所考慮。正如騰訊視頻曾提出,騰訊視頻的微短劇未來將以「煙火氣、少年氣、新鮮氣」作為重要方向,重點布局「溫暖現實主義」短劇。愛奇藝也表示,平台將持續在微短劇賽道深耕精品化策略。從中能夠看出,讓微短劇能夠真正的「講好故事」,才能最終推動微短劇行業邁向內容的疊代和升級。

讓微短劇創造更多的變現機會,盤活平台的內容生態,也將是下一步行業的發力重點。現在品牌定製微短劇已經變得十分常見,通過定製劇集,讓微短劇從角色設定和製作邏輯上向品牌貼近,讓內容和品牌融合得更加自然,從而實現更佳的品牌宣傳效果。如抖音與洗護品牌KONO定製微短劇《不熟戀人》,便在試圖藉助小體量微短劇來實現品牌宣傳。另外,平台通過打造微短劇來為旗下內容產品引流,這也是微短劇行業在後續發展中將採用的重要一步。

微短劇行業正在從爆髮式增長,緩慢向內容精品化、類型多樣化、題材創新化轉型,但是距離行業回歸理性,不再同質化內卷仍然任重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75ecbe143fa8df1cf697a3f6bf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