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谷掀起「出海」潮

2024-07-02     北京日報

中國藥谷目前已落地800餘家企業。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管委會供圖

海外企業代表正在了解民海生物產品。 民海生物供圖

本報訊(記者 陳強)上周六,在被譽為中國藥谷的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一場以「出海」為主題的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發展論壇,吸引了上百位醫藥專家、投資機構代表、藥企負責人參加。記者獲悉,中國藥谷目前已有20餘家企業成功拓展海外市場。

園區入駐企業希濟生物,是這場論壇的主辦方之一。「我們正計劃帶著上下游供應鏈組團出海。」希濟生物相關負責人說,企業從成立之初,瞄準的就是全球市場。

希濟生物敢「誇下海口」,是因為他們已建成京津冀地區最大的細胞基因治療生產基地,打造了包含數十家設備、試劑、耗材製造商的上下游供應鏈。在國內市場站住了腳跟,決定進軍海外,「先練好內功,再走上更大舞台,這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為本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主陣地,經過20多年發展的中國藥谷已經落地了800餘家企業,聚集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2家國家級大院大所和檢定檢測機構,形成了涵蓋藥物發現、產品開發、動物實驗、臨床研究、註冊上市、產品銷售的全產業鏈條。

大樹底下好乘涼。不少藥企在入駐中國藥谷後迎來大發展。近兩年,園區企業成功「出海」的案例不少——百奧賽圖已在美國波士頓成立了辦公面積3400平方米的公司,為當地提供臨床前的藥理藥效服務;博輝瑞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已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藥谷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10年前,我國醫藥出口還主要是以原料為主,新藥申請少、研發水平低、製造研發外包能力弱,國際化競爭主要體現在成本優勢;如今,生物醫藥企業在生物技術領域投入巨大,研發出了很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這些創新藥物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因此,園區非常鼓勵企業「出海」,以獲取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只有把產品、服務賣到歐美已開發國家才算成功「出海」嗎?記者發現,很多企業選擇了風險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嘗試著在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占據先發優勢。

中國藥谷園區疫苗研發生產企業民海生物的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張騫,眼下正在努力把13價肺炎結合疫苗賣到印度尼西亞。首批半成品材料,即將從北京運往印尼首都雅加達。民海生物接下來準備繼續進軍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埃及……

「創新藥密集『出海』,彰顯出我國生物製藥創新能力的提升,也反映出國際監管部門對我國藥物創新能力的認可。」中國醫藥保健進出口商會信息部副主任於盟表示。

記者手記

走出去,不僅僅是為了市場和利潤

通過採訪中國藥谷園區企業「出海」的親歷者,記者深刻體會到,醫藥行業京企決心走上世界舞台,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市場和利潤,更是為了體現企業對全球健康事業的貢獻與擔當。這種情懷源於對生命的尊重、對科學的追求以及對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

希濟生物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癌症不再是絕症。」隨著全球化加速和人口流動增多,許多疾病已經不再是單一國家或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挑戰。藥企通過跨國合作、研發新藥、提供高質量的醫療產品和服務,將為全球範圍內的患者帶來希望和治癒。我們相信,這是很多醫藥行業從業者的初心。

民海生物進軍印尼後,將為當地疫苗產業帶來一次升級,「我們希望讓國內的醫療技術惠及更多人。」張騫14年前曾參與過中法醫藥領域合作項目,她深知國際合作對一家企業的幫助有多大,「當我看到印尼企業年輕人那種忘我的學習狀態時,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闖歐美,下南洋,「出海」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這要求醫藥企業不僅要打磨出過硬的技術和產品,還必須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和能力,必須理解目標市場的運行規則、行為準則和價值體系,必須培養具有海外市場開發和管理經驗的人才……此外,政府、企業可以組織更多「出海」主題交流活動,讓有經驗的企業分享心得,讓職能部門各展其能,幫助企業行穩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9457f8f46866b317aee569139cdad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