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
2023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
年平均工資情況
數據顯示,202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0698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40元。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中的平均工資水平仍然最高,分別達到231810元和129215元。
多數行業平均工資繼續增長
2023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總體繼續增長,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義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義增長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實際增速均高於上年。
2023年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門類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及增速(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所有行業門類中
無論是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
多數行業的就業人員
平均工資繼續增長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
平均工資
在所有行業中排名首位
其中,在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平均工資前三的行業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別達到了231810元、197663元和171447元。
在私營單位中,平均工資前三的同樣為上述三個行業,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達到了129215元,和緊隨其後的金融業(124812元)成為唯二兩個工資突破10萬元的行業。
從增速來看
2023年,金融業的平均工資增速最高
在城鎮非私營單位
和私營單位中的平均工資
增速分別為13.4%和13.2%
對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分析稱,增速較高的原因主要是就業人數超四成的保險行業持續進行營銷模式轉型,工資水平較低的保險代理員大幅減少,既導致保險業平均工資大幅提高,也推動整個金融行業平均工資水平上升。
202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門類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及增速(來源:國家統計局)
值得注意的是
在金融業之後
採礦業的平均工資增速
同樣超過了10%
在城鎮非私營單位
和私營單位中的平均工資
增速分別為11.1%和10.4%
「這主要受2023年礦業市場持續向好、主要礦產品供給穩中有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等因素影響,傳統資源型行業正在加快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推動平均工資較快增長。」王萍萍表示。
此外
接觸性服務業工資水平
增速明顯回升
在穩增長政策支持下,服務行業保持了較強的復甦勢頭,大多數企業就業人員數量增加明顯,工資水平得到提高。如住宿和餐飲業,城鎮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分別增長7.6%、8.5%,增速均比上年提高6.9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兩類單位平均工資分別增長5.3%、4.5%,增速分別提高4.8、3.3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兩類單位平均工資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7.8%和5.1%,均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區域間工資水平差距縮小
2023年,區域間工資水平差距呈縮小趨勢。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分區域工資水平排序相同,從高到低依次是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地區。
以東部2023年平均工資為基數1,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平均工資之比在非私營單位中為1:0.69:0.78:0.69,2022年為1:0.68:0.76:0.68,東部地區與其他區域工資水平差距呈縮小趨勢;這一比值在城鎮私營單位中為1:0.74:0.78:0.68,2022年為1:0.73:0.76:0.68,東部地區除與東北地區平均工資水平差距不變以外,與其他兩個區域差距均有所縮小。
崗位間工資差距同樣在縮小。
在規模以上企業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工資最高,為198285元;後續依次為專業技術人員140935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89502元,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75463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5216元。崗位間工資水平排序與上年一致,但最高和最低工資之比從上年的2.69縮小為2.64。
總感覺自己「被平均」了?
深入分析,理性對待
每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出爐
很多人都會覺得
自己的收入「被平均」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平均工資是反映一個國家、地區或行業、崗位總體工資情況和變化的重要統計指標,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個人工資或收入並不相等,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之間存在工資差距。由於行業、地區、崗位不同,單位情況、個人具體情況不同,甚至工資發放時間的不同,個人工資水平與總體或分組平均數難免會產生較大差異,使用平均工資數據時需進行深入分析、理性對待。」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提醒。
來源:國家統計局、第一財經、中安在線
本文中圖片、文字、音視頻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