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分享一個截圖:
人在江湖,壓力大,煩惱多,各種不如意都有,難免會生悶氣。把氣憋在身體里,氣滯久了,就有可能變成血瘀,結成有形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節或腫瘤。
隨著逐年上升的甲狀腺結節患者、乳腺增生和結節患者、卵巢囊腫患者、子宮肌瘤患者、不孕症患者,肝鬱的嚴重性,已經到了各大醫家不得不重視的程度。
這些看似不同的疾病,實則病因機理是相同的,都是因為肝鬱而起。
肝鬱會體現出兩種狀態:
第一種是氣鬱,氣機郁滯在體內,人容易鬱悶、壓抑、不開心,是典型的肝氣不舒,肝氣鬱滯。
另一種是肝火旺,肝氣鬱滯久了會積熱化火,人容易發火,情緒急躁,不容易摟住火,會有舌象發紅,舌形發尖,口乾口苦,胸脅悶脹痛。這是第一種肝氣鬱滯發展而來的階段。
肝火一旺,會引起身體這些問題:
1. 肝火犯肺,導致咳嗽、咳血、胸腔燥熱、鼻腔乾燥、呼吸急促、身體潮熱、骨蒸等問題。同時,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所以,這樣的患者往往皮膚也會出問題。
2. 肝陰不足,肝火旺盛,則會導致心陰不足、心火旺盛,出現心動悸、脈結代的情況,心臟會出現搏動問題,會在過激的情況下出現心臟危象。
3. 肝火過旺,脾胃必定受克,會出現胃痛、口乾舌燥、嘔酸水的情況。對於壓力大的人,返流性食道炎非常多見,這就是肝火犯胃導致的。
4. 肝陰不足,耗傷腎陰,導致腎精虧虛,會出現腰酸無力、膝蓋酸軟、頭暈眼花、耳鳴盜汗等問題。
5. 肝陰不足、肝火旺盛之人,容易在甲狀腺、乳腺、子宮、卵巢、外陰等位置出現問題,這些部位都與肝經的循行路線有關。
6.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如果肝陰不足,肝火旺盛,則身體所有與疏通有關的功能會出問題。可見,肝如果疏泄不暢快了,受牽連的臟腑器官也不在少數。
生氣了該怎麼辦?
人活在世上,沒有人能做到完全不生氣。生氣了該怎麼辦呢?最好是在生氣的當時或當天,儘快把鬱結之氣散開。
因為氣滯久了,就有可能變成血瘀,結成有形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結節或腫瘤。
中醫有很多緩解肝氣不舒、治療肝鬱化熱的辦法,比如內有清熱瀉肝火等功效的中藥,外有按摩、艾灸、刮痧、拔罐、拉伸練功等疏通經絡的方法,再加上日常起居、飲食、心態的調理。
今天推薦一個小方法,幫助您自我調理,疏通肝膽二經。
1、疏通肝經:陰包穴、太沖穴、期門穴。
2、疏通膽經:肩井穴、風市穴、懸鐘穴、足臨泣穴
大腿內側正中線是肝經的線路,多數人整條筋都會特別硬,還能摸到一些結節,這就說明肝氣是不舒暢的。大腿外側是膽經的線路。
疏通這兩條經絡,最便捷的方法是通過循經敲打、推揉的手法,哪裡痛感強烈,便是淤堵點,淤堵點一定要疏通開。
疏通二經,可輔助緩解巔頂頭痛、偏頭痛、眩暈、高血壓、煩躁易怒、月經不調、乳腺增生、耳鳴等問題。
如果您生氣了,別忘了趕緊疏通下肝膽二經,輕者自我調理,重者別忘了就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