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東方文化「富礦」,國漫IP如何鎖定青年目光?

2022-08-22     深度文娛

原標題:發掘東方文化「富礦」,國漫IP如何鎖定青年目光?

近日,由黃健明執導,吳曉宇擔任編劇的國產動畫電影《山海經之再見怪獸》正式上映。影片講述了崑崙神醫白澤與麒麟男孩羿,為解開「黑靈」的秘密,而共同踏上了一場救贖與冒險之旅的故事。影片從《山海經》里汲取了大量靈感,重構了一個具有東方神韻的山海經宇宙。

通過藝術手法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提煉和加工,將東方神話奇妙世界搬上銀幕,《山海經之再見怪獸》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後一部,但是這部電影依然引起了青年觀眾強烈的觀影興趣。「國漫究竟是如何走進青年內心?」引發業內同仁的思考與關注。

以文化人:東方文化與歷史元素的挖掘

浩如煙海、豐富多彩的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為國漫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人物故事和創意源泉。

回首國漫最早出圈的現象級作品《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這一故事開始於我們耳熟能詳的IP《西遊記》。作品保留了孫悟空的性格精髓,但又在不讓觀眾反感的前提下,以現代視角進行了故事和角色上的重新熔鑄。

一群自稱「自來水」的影迷不遺餘力地為這部影片進行宣傳,在2015年以三天破億的票房讓國漫映入更多觀眾眼帘,也拓展了國漫這兩個字的內涵跨度。此前中國動畫更多地是與低幼作品相關聯,而這部影片則征服了許多青年觀眾。

隨著《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一戰封神,不少國漫也汲取其成功經驗,從婦孺皆知的歷史文化素材中尋找創作突破點。

《白蛇·緣起》《哪咤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都是歷史文化元素與動漫形式相結合的代表,這些作品通過對中國古典故事的創新性演繹,向觀眾展示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通過對八卦圖陣、煙雨江南等中國國風元素的美學提取,來表達韻味悠遠的中國意境,並取得不俗成績,開啟了傳統神話IP風盛行的國漫市場。

而《山海經之怪獸歸來》則不落窠臼,跳出了國漫創作的舒適區,突破了《白蛇傳》《西遊記》《封神榜》等觀眾熱門熟知的IP,從東方神話中選擇了新的形象進行塑造解讀。這部電影將故事背景落腳點放在更為奇幻瑰麗的《山海經》中,進一步拓展了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廣度。

已故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曾說,「談中國神話,如果不從《山海經》著手,簡直無從談起」。

相比於動畫電影《大魚海棠》部分性借鑑《山海經》中的元素,如后土、祝融、句芒、帝江、蓐收等,《山海經之再見怪獸》在故事的整體架構和人物設計上對《山海經》內核的吸收更加全面。

故事所創造的具有東方韻味的山海經宇宙,山海之外,崑崙之嶼美麗富饒,這裡既有燭光飛渡的異獸和浩瀚廣闊的山海,也有浮金弱水,百舟入夢的夜景。中國風的視覺元素作為環境為故事的展開提供了沉浸式的氛圍。

故事的主人公,能夠「醫人醫心」的白澤,是《山海經》中的異獸之一。書中雲「東望山有獸,名曰白澤,能言語,王者有德,明照幽遠則至」。書中白澤作為一種祥瑞的象徵,可以讓人逢凶化吉,這和影片中的白澤職業十分貼合。

國漫在延續傳統創作的審美標準與風格基礎上,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解讀與傳承方面不斷進行突破性探索,再次證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仍然是有待發掘的影視富礦。

伴隨更多精益求精的作品深耕其中,國漫一定會呈現出更加百花齊放的絢爛之勢,不斷發現和傳遞最美的中國風、東方色、中華魂。

以質取勝:國風審美與現代思維的碰撞

東方神韻構成了國漫獨樹一幟的特色,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多數國漫是以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素材為母題,在形式上採用古風審美,但在思想內核上採取了現代的闡釋改編,在故事鋪陳上往往講述青年關注的事情,通過現代視角重構歷史故事,將現實思考融入作品之中,展現出想像的多維創新,從而生成了兼具傳統感與現代感,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全新國風IP,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

《山海經之再見怪獸》將山海經中的動物以影視化方式呈現,但在故事主題上則聚焦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影片將抑鬱症、自卑、童年暴力等元素比作「黑靈」,「黑靈」是眾生之苦,由心而生,但也可由心而止。當下的現實社會,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生活中都充斥著各種煩惱,心理健康問題高發。影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切入現實生活,將「心裡有光,無人可擋」的正能量注入觀影者心中,對刻不容緩的社會性問題予以了最溫柔的關心回答。

《白蛇2·青蛇劫起》延續了《白蛇·緣起》的創新性敘事思維,同時再次開啟了天馬行空的想像。

此影片從青蛇的角度展開故事,虛構出「修羅城」這一宇宙世界,採用了科幻、「後工業」「黑色電影」「後現代」相雜糅的風格,展現出小青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依舊以堅韌和勇敢的態度保留一顆良善之心,勇於追求心中所想所念。

小青身上所呈現出來的行為獨立性和為了目標不懼艱險的堅韌品質,正是當代青年所推崇的獨立人格。

《新神榜:哪吒重生》以現代審美風格構建動盪而傳奇的敘事世界,使哪吒搖身一變,成了機車少年李雲祥,講述了反抗強權、找尋自我的過程。

《小門神》里的鬱壘,則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因面臨下崗危機的門神兩兄弟毅然來到人間的南潯古鎮,為尊嚴、為友情、為生活、為夢想而奮鬥,這樣的神荼鬱壘如同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脫胎於傳統文化的國漫,不僅用國風元素為漫畫進行技術賦能,更從深層意義入手,多維度展現中華傳統文化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形成的精神內涵,使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精神互為表里,讓國風形式和時代意蘊有機融合,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以情動人:主流價值與青年審美的匯合

無可否認,濃郁的中國味道、嶄新的現代思維,正成為國漫作品出圈的「流量密碼」。

我們可以看到小青在「修羅城」跑酷,也可以看到山海經中的遠古神獸使用跑步機減肥。源自傳統文化的創意和現代生活方式進行碰撞,擦出奇妙的火花,贏得了青年的喜愛。

而不少國漫作品也自覺地承擔起傳遞主流價值,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它們根據年輕人追逐潮流,喜歡新鮮事物和接受能力更強的特點,通過對傳統文化IP的符號化、元素化使用,將主流價值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審美方式予以書寫。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作為中國神話傳說中家喻戶曉的形象,哪吒本身自帶廣大的群眾基礎,在觀眾的心中形象也是相對固定的。然而電影則在人物的行為設定、價值理念等方面都沒有刻板遵循神話母本中的既有印象,而是對它進行了具有現代特徵的改變。

當哪吒在絕望憤怒中大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一振聾發聵的言語時,也切中了青年強烈的個體獨立意識,將不屈不撓的熱血精神傳遞給青年。

《姜子牙》亦是如此,這部電影不僅締造了全新的神話故事世界,更注重表達姜子牙內心的衝突和矛盾,在主題上不是簡單的是非黑白對峙,而是繼承了中國 「止於至善」的人文理想,將目標投向探尋生與死、善與惡、人與神、個人與蒼生、宿命與輪迴的哲思。

影片中「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與《哪吒之魔童降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反對不公、永不屈服的強大信仰精神注入青年價值觀。精良國產製作、古韻濃厚的畫面、動人的價值內核,都使越來越多的國漫脫離了低幼化而擁抱更廣大的青年群體。

國漫取得的成績,讓影企也看到了國漫巨大的市場。在哪吒IP大獲成功後,2020年光線傳媒全資持股的彩條屋宣布推出籌備一年的「一本漫畫」APP,正式布局國漫產業。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則在當日的「一本正經做漫畫」發布會上表示,未來5年,將投入10億元啟動10部漫畫作品的影視化。

目前,電影《新神榜:楊戩》也已於8月19日在全國上映。《新神榜:楊戩》將在《新神榜:哪吒重生》同一個架空的世界觀體系之下,進一步延展時空背景,用別具一格的想像力講述全新的神話故事。2022年下半年陸續還有多部動畫作品上映,國漫正迎來市場大爆發。

動畫中的中國風,是對精彩傳統文化的回眸,更是書寫嶄新文化氣象的新創造。找到傳統文化與當下文化的連接點,與時代同頻共振,進一步打造有影響力的作品矩陣,形成國漫自己的風格,也是在青年中形成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方式。

從1922年到2022年,中國動畫已經走過了100年時光,其演進一直緊貼著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與青年審美變遷。新時期的國漫,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深度融合,經典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在影視製作人的構思中都有了顛覆性的改變,呈現出新的角色弧光,也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中好萊塢動漫、日本動漫獨領風騷的現狀,相信在一代代國漫製作人的推動下,國漫將成為文化自信和文化輸出的重要影視舞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3bf2013a139ea67efc8abbeb102e8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