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又到了一年中最悶熱的天氣,在高溫高濕的「桑拿天」,一份防暑攻略送給您。
人體也有像空調一樣的調節溫度「裝置」,當體溫升高時,皮膚會出汗蒸發散熱,而在高溫、高濕、強熱輻射環境下,體內積存的熱量驟升,出汗散熱的功能這時就「崩潰」了,體溫持續升高,導致人體重要臟器細胞被「燒壞」,而中暑則會「乘虛而入」。
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多汗、乏力、噁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時,說明身體已經脫水,這個時候立馬補救還來得及,應該及時到陰涼處休息,大多可逐漸緩解。有些人除了出現噁心嘔吐外,還伴有心率增快、體溫升高、動作不協調等,經休息、飲水後不容易緩解,應立刻就醫、及時處置,也可以恢復正常。如果人體體溫調節能力出現失衡,表現為高熱、昏迷,甚至抽搐、猝死,此時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風險階段(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此時人們不應自行處理,以免耽誤救治時間,應儘快到醫院就診、接受治療。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建議人們在夏季最好準備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藥物。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藥物輔料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後短時間內應避免駕駛,同時還要避免與青黴素、頭孢類等藥物同服,以免出現雙硫侖反應,導致嚴重過敏現象,不宜飲酒的可以用藿香正氣丸或膠囊。一旦服藥及補充水分後症狀無緩解,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出現先兆中暑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在選擇飲品時,最好選擇富含電解質、含氯化鈉的飲料,同時避免飲用高糖分飲料,以免丟失更多體液。切勿飲用冰鎮飲品,避免發生胃痙攣。某些心臟、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飲水量多少應遵循醫囑。在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們最好避免在中午外出,非必要時不要在上午十點後、下午四點前在高溫暴曬下長時間行走或強體力勞動。如果必須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穿著合適衣物,戴涼帽、太陽鏡,打遮陽傘,塗抹防曬品。一旦出現頭暈等不適,儘快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如果室內溫度超過28℃,應打開風扇或空調。老年人不要為了節約電費或者體弱多病怕受風寒,而穿長衣長褲待在家中,以免導致室內中暑。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高齊 責任編輯:張致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2f545c34a3a1971fcbccd2ef8b20a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