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末之前,在離岸匯率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最低跌破了7.34,如果再繼續往下跌,就有可能突破去年10月末的最低點7.37。
不過人民幣並沒有繼續下跌,反而開始出現了上漲,到目前為止,人民幣的離岸匯率已經回到了7.29,最高時甚至回到了7.28,短短的兩天多的時間內上漲達到了700點。
其中一個原因是央行可能終於出手了,通過在海外市場上回收人民幣,減少人民幣的供應量,大幅度的增加了海外機構試圖做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逆轉了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本周人民幣還會迎來更大的利好,那就是金磚峰會正式召開,將進一步討論去美元化,人民幣代替美元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02
金磚國家組織儘管成員數量較少,但目前有超過40個國家希望能加入金磚組織。
分析認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這些國家希望在加入金磚後,能夠使用新的金磚貨幣進行貿易結算。
新的金磚貨幣被認為是一種多邊結算工具,有望減少對美元等傳統儲備貨幣的依賴,提高國際貿易的自主性和穩定性。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動盪不安的情況下,許多國家希望通過加入金磚國家組織,參與到新的貨幣結算體系中,以增強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預計在本月即將召開的金磚峰會上,金磚國家擴容和推動新貨幣結算體系將成為兩大重要議題。擴大金磚國家組織的成員數量可以更好地代表新興經濟體的利益,增強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同時,推動新的貨幣結算體系的建立,有助於降低全球貿易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然而,金磚國家組織的新貨幣結算體系的推動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題,無法一蹴而就。
所以在此之前很有可能使用成熟的貨幣和成熟的結算體系作為過渡。
由於巴西和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已經使用人民幣為主,而印度在向俄羅斯購買原油時也開始使用人民幣支付,因此在未推出「金磚元」之前,以人民幣作為主要的結算貨幣,很有可能成為金磚組織的共識。
與此同時,中國的CIPS體系已經運作多年,也有可能作為金磚組織內部的結算體系繼續使用。
03
最近我國海關公布了一組新的數據,顯示在今年的前7個月,與金磚組織其他幾個國家的貿易總額進一步的增長了超過19%。
這是在去年全年增長17%的基礎上,再度增長19%。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進口,這說明金磚國家對我國的產品需求強勁,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產品在金磚國家市場的競爭力增強。
這些數據也反映了我國外貿結構的多元化趨勢。
過去,我國對外貿易主要依賴美國市場或其他單一市場,但現在,隨著對金磚國家貿易的增長,我國外貿結構越來越多元化,不再對某一市場過度依賴。
這樣的多元化有助於我國外貿的穩定發展,降低了對單一市場波動的敏感性。
與此同時,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也在逐漸增加,金磚國家組織內部的去美元化趨勢也日益明顯。這對美元的地位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金磚國家的貿易增長意味著在結算方式上更多地採用本幣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進一步推動了金磚國家對美元地位的挑戰。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