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姐姐的小學錄取通知書剛剛下來,其實當初買房我們就是一門心思為了要上我家這個學區才買的所謂的「學區房」,所以對姐姐的錄取結果還是很有信心的,不過收到錄取通知書第二天,因為錄取結果下來的這周是復活節長假,孩子們都不上學,我在家居然收到好多姐姐現在學前班的同學的家長的簡訊問姐姐被哪個學校錄取,然後媽媽們都很開心的表示很高興自己的孩子能夠被錄取等等等等,我當時內心就想,原來英國人也跟咱們國內的家長一樣,對孩子的錄取情況很是在意呢。我們住的小村屬於基本都是當地人的村,由於周邊的幼兒園、小學和高中都是非常好、環境也很安逸安全,所以很多土生土長在這裡的孩子長大以後也選擇在這裡買房成家,還有一些曾經住在市區的英國人選擇搬到這裡來養孩子。市區其實人口往往就比較複雜,好的區往往和差的區相連,好的學校難進,萬一進不了好的區的學校,那就很可能被分到相鄰的差的區的學校了。
說起英國的學校制度那就太長了太專業了,所以這不是一篇學術文章,只是針對自己家小朋友上學的感受隨便說說。
公立vs私立
先說說英國的學校的分類,國內家長經常聽說或者要送孩子來英國讀書大多說的是英國的私立學校(independent school)independentschool下面常見的兩種是public school和privateschool。對!英國的public school並不是公立學校哦,英國的public school是屬於非常貴的那種貴族學校,因為很早以前,英國有錢人家都是類似我國的私塾制度,老師請到家裡教育子女,再後來就建立了public school,不再請老師住家裡,而是送子女到public school一起接受教育,當然這種教育依然是只有有錢人才能負擔的起的。所以這種public school的叫法依舊延續到現在。
我們所說的英國的公立學校叫state school。就是大眾百姓大多會送孩子去的學校,相當於免費義務教育這樣,大多的stateschool就是按校區劃分招生啦。
順面說一下,我老公從小是在私立學校上學的,他對上私立學校這件事並沒有認同感,他的感受和現在大多英國人一樣,認為如果自己的家庭並沒有能夠達到完完全全沒有負擔的上私立學校,他更傾向於上好的公立學校。勉勉強強能負擔了學費,由於其他的額外的課外活動比公立學校也更多,所以額外的開銷也更多,但是因為家庭資金有限,有很多課外活動他並沒有機會參加,也就更加顯得跟同學隔隔不入。當然國內的孩子來英國讀書選擇私立學校是自然的事情,私立學校也更多元話,這個今天暫時不說,關於私立學校講起來就又是沒完沒了了,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聊,今天重點講針對英國百姓子女的公立學校的擇校。
托班上不上
英國很多小朋友幾個月就會送去nursery(託管、托班),姐姐是一歲的時候開始上的nursery,當時是從一周一個全天開始,一是可以給我一天的「自我時間」,(英國及時是全職主婦也是很講究要有自己的時間,所以很多人說一個媽媽全天拖4、5個孩子,是有,大家看到的是這樣,但是大多媽媽每天也會把孩子丟給離的近的父母住一個晚上,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增近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同時自己也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小朋友送托班二是從小培養小朋友和別人相處、獨立的能力。我自己覺得1歲上托班這件事可有可無吧,不過到了2歲,我覺得小朋友還是要送去托班對他們是有好處的,不一定要全天在那,可以每周上3個半天等等 ,根據個人情況調整,比如目前弟弟就是每周5天,每天下午4個小時。有人說這麼小就去上學啦,其實就是玩中隨便學學啦。小寶寶送去托班也不用捨不得擔心,午休喂奶換尿布老師也都會專業搞定的。
英國的學前也是有分好幾種,最普遍的nursery托班很多可以接收的年齡從比較小的幾個月到4歲,最主要是寒暑假也可以正常送孩子去,另外一種preschool學前班,大多顧名思義只收3歲以上的「學前」孩子,寒暑假和學校一樣正常放假 ,但是現在有一些preschool也開始接收2-3歲的孩子了,比如姐弟現在在的這個preschool,就是去年才開始接收2-3歲的孩子的。
學區,要住多近?
小朋友滿4歲就可以上小學了,有的小學分為「infant school」和「junior school」兩個校區,有的就一個小學沒有分。小學和高中都要申請,有截至日期,最終入取的日期高中是3月初,小學是4月中旬。有部分地區和部分學校是不按學區招生的,具體怎麼招學校官網都有。但是大多的公立學校是按學區的。講講我家邊上的兩個outstanding優異的小學,一個離我家開車3分鐘,步行走的快的話10分鐘不到,另一個開車不到10分鐘,走路大概半小時。我家這種情況,第二個學校是完全上不了的,住的不夠近,第一個學校才能穩妥被錄取。當然市區的優秀的學校可能就要求你住的更加的近了,而有的優異的學校也不一定能招滿學生,那麼離的更遠的家庭也有機會被錄取,這些都是看具體情況的,每年學校官網都會詳細說明每年招生多少人,按哪些標準優先錄取的,招生中離學校最遠的家庭是有多遠的實際距離等。關於學區房的種種,以前我有發過一篇關於選房的種種種種,比較詳細,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一翻:P
Outstanding vs good
英國學校的評級最權威的是ofsted的評級,最好的學校是outstanding,其次good,再其次satisfactory,最差的inadequate。注重子女教育的家庭基本就自動忽略評級後兩個了,大多的家庭會在outstanding和good的學校上給予權衡。然而並不是outstanding就一定比good的學校好。很多家長更傾向於good的學校+好的區。有些outstanding的學校是非常「應試」的,知道ofsted去審核的時候該做什麼,老師也知道怎麼抓教學等等面子上的工作。所以擇校的時候不僅要看ofsted的報告,還應該看看這個區的犯罪率、失業率等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哦。
沒搬到我們現在的這個小村的時候,姐姐一直都在good的托班,因為前幾年我們搬家比較多,姐姐去過好幾個不同的托班,我當時感覺也都挺滿意的,後來搬到現在住的小村,邊上就是outstanding的學前班,於是給姐姐轉到那裡,我才深深感覺到,outstanding和good其實真的是有差別的。Good的學校在各方面是找不出什麼問題的,outstanding之所以「卓越」,的確也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的,比如更用心,更關注孩子等等這些都是要親身去感受才能體會到的。
當然總結來說,我覺得outstanding的學校+好的區>good的學校+好的區>outstanding的學校+差的區。
最後我就覺得吧,在異國他鄉生長期生活,住的環境一定要認真選擇,是關係到整個幸福指數的事情,比如我之前說過的歧視啊、排外啊、沒有歸屬感啊,其實我就很幸運,生活在周圍的人因為文化層次相對比較高,完全不會出現那種醉漢當街挑釁等等的問題,大家最基本的相敬如賓是一定有的。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整合英國優質的小學教育資源,基於英國政府制定的小學大綱而設計的完整的英國小學課堂和校園體驗。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為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
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簽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如果您的孩子想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教育,未來有初高中留學計劃或者希望進行國際學校課程銜接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gMhHAB3uTiws8Kyn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