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群異常雄偉,重要人文古蹟旅遊景點之一,湖北省荊州文廟

2020-04-03   視覺秀旅遊

荊州文廟,又名縣學或者縣學宮,位於湖北省荊州城內荊中路西段荊州實驗中學校園內。是荊州市重要的人文古蹟旅遊景點之一。荊州文廟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文廟建於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後經乾隆九年、嘉慶元年兩次擴建修繕,殿閣成群,雄偉壯觀,後大多毀於戰亂,現僅存欞星門和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前建有寬闊的霸台。欞星門是進入文廟的起點,至今保存完好。全門皆石結構,三門四柱,背後書有"大清光緒二十五年歲次丙申六月吉日重建"的題記。中門上方前後兩面均楷書有"欞星門"三字,正面飾有浮雕六幅,最上為單鳳朝陽,其餘樑上雕雲龍、瑞獸、花草、人物等圖像。中門石樑底部為鯉魚跳龍門的彩繪吉祥圖案。透過這精雕細刻的高大門牌坊,人們不難想像文廟鼎盛之時的宏偉風采。


清康熙六十五年遷逮,原建築群異常雄偉,欞星門外是泮水池,周圍有31個石頭圍(俗名和尚頭)。欞星門前有一道塘牆,有360個眼,點一名進士,就注一眼,如點了狀元,就把牆拆掉。進欞星門,過大成門,有硯池(即內泮),上建有三座石拱橋,中間一橋橋石刻龍鳳,只有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孔,才能踏龍鳳而過,這就是江陵俗稱「三橋不流水」的地方。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是縣文廟唯一存在的建築物。現在文廟園內仍完好地保存著文廟大殿,欞星門等省級重點文物,文廟的斗拱建築現為全國一絕。欞星門龍鳳石雕至今仍閃爍著楚文化的光輝,光緒皇帝御筆親題的「欞星門」三個大字仍不失當年的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