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是很多人慾罷不能的美食,儘管吃法看似簡單粗暴,但卻令人魂牽夢繞,每隔一段時間,一天不吃渾身無力,無精打采,一吃上麻辣燙,那個叫好,一邊辣得嘴直打哈,一邊直呼過癮。
麻辣燙的做法其實有很多,這裡提供其中的一種做法。當然,因為是麻辣燙專業配方,所以用料的量都很大,如果是家裡自己吃,等比例縮小用量即可,如果懶得準備這麼多原料的,也可以直接買一盒市面上的濃湯寶(牛肉、豬骨、雞湯,隨你口味均可),即可代替高湯使用。
一、 高湯製作
1、 高湯用料比例
100 斤水、鹽 500 克、味素 200 克、花雕酒 200 克、雞精300 克、冰糖 200克、奶粉 600 克、麻椒 80 克、胡椒 100克、泡椒 250 克、底料(底料製作後邊有)2 斤、牛油 3 斤、牛骨 2 根、雞架2 個、蔥 300 克、姜 100 克
2 、 高湯製作過程
1、湯桶放 100 斤水大火加熱,放入牛骨,牛油,蔥,姜,花雕酒,開鍋後改小火熬半個小時
2、把雞架,麻椒,胡椒,泡椒,奶粉(奶粉先放入盆內用溫水沖開攪勻,再倒入湯桶內,以免打團。)放入湯桶改大火
3、開鍋改小火繼續熬制一個半小時,然後凈鍋,就是把鍋內雞架,麻椒,蔥姜等等用密漏撈凈,牛骨可以留在湯內。(凈鍋主要為了湯潔凈)
4、把鹽,味素,冰糖,雞精,底料(底料製作後邊有寫)2 斤放入湯鍋繼續熬半個小時,即完成高湯的製作。
【注意 1】放入主料後要不停的攪動,讓主料充分融入湯內,避免糊鍋。
【注意 2】放入奶粉後容易起沫,攪融即可。
【注意 3】高湯不夠用時,可用小桶熬制,可根據需要熬 40 或 50 斤水,按上述方法放入新鮮牛骨,雞架等原
料、調料、底料,放入量按比例減少。熬好後加入大桶即可。
【注意 4】高湯原則上偏淡一點,熬制次數多了,有可能咸,可用筷子沾一下嘗一嘗,適當減少放鹽量。
二、 底料製作
1 、 底料用料比例
中藥(配比下邊有寫), 郫縣豆瓣醬兩袋(約 300 克), 老乾媽豆豉兩瓶(約 400 克), 麻椒粉 1斤, 辣椒粉 1 斤, 冰糖 250 克, 白酒 150 克, 鮮蒜 500 克, 菜籽油或色拉油 2000 克。
2 、 底料製作過程
1、先把油放入鍋中燒熱放入豆豉,豆瓣醬炒勻
2、依次放入剝好的蒜瓣,麻椒粉,辣椒粉,中藥,冰糖,白酒,一起炒制,要不停的翻炒,炒出香味即可。(約二三十分鐘)
【注意 1】炒制底料要不停的翻炒,以免煳鍋。
【注意 2】底料用不完放入冰箱備用,長時間不用要冷凍。
三、 中藥配製
白扣 5 克, 草果 5 克, 三奈 3-5 克, 丁香 3-5 克, 砂仁 5 克, 香果 5 克, 孜然 5 克,桂皮 5克, 甘草 5 克, 枝子 5 克, 排草 5 克, 老扣 5 克, 甘松 5 克, 陳皮 5 克, 篳撥 5 克, 香茅草 5-8克, 八角 5 克, 香葉 5 克, 千里香 5 克, 小茴香 8 克, 香草 5 克。
四、 碗中輔料
每碗 ,蒜 20 克,香油 20 克,雞精味素 10 克,麻椒油 10 克,醋 10 克。
可以應個人口味添加小料,耗油 2 勺、白糖 1 勺、芝麻醬 2 勺、花生醬2 勺、放在一起攪拌均勻,適當添加,主要是增香的。
商用配比:
2000 克的蒜泥香油:其中香油 500 克,蒜泥 1500 克,可調製 100 碗,蒜泥香油比例為 3:1
2000 克的雞精味素:其中雞精 1500 克,味素 500 克,可調製 200 碗,雞精味素比例為 3:1
五、 附:秘制辣椒油
用料:
雞油或色拉油 1 斤,花生碎或粉 50 克,澳宴奇油脂粉末 50 克,鹽少許,辣椒麵 1 斤。
製作方法:
1、將辣椒麵不鏽鋼容器內,放入花生碎、澳宴奇油脂粉末、鹽拌勻,油鍋置與火上焼至 200 度以上
2、用手勺往辣椒上澆熱油,一邊澆,一邊攪拌,使辣椒麵均勻受熱,把油澆完繼續攪一會即可。(辣椒干,香,脆,不糊不苦為最佳。)
六、 附:炸串製作
肉串腌制方法:
串料(調料店有賣)175 克,水 175 克,肉 2500 克。100 克色拉油。
串料用水攪拌均勻放入色拉油要有粘稠度放入肉腌制 4 個小時即可。
炸串時注意:
油溫必須達到 180 度以上,油溫度低炸的串沒味道,串會侵油,不香。串會很快把油鍋里的油帶出,特別是(素串)。
素串料的調製:
咖喱粉 450 克,桃酥 1000 克, 雞精面 20 克,白砂糖 250 克,攪拌均勻即可。
美食小知識
吃麻辣燙真的那麼不健康嗎?
其實也不能完全這樣講,更多的不健康,其實是由於食品衛生、以及用料的不安全引起的。
實際上, 如果能夠在食品安全方面把好關,並進行合理的搭配,麻辣燙說得上是一種相當不錯的快餐食品,比煎炸食品要健康得多,也環保得多。
1、很多人喜歡吃前在上面淋上一層芝麻醬來替代紅油或香油,這是非常健康的一種調料,富含鈣和維生素E。另外,還常常加入具有殺菌作用的蒜汁和醋,可以幫助預防腸道感染。
2、麻辣燙通常有多種綠葉蔬菜、多種豆製品原料、海帶等藻類、蘑菇等菌類、薯類、魚類、蛋類等……植物性原料品種占優勢。新鮮蔬菜和肉丸、腸片、蛋類等的比例達到2∶1,只要進行合理搭配,它比一般的快餐菜肴更容易達到酸鹼平衡的要求,也符合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3、麻辣燙的加熱溫度並不高,也不會產生油煙和脂肪高溫氧化問題。和高溫烹炒相比,對空氣環境污染較小。
4、涮菜的過程中可以去除蔬菜中的部分草酸、亞**鹽和農藥,雖然損失一部分維生素C,但也減少了抗營養因素和有毒物質。只要注意定期更換涮菜水,涮的過程中少加鹽,就是非常好的烹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