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里,我國的外匯儲備一直停留在3.0~3.2萬億的區間。
最新的數據,外儲是3.1萬億美元,但同時,今年以來的順差卻高達4.78萬億元。
雖然每個月都在創造更多的貿易順差,但為什麼外匯儲備沒有增長呢?那麼這些錢去了哪裡呢?
1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即貿易順差並不一定要完全用於增加外匯儲備。貿易順差是指我國的出口收入大於進口支出,這意味著我們從國外賺取了更多的外匯。
然而,政府可以選擇將這些外匯用於其他用途,而不是全部儲備起來。
在改革開放初期以及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的出口貿易順差並沒有形成,這導致當時存在外匯緊張的情況。
但現在,問題早就解決了。在2013年到2014年期間,我國的外匯儲備達到了高峰,隨後逐漸下降。
然而,這並不是由於出現了貿易逆差,或頻繁使用外匯所導致的,事實上,我國的貿易順差一直存在。
這是因為外匯儲備的變動除了與貿易的順逆差有關之外,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首先,外匯儲備的變動與匯率的波動有關。如果美元升值,那麼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會相應減少。
其次,外匯儲備的管理和運用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政府可以通過購買外國資產或進行外匯干預來調整外匯儲備的規模。
2
事實上,外匯儲備只是一個備用金,並不是越多越好。
原因在於,隨著人民幣的逐步增值和國際支付方式的多樣化,我們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逐漸減少。
相比之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擁有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發行權,不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來應對支付需求。歐洲一些已開發國家也因為擁有強勢貨幣歐元而對外匯儲備的需求不算大。
現如今,人民幣的國際使用逐漸增多。我們使用人民幣進行與澳大利亞的鐵礦貿易、與中東各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以及與俄羅斯購買能源和黃金等交易的情況越來越多。
如果這些交易未來全部可以用人民幣來支付,那麼我們就不再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來進行結算。這樣做既方便了我們的貿易活動,也減少了對外匯儲備的需求。
3
因此,外匯儲備的不增加我們根本不用著急,這並沒反映出我國的外匯情況不良,反而表明了我國減少了對外幣美元的依賴,人民幣正在走向強大,國際化的進程也在加快推進。
同時,這將促使國際經濟體系更加多元化和平衡,減少單一貨幣的霸權地位。
反而,這一個局面最應該讓美國擔憂了。
尤其是現在全球都在推進去美元化的進程。而中國也在減少美元的使用,人民幣的強勢崛起肯定會動搖到美元在國際支付中的地位。
根據最近一年來的事實證明,我國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了人民幣來結算。
這表明了我國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來應急,只需要保留少許的外匯儲備穩定金融體系即可。
也就是說,美元的地位正在不斷的下降中,這才是美元需要著急的地方。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f089e4546bf5a306b08e85973ac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