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國慶就來了。好不容易迎來一個長假,可我卻只想去看電影。這不,由李冰冰、馮紹峰、黃曉明等人主演的《平凡英雄》,剛於9月30日上映,我就立即買了票,屁顛屁顛地去了影院。
還別說,這部影片的題材雖然有點類似紀錄片,但是導演卻別出心裁地拍成了商業大片,所以感興趣的人不少,影院裡烏壓壓的一群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我想大家之所以愛看,可能與它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有關吧,畢竟以往的觀影經驗告訴我們,真實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人,也更容易打動人心。事實上,97分鐘的影片,也確實是印證了這一點。
影片剛開始時,氣氛還是十分歡快自由的。新疆成群的牛羊、藍天白雲下的美麗景色……每一幀都美得不像話,在這種美中,心情也隨著愉悅起來。
可是,故事就在這樣歡快的氛圍里,一層一層地展開。一聲孩童的尖叫聲後,7歲的小麥手臂被拖拉機生生絞斷,那一刻,天空仿佛變成了鮮血一樣的紅色。隔著螢幕,都覺得痛感十足,更別提這個只有7歲的孩子了。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斷臂壞死,便不可能成功接臂,所以他必須要前往烏魯木齊的醫院做接臂手術,並在8小時內進行手術。
8小時看似足夠,可於他而言,卻不得不爭分奪秒,因為路程和手術的時間沒人能精準預料,就這樣,一場關於生死的緊急救援,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開始了。
那期間,世界仿佛按下了加速鍵,一個個人物也隨之出現在觀眾眼前。救援雖困難,可他們卻在堅持克服。
「一條人命怎麼能不等呢!」當去往烏魯木齊的乘機通道關閉時,這句話就像定海神針一樣,為小麥爭取到了珍貴的17分鐘。
與此同時,我們懸著的心,也暫時放了下來,因為乘上飛機,就意味希望更大了一步。
最主要的是,湧現出來的一個個平凡英雄,他們有的指揮交通,有的提供便利,這讓原本困難重重的救援,變得順利許多。
正應了網友那句「生活中每個看起來很普通的人,在一些場合也可以成為英雄。」這些人雖平凡,卻盡己所能地做了一個又一個善舉,正因為有他們在,才給了小麥更多的希望。
只是,現實有時候就是這般殘酷,會讓所有的希望變成絕望。就像這場救援,即便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克服了所有困難,但仍在手術過程中,讓人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
當聽到那句「如果再不放棄手術,人就搶不回來了」時,我腦海里浮現的是小麥躺在病床上的那張慘痛絕望的臉。一想到,小小年紀的他,未來生活里將沒有一條胳膊,就覺得無比殘酷。
那一刻,我雖然無法完全感同深受,但內心的絕望卻在一點一點累積。我相信所有的觀眾,看到這裡,都在祈禱著奇蹟的出現。放棄還是堅持?此刻,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題了,更像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量。
最終,馮紹峰飾演的林立醫生為小麥選擇了一條「向死而生」的路,那句「再給我2分鐘」讓我一直記憶憂新,並成為全影片讓我最感動的地方。
因為這2分鐘,短到來不及思考,卻又長到改變了小麥的一生。
當接臂手術成功的那一瞬間,影院裡傳來一陣此起彼伏的哭泣聲。我知道那是喜極而泣,而那一刻,我也明白了「醫生的兩分鐘,孩子的一輩子」這句話的意義所在,眼淚也在一剎那間止不住地流。
這部影片就是這樣,沒有極力渲染感動,卻通過演員的把控力、感染力以及眼神,把感動說透,沒有大肆宣揚愛,卻又通過一個個細微的善舉,把愛說盡。
當然,感動之餘,《平凡英雄》這部影片還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在生死面前,我們不能寄希望於超級英雄,但是我們卻可以相信每一個平凡英雄,因為他們全心全意的善舉,也能築起生的希望。
寫到這,我突然想起那句「誰說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其實英雄就在《平凡英雄》里,更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
相信我,國慶假期去看《平凡英雄》,你一定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