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我國古代一直都保持著近親結婚的傳統,但是對於親兄妹二人結婚之後出現的嚴重問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記載:親兄妹兩人結果所產生的非常嚴重,後代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那些問題大多數都無法解決。所以說,雖然古代有近親結婚的例子,但是親兄妹結婚的現象還真不多見。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有關於「親兄妹」結婚的故事,但是為什麼要在「親兄妹」三個字上面加上引號,事實上他們兩人並不是真實意義上的親兄妹。其實問題的重點並不是在於他們兩個結婚的問題上,兩個人結婚之後先後有了八個孩子,六個兒子,兩個女兒,神奇的是,八個孩子每一個都非常優秀,其中排在最前面的兩個兒子都是朝廷要員,甚至其中一人就算是現在同樣也是家喻戶曉。
清末的一位秀才李殿華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可以說李家的生活還算不多,同時,李殿華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有一次他足以見發現了一個女嬰,當他仔細看了這個女嬰之後,他便放棄了尋找孩子父母的念頭,因為女嬰得了天花,相信孩子父母也是因為這一原因把孩子遺棄的。正是因為之前讀過醫書的原因,李殿華還略懂一點醫術,經過對女嬰的一番治療之後,女嬰康復了,隨後李殿華便把她留在了自己的家中,將她撫養長大,除了女嬰之外,李殿華還有幾個孩子,幾個人在一起便成了親兄妹,因為找不到孩子父母,所以這個女孩只能跟隨李殿華的姓氏。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一直都無法和男性相比,而李殿華一直都對李氏照顧的很周到。慢慢的李氏到了嫁人的年齡,因為之前得了天花的原因,李氏的臉上留下了很多麻子,很多男子看了李氏的臉之後便再也沒了音訊,無奈之下李氏只好就在家中。在李殿華的幾個兒子中,唯有四兒子最繼承了李殿華的衣缽,無論是李殿華的才華還是善良的本性,都在四兒子李文安的身上展現了出來。
有一次,李文安回到家中,看到了因為幹活過於勞累趴在灶台上睡著了的李氏,便把他的外套脫了下來,蓋在了李氏的身上,而這一舉動剛好被李殿華發現了,而後李殿華便促成了兩個人的婚事。對於鄰里街坊來說,兩個人可是親兄妹,所以這門婚事也遭到了鄰里街坊們的嘲笑。
在兩人結婚之後,李氏先後為李文安生下了六個兒子兩個女兒,而李文安也成功考中了進士,外出做官。可以說李氏的這八個孩子中,各個都聰明絕頂,除了在朝中擔任要員的,便是當年富甲一方的商人。要說當年最出名的還是排在最前面的兩個兒子,大兒子李翰章,官居清末湖廣總督,在當時可謂是清政府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而李氏的二兒子更是家喻戶曉,他便是李鴻章,相信大家對李鴻章都非熟悉,李鴻章不僅是清末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更是當時最厲害的外交家。雖說清末我國飽受外敵侵略,被迫簽訂了一些列不平等的條約,但是李鴻章依舊幫助清政府解決了很多和外敵之間的麻煩,而他也是慈禧最為依仗的大臣,足以見得李鴻章在當時重要性。
其實,李鴻章當年自己也曾經表示過,若不是自己走有一位好母親,否則他也不會在日後成為朝中要員,相比身為李鴻章大哥的李翰章心中必然也是這樣想的。而當時那些因為李文安和李氏是親兄妹而結果的鄰里街坊們在得知李家兒子有在日後能夠成為這樣的人物,想必他們必然會因為之前的嘲笑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