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的盡頭是草原》的終極預告,我給全家預訂了電影票

2022-09-07     納蘭澤

原標題:看完《海的盡頭是草原》的終極預告,我給全家預訂了電影票

一部電影最近火了。有觀眾生動描述了自己的觀影過程,是從鴉雀無聲,到緊張低呼,到擦淚擤鼻,再到靜靜離場。她覺得,這部電影拍到了人們的心裡。

還有觀眾直言,電影拍得鬆弛,隱忍,讓人感動共情。

更有觀眾說,不愧是北影節開幕影片,簡直是驚喜之作

這是來自影視評論社區豆瓣的影評,看到這些四星五星的評價,想必大家都猜到這部電影了,它就是9月9日即將上映的《海的盡頭是草原》。

電影由爾冬升導演執導,雲集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陳寶國壓陣,馬蘇、阿雲嘎、王鏘等人領銜主演。光看這神仙陣容,就是一部不可錯過的電影。

不過陣容並不是這部電影得到五星的全部原因,今天最終預告片的放出,也讓大多數觀眾真正找到了電影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知道,《海的盡頭是草原》改編自「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歷史事件沒有那麼波瀾壯闊,它甚至已經不為人知。但在那三千個孩子心中,在廣袤的內蒙古大草原上,這個故事卻深沉而厚重。

上世紀60年代,我國經歷著普遍的災難,全國人民的日子並不好過,南方受災兒童缺衣少食,孤兒院沒法提供給孩子充足的食物,導致他們在疾病和死亡的邊緣徘徊。所以,中央做出了讓孤兒們北上去內蒙古的決定。

在交通不便的當時,北上是一件十分艱苦的事,路途中對孩子的照顧,惡劣的天氣,緩慢的交通,藥品的缺乏,人手的不足……

這些「國家的孩子」歷經艱辛,才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內蒙古,但如何生活下去,才是真正需要所有人思考的事。

對孩子們來說,南方的孩子去北方的草原,肯定會有不適應的地方,包括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尤其他們沒有親熱。

對牧民和蒙古族兄弟來說,自己物資匱乏,怎麼將孩子們養好,也是一大挑戰。

預告里的一個細節,突出了當時的內蒙古兄弟對孩子的重視,「這是國家的孩子,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收養的」。

事實上,在「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要求指導下,蒙古族兄弟對孩子領養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耐心。

他們不僅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對有想要領養孩子夫婦的家庭狀況和領養條件,也做了嚴格的規定,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以後生活的平順。

而電影的故事,就主要集中在一個領養小女孩的家庭中。這也是當時的普遍問題,孩子和父母需要磨合,一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要認上大草原的額吉和阿爸,是很困難的。

這支預告里,有小女孩的叛逆,有母親的容忍,有面對災難時一家人共同承擔的小愛,也有不同民族之間互相幫助,攜手同行的大愛。

在爾冬升導演的鏡頭下,草原的靜謐和危險,也被拍得絕美無比,詩意十足。

夜晚雷雨的恐怖,漫天黃沙的壯闊,以及一人一馬為了孩子孤勇獨行的勇氣……

這是一段關於愛與痛抉擇的故事,也是一個既與歷史有關,也與家庭有關,既與奉獻有關,也與親人有關的感人片段。

歸根結底,「一家人」這個核心,才是《海的盡頭是草原》的題眼。

有不少觀眾,光看這支預告,都已經感動不已。

有觀眾看完預告,表示「真不錯」,就是擔心自己會在電影院哭得稀里嘩啦。

有觀眾的評價很詩意,她告訴所有人,如果忘帶紙巾,可以用男朋友的袖子或家人朋友的肩膀擦眼淚。

也有觀眾表示,很期待在大銀幕上看到真正具有民族敘事力量的電影。

就目前的反饋來看,無論是已經看完的觀眾,還是被這支終極預告吸引,對成片充滿期待的網友,都已經有點迫不及待想進影院,欣賞這部溫情的影片了。

無論從家國情懷的角度,還是從家庭以及父母之愛的角度,《海的盡頭是草原》所講述的這段歷史,這個故事,都應該被所有中國人知道。

於大,這是我們的民族溫情,於小,這是只有我們中國人才有的細膩而充沛的愛。

如果9月9號能帶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欣賞這樣一部影片,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如果你也難得有空陪陪家人,我個人希望你帶家人去看看《海的盡頭是草原》,它能帶給大家無盡的感動,也希望看完影片,大家對家,對家人,能有新的理解,對愛能有更深的感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6db690caaed59d7a42bba015ff07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