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5年後差距明顯,很多家長看完頓時醒悟

2019-07-20     育兒小焱焱

在二三十年前,當這一代年輕人處在童年時期的時候,大家平時的娛樂項目是一些價格低廉的玩具。那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各種電子設備,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在電視上看會動畫片。然而在今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把手機、平板當成了童年最好的玩伴。

孩子玩手機,這幾乎成為了每個家庭的現狀,甚至大部分家長都默認了這樣一種情況。誠然,適當接觸電子設備,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幫助,但是沉迷其中就不是好事了。孩子玩不玩手機,5年之後就有明顯差距。

1.孩子的思考能力方面

科學研究證明,當孩子沉浸在動漫中時,他的大腦幾乎是不進行思考的。如果孩子長期沉迷於一些簡單的遊戲和動畫中,那麼5年之後,他們的大腦發育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明顯較差。

相比那些合理支配時間的孩子,這些孩子就會被拉開差距。沉迷於手機,孩子的思想會慢慢變得狹隘和幼稚,而內心的獨立意識也往往較差、生活常識也攝入較少。

2.孩子自律性方面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特質往往會被父母忽視:自律性。那些能夠自律、能夠嚴格約束自己、能夠嚴格控制自己言行的孩子,往往能夠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時克服一些不良習慣。

而那些沉迷手機的孩子,不僅沒有時間觀念,往往也沒有自律性。這樣的孩子往往做事拖拉,不僅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而且會變得越來越懶惰,甚至連進行思考都變得不太樂意。

​3.接受的信息方面

網際網路極大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網際網路上面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現在的孩子很聰明,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上網。

如果家長缺乏監督,或者孩子過於早熟,那很可能接觸一些不良信息。而這些內容,不僅會形象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形成,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深遠並且巨大的。

4.生活常識方面

儘管我們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學習和健康上面,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孩子的個人能力和獨立能力。一個有著豐富生活經驗的孩子,在將來往往能夠很好支配自己的生活,在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也有著良好的應對態度。

而那些整天捧著手機的孩子,思維就被局限在了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這樣的孩子會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知道。而這類孩子,將來也不具備良好的獨立性。從長遠來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結語:孩子需要接觸手機等電子設備,因為這是科技和時代進步的產物,也是家家戶戶都存在的東西。合理控制孩子的玩耍時間,適當讓孩子玩手機,孩子能接觸更多的知識面,也會和同學擁有更多共同話題。

而家長也要學會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同時控制自己的網絡娛樂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孩子談談心,孩子自然會把更多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探索生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d3IPGwB8g2yegNDrm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