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西發海月星灣4000元/㎡裝修標準不清 或淪為漲價遮羞布

2020-04-29     旅居青島

4000元/㎡的裝修標準,大概能裝出一套什麼樣的房子來?只要裝過房子或者對裝修行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刨去施工費用,還能請個不錯的設計師在一水的高檔建材里隨便挑自己喜歡的樣式。但如果買房時,開發商開出4000元/㎡的裝修標準,最後的成品是個什麼樣子呢?

位於西海岸靈山灣的融信西發海月星灣,算是為數不多的在樓書中標明裝修標準的項目。4000元/㎡的裝修費,不論按什麼標準都是算是有點「豪」的裝修了,因而開發商也毫不避諱的在宣傳時用上了「精裝交付」這樣的詞語。但在購房者和媒體實地探訪的時候,卻發現這個看似「誠懇」的明碼標價,其實也是套路!

根據海月星灣自己的宣傳材料顯示,該項目有住宅和公寓兩種產品在售,精裝標準分別為每平方米4000元和2500元。但有購房者卻發現,儘管項目做到了明碼標價,但是在具體的裝修標準公示里,卻有多項空白。

圖片來源:信網

據此前信網記者調查發現,海月星灣的精裝修標準公示,在部分項目中未列出使用的品牌;部分項目標明品牌但未註明型號,或者以「同檔次品牌」代替。這樣含糊不清的公示,很難讓購房者明確的計算出裝修的實際費用。記者就裝修標準問題致電其工作人員,得到的答覆也只是「保證按照合同執行」。

事實上,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貓膩」。同為某知名白電品牌的產品,功能相似的情況下,新舊款之間可能差出上千元;同一型號的產品,低配和高配之間的價格也不同。而「同等檔次品牌」更是一種主觀到不能再主觀的認定。只要沒有明確標註使用產品的品牌和型號,交付時,購房者可能遇到的問題就更多,而合同的含糊不清,給購房者後期維權加大了難度。

其實,我們都知道,當政策沒有卡死但市場上絕大部分產品變為裝修交付時,「裝修」就變成了開發商規避風險變相漲價的手段了。誠如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與置業顧問的聊天中所說到的,裝修成本遠遠低於開發商標價基本算是「行規」了,而海月星灣的業主花每平4000的裝修費,差不多能得到2000元/㎡裝修標準新房。並且開發這一切的操作「得到政府批示,合法合規,如有疑問,可以聯繫相關部門解決」,購房者如果想買就要默認這種操作並且承擔後面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圖片來源:淘寶房產

電商平台的成熟,讓人們在日常網購時養成了先看評論後下單的好習慣,購房者在買房子這種高價商品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多看點路人的評價?

圖片來源:某網站網友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cniy3EBnkjnB-0zXT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