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他因突發心梗離世,年僅44歲,網友紛紛悼念

2024-01-22   瀋陽晚報

原標題:痛心!他因突發心梗離世,年僅44歲,網友紛紛悼念

1月20日,資深媒體人、「毒舌電影」合伙人趙錚的妻子陳晨女士發布訃告稱,趙錚因突發心梗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4歲。

趙錚在《京華時報》時期的同事周先生向記者透露,趙錚13日下午突發心梗送醫,在醫院搶救七天後遺憾離世,「令人猝不及防,不能相信」。

趙錚也是成功的創業者,先以文化投資公司副總裁身份進入被投企業,後自主創業,並於2017年加入新媒體創業公司有好戲(毒舌電影)擔任合伙人

「毒舌電影」成立於2015年,起初圍繞電影點評進行內容創作,憑藉犀利辛辣的影評迅速走進微信公眾號讀者視野並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在短短几年內發展成為影視自媒體大號。隨後,依託微信公眾號衍生出App、抖音、短視頻等多內容平台。

趙錚的突然離世令眾多朋友和同事感到震驚和不舍。

資深媒體人周先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緬懷與趙錚的共事時光,他透露,「20年前,要不是他,我難以留在《京華時報》工作。他會為你的採訪爭取最大的版面,會因為標點符號讓你改到崩潰。」

趙錚的同事高峰說,生活中,趙錚喜歡足球、樂隊,早年還喜歡梳髒辮,穿著破洞牛仔褲,外表看起來放蕩不羈,但實際上是一個很溫柔的人,「外表與性格有點反差,他說話細聲細語,沒有人見過他發火,誰都喜歡他。」

「今晚(1月20日)朋友圈悼念的人裡面,至少有6個人對他的性格用了『溫柔』這個詞,說話慢聲細語,想法特別多,擅長做各種媒體策劃。」

趙錚在京華時報時的照片

趙錚的朋友圈更新停留在了1月4日,最後一條內容是關於公司海外業務的拓展。

1月21日,趙錚的妻子陳晨在社交平台深情地寫道,「感謝你送了我一場17年無與倫比的美夢,謝謝你,趙錚,我最愛的人,願我們還能再見。」

大家紛紛悼念——

於昊:《京華時報》創刊那年。他是我的熱線主任,那是我去實習,去採訪街面上一個贔屓上面的石碑變成了不鏽鋼的,他讓我起標題叫《烏龜駝冰箱》!一個燒成灰的麵包車,他看到我拍的第一時間照片,很高興,說就要這樣的片子!當年,他的天馬行空和不拘一格,讓我大開眼界,至今記憶猶新。

法律江湖夢:真年輕啊,雖然從未聽過他的名字。當死神揮舞起他的鐮刀時,從來不管你是身居高位,還是默默無聞,不管你是腰纏萬貫,還是一文不名。只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你健康地活著,這世界才與你同在。

兩儀生麻瓜:年僅44歲,看來40+是個門檻,大家多保重。

-Molly-Molly:好突然呀,一路走好。

今日推薦官:天妒英才,一路走好。

醫者思遠:44歲,心臟驟停……明天和意外,不一定哪個會先到。健康,只有失去的時候,才會覺得至關重要。別太累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年輕心梗患者越來越多

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很傷心臟

近年來,年輕心梗患者越來越多。

浙大邵逸夫醫院錢塘院區心內科負責人金重贏副主任醫師曾接受採訪,他強調:「究其內在原因,年輕的心梗患者,大多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素——作息不規律、熬夜、抽煙喝酒、吃夜宵、缺乏運動、肥胖等。特別是抽煙,已經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它是心肌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2022年,浙大邵逸夫醫院錢塘院區就接診了三例年輕的男性急性心梗患者,職業都是網絡主播,熬夜、抽煙、喝酒、吃夜宵是家常便飯,有的年紀輕輕就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

寒冷應激是急性心梗重要推手

重視急性心梗預警信號

研究顯示,當室外氣溫>5℃時,氣溫每下降10℃,血壓平均會上升6.2mmHg,而當人體在-5℃的環境中暴露5分鐘,血壓則會升高10mmHg,此時,心血管病死亡率會上升21%。

金重贏說,寒冷應激是急性心梗的重要推手。「寒冷刺激可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體循環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加大了冠脈粥樣斑塊破裂風險;寒冷也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心肌梗死便發生了。」

每年秋冬、冬春季節轉換時或冬天最冷、夏天最熱的那幾天,浙大邵逸夫醫院胸痛中心接到的心梗病人就會變多。

金重贏也提醒大家重視急性心梗前的預警信號,及時就醫。大部分的急性心梗病人在發病前一兩天或更長時間有早期預警信號,包括:疲乏、胸悶、心絞痛頻發、呼吸困難,並伴有噁心、嘔吐、大汗等,對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及時送醫院。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越早開通血管,獲益越大。

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瀋陽晚報視頻號,

歡迎關注

來源:橙柿互動、新黃河客戶端、濟南時報、

極目新聞、都市快報早前報道等

編輯:王波 責編:閆繼偉 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