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聚力打造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

2023-02-13   阿右旗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阿拉善盟:聚力打造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

春潮湧動迸活力,揚帆奮進正當時。2月4日,伴隨著春節假期後和煦的艷陽,阿拉善盟舉行2023年「綠電招商」專場推介會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共商綠電合作、共謀綠能經濟、共促綠色發展。當日,分5個批次集中簽約了32個綠電新能源項目,協議總投資1688.17億元,交出新年伊始首份「質」與「量」齊飛的招商成績單,為阿拉善全盟2023年「開門紅、開年穩」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項目支撐和招商動能。

阿拉善盟舉行2023年「綠電招商」專場推介會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項目就是穩增長、就是抓機遇、就是謀未來。這次2023年新年伊始的「綠電招商」專場推介會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吹響了阿拉善盟2023年全力抓招商、促綠能、優環境的集結號,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由此在阿拉善大地掀起了綠能經濟發展的新高潮,阿拉善盟充分發揮「資源好、空間大、區位優」等疊加優勢,搶抓國家「沙戈荒」政策東風和自治區支持阿拉善建設超大型新能源輸出基地等機遇,奮力前行將阿拉善打造成為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上展現阿拉善作為。如今,蒼天般的阿拉善正從區域風光「資源要地」向「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飛速邁進,正在迎來「追風逐日」的全新春天。

綠能經濟發展優勢疊加

「追風逐日、向綠而行」前景廣闊

揚帆綠能正當時,枝繁巢暖引鳳棲。阿拉善蒙古語意為「五彩斑斕之地」,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26萬,是內蒙古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既孕育了浩瀚神奇、絢麗多姿的旖旎美景,也造就了特色鮮明、不可多得的綠能優勢。

在艷陽下光伏組件像藍色海洋熠熠生輝。

阿拉善盟風光資源富集,均屬國家Ⅰ類資源區,年有效風速時數4000—6500小時左右,年日照時數3100—3600小時左右,風光可利用資源量約13億千瓦,遠景資源量超30億千瓦,是全國風光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阿拉善盟土地空間廣闊,沙漠、戈壁、荒漠各占國土面積1/3,73%的騰格里沙漠、97%的巴丹吉林沙漠和71%的烏蘭布和沙漠都在阿拉善境內,適宜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約9.53萬平方公里,已納入國家優先開發序列土地資源2.56萬平方公里,可開發裝機6.76億千瓦。阿拉善盟輸電區位優越,地處我國正北方、正中間,較青海、新疆等風光資源富集地區,向南方、東南方等電力負荷中心輸電距離更短、成本更低,以向江蘇輸電為例,阿拉善盟直線距離1380公里,比青海海西近約1/3,比新疆和田近約2/3,綠電輸出的區位、地理、成本優勢突出。

阿拉善盟綠能合作潛力巨大,周邊的包頭、烏海、鄂爾多斯、石嘴山均是高耗能產業布局核心區,產業合作、綠能替代具有先天優勢;接壤的蒙古國風光和煤炭資源豐富,以策克和烏力吉兩大口岸為支撐,國際能源合作前景無限。放眼全國,齊集以上優勢的地區屈指可數,而阿拉善盟卻兼具一身。在雙碳時代下,「無限風光」的阿拉善發展底氣十足、動能澎湃,阿拉善盟已成為「追風逐日」的最強潛力板塊、創業首選之地。

綠能經濟發展路徑清晰

「風光共舞、追新逐綠」未來可期

阿拉善盟聚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確立了錨定「大目標」、建設「大基地」、實現「大發展」的思路定位,努力將阿拉善建設成為「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

一排排風機蔚為壯觀。

錨定「大目標」,阿拉善盟充分發揮和放大比較優勢,搶占全國清潔能源產業「發電規模最大、保障能力最強、產業水平最高、綜合成本最低、生態代價最小」的制高點,厚植髮展新優勢。建設「大基地」,阿拉善盟圍繞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生態安全,努力將阿拉善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億千瓦級清潔能源大基地,為國家每年生產綠電2000億度、減排二氧化碳1.7億噸。實現「大發展」,阿拉善盟圍繞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清潔能源+」做精做優全產業鏈,以「+清潔能源」做大做強關聯產業,促進能源疊代、產業升級、經濟提質,奮力將清潔能源產業打造成為阿拉善盟發展的新支柱和大引擎。「大目標」意味著大手筆、大動作、大突破,「大基地」必然帶來大投資、大項目、大市場,「大發展」一定蘊藏大機遇、大空間、大未來。

阿拉善盟綠能經濟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目標已經鎖定,阿拉善盟向「光」而行、乘「風」遠航,實現大抱負、成就大夢想風頭正勁、未來可期。

綠能經濟發展勢頭正勁

「攜手合作、大展身手」正當時

阿拉善盟依託風光資源富集和綠能經濟發展清晰的路徑,如今正舉全盟之力、下非常之功推動清潔能源高水平規劃、大規模開發、高比例消納、全場景應用,基地建設、調峰能力、電網構架、綠能消納、區域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之勢水起風生、發展之勁正足。

組裝光伏組件。

參與建設「超大型基地」正當其時。阿拉善盟境內三大沙漠均被列入國家優先開發區,該盟已超前規劃布局21個千萬千瓦級基地、2000萬千瓦火電調峰、5個抽水蓄能電站和多條綠電外送通道,保證國家有需要阿拉善有供給。騰格里沙漠東南部千萬千瓦級基地及配套4×100萬千瓦火電調峰正式獲批,正在爭取推進巴丹吉林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大基地項目,年內清潔能源在建裝機將超2000萬千瓦,預計「十四五」新增裝機將超4000萬千瓦,到「十五五」建成億千瓦級超大型基地。

投資進軍「清潔能源+產業」正當其時,阿拉善盟聚焦本地電源側、區域電網側、周邊用戶側供需互補,正在加力推動科技研發、裝備製造、運維服務、技術輸出、碳匯經濟、能源金融等產業,全力打造清潔能源裝備製造集散中心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示範樣板,上下游左右線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潛力無限。以裝備製造為例,按照1億千瓦裝機測算,風、光、儲能等裝備潛在市場需求超5000億元,由此催生的運營維護服務等衍生產業也將迎來井噴式跨越式發展。

投身發展「產業+清潔能源」正當其時,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成本優勢將成為企業致勝的法寶。當前南方發達省區工業電價普遍在6毛以上,而阿拉善盟工業綠電不到4毛,如果自發自用還能再低2毛,大大提升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力。阿拉善盟工業產業基礎優、發展前景大,是內蒙古第一大精細化工盟市、第二大化工盟市,精細化工、鹽化工、煤化工等重點產業已成規模,鹼化工、石墨等重點布局產業正在加快發展,金屬鈉、靛藍產能全球第一,世界最大的純鹼生產基地和內蒙古最大的食品級蛋氨酸生產基地即將建成。阿拉善工業園區規劃布局優、承載能力強,「兩區三園」總體布局已經形成,園區規劃面積近百平方公里(83.89km2),阿拉善高新區正在升格國家級高新區,園區功能配套好、產業關聯度高,工業發展具有足夠載體支撐。阿拉善盟推進高載能產業升級疊代有基礎、有條件,特別是在清潔能源加持下,這些產業必將煥發新活力、迎來新發展。阿拉善盟將全力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大力支持高端高載能項目和離網型項目落地阿拉善。

綠能經濟發展環境優越

「投資興業、深耕未來」最佳地

阿拉善盟素有崇商敬商、愛商護商的優良傳統,有諾必踐、重信守諾已經成為該盟社會共識和共同價值取向。目前,阿拉善盟對標發達地區出台了200條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正在制定全盟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加快完善清潔能源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機制,法治、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升級。如今,阿拉善盟正全力打造政策更貼心、辦事更省心、投資更安心、服務更暖心、生活更舒心的營商環境,當好「店小二」,隨叫隨到,不叫不擾,傾力為各類入駐企業和引資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譜寫追風逐日、跨越發展的精彩篇章。

共商綠電合作、共謀綠能經濟、共促綠色發展。

據筆者從近期召開的阿拉善盟委擴大會議暨全盟經濟工作會議獲悉:2022年阿拉善盟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引進項目106個,到位資金200億元,31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實施新能源項目21個,建成和在建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騰格里—賀蘭山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獲國家批覆,建設全國重要的億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已邁出堅實步伐。

「雙碳」背景下,清潔能源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國家和自治區大力推動「沙戈荒」地區清潔能源建設、加快能源結構重塑的發展之機,優質高載能項目轉移「西聚」、促進清潔能源與傳統工業互動升級的發展之機,正在集中顯現。阿拉善盟「政策疊加、資源富集、國土空間、電力輸距、區域合作、生態效益、示範引領」七大優勢迅速突顯,正迎來清潔能源產業的空前發展機遇。該盟盟委擴大會議確定2023年是阿拉善盟「清潔能源攻堅提速年」,將錨定建設「大基地」目標不動搖,加快打造「3個示範區」,聚焦「清潔能源+」和「+清潔能源」,打好綠電招商牌,抓好招商引資,搶抓「雙碳」戰略機遇,「風光共舞、追新逐綠」的阿拉善盟未來發展將風光無限。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

春潮湧動,千帆競發。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現代化阿拉善建設破題起步、起勢成勢的重要之年。2023年阿拉善盟「綠電招商」的奮進號角已經吹響,在阿拉善盟委和行署的堅強領導下,以一抓到底的狠勁、一鼓作氣的拼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阿拉善盟在聚力打造綠電成本窪地綠能經濟高地的新賽道上,必將譜寫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而輝煌的新篇章。

來源 | 今日阿拉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