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與漢族相比,這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密度差距懸殊。但悠久漫長的歷史,仍然使得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是我國重要的一部分。
這些少數民族裡,滿族、蒙古族、壯族、回族等等經常聽到,還有一些不那麼經常出現在我們視野里,卻依然非常有意思的民族,比如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的——侗族。
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語言為侗語。一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來的。侗族形成為單一的民族,大概在隋唐時期。
很神奇的一點是,侗族曾有過較為原始的社會組織和政治制度,古代的侗族社會有一種「款」的社會組織。你真的很難相信,一個人數並不多的民族,竟然有著嚴格的組織和制度,管理著人們安居樂業。
再到後來,侗族的村寨由寨老們來管理,寨老又稱為鄉老。他們大都是寨內有聲望的族長和頭人,也有少數是青壯年。
現如今,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地區,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縣,廣西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他們是真的會挑地方。
侗族居住的村寨,具有依山傍水的特點。
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不被外人所打擾。想像一下,寨邊是層層疊疊的梯田,寨腳是一條長長的溪河,寨頭村尾樹木參天,綠意盎然。
雖然地方不算大,但侗族人們還是將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安逸。他們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還兼營林業。
農林生產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若是從遠處看去,霧氣瀰漫中,群山像是鋪上了毛茸茸的毯子。一年四季里,盛夏是極致的綠,秋末則染上了幾分的橙黃與橙紅。一塊塊梯田,隨意中帶著工整,有嫩綠、也有翠綠,宛如一塊塊拼貼畫,拼出質樸純潔的山野氣息。
這是侗族人的智慧,也是大自然的恩賜。
在這樣自然的環境中,世代居住的侗族人,熱愛音樂、舞蹈、侗戲。
當然,他們的侗寨本身也非常值得一看。
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南部的肇興,擁有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占地18萬平方米。截止2012年統計,居民1100餘戶,6000多人,有「侗鄉第一寨」的美譽。
肇興侗寨始建於南宋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距今已有860年的歷史。山巒環抱、流水潺潺,各式青瓦木樓以及吊腳樓鱗次櫛比,疏密有致。
還有鼓樓、花橋,更是肇興侗寨的特色。
憑著保存完好的侗族傳統村落布局、質樸的侗族傳統生活氣息,和以世界遺產侗族大歌為代表的侗族傳統文化習俗。2005年時,肇興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
走入肇興侗寨,寨子建於山中盆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
建築一般都是用杉樹建造的木樓,有一至二層的小樓房,也有三到四層的大高樓。
木樓沿著溪河延伸開去,碧綠的河水映襯著黃色的木樓,顯得異常婉柔。木樓的外表已經有些斑駁,這是漫長的時光賦予它們的深刻內涵。幾棵綠樹點綴在其中,增加了一些色彩。
吊腳樓也是肇興侗寨里常見的建築,一般是樓上住人,樓下圈養牲畜或堆放草料雜物。
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安然地棲居在群山之中。硬山頂都覆著小青瓦,古樸實用。
不禁疑心,最開始的侗寨是如何規劃、搭建起來的?建築如此有韻律、有節奏,就像是一首極其優美的小詩,每一句、每一行都充滿著美感。
肇興侗寨是分內姓外姓的,對外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別是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
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台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因而,肇興侗寨的鼓樓群尤為著名。這些鼓樓在全國侗寨中都絕無僅有,還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肇興也被譽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
鼓樓是侗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公共建築物,也是侗寨的標誌,具有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結構獨特、用途多樣等特點。
從外觀看,鼓樓很像一座寶塔,飛閣重檐,氣勢雄偉。全樓是木結構,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傳統的鼓樓中央會懸空一根,叫做雷公柱、四根金柱是主承柱、四周還有十二根檐柱,象徵一年、四季、十二個月,寓意"天長地久"。
而之所以叫做鼓樓,是因為鼓樓少則一層,多達十七層,高度多為二十米左右,逐層收縮,最高頂閣內放置牛皮大鼓。
據說鼓樓的來源是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曾紮營侗鄉。為方便指揮,諸葛亮便在營寨中修築高亭,內置銅鼓,以鼓聲傳令,遂流傳至今成為了鼓樓。也有另一種說法是,古代外星人來過侗鄉,曾修建火箭和飛碟發射架。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築模式建造了鼓樓。
雖然傳說不知真假,但鼓樓真的是奇絕的建築。
在侗寨內隨意走走,看看建築,感受侗族人的生活,真的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情。這就是少數民族的迷人之處,也是我們雖然不同根同源,但依舊和諧相處的原因所在。
最後,還得給你們說說侗族的蠟染。
蠟染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一種紡織印染手工藝。
所謂蠟染,就是用蠟刀蘸熔蠟,描繪花紋在布上,再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會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
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會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就算是一樣的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後,都會得到不同的「冰紋」,十分神奇。
除了最基本的藍白色,還有一些彩色蠟染,也是一樣的精美。
肇興侗族的蠟染是以家庭為中心的手工副業,在侗寨里能看到一家一家的小店。每家都把自己的蠟染作品掛出來,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走完肇興侗寨,真的覺得侗族太特別了。無論是風景、建築、還是習俗,都有著自己深深的文化內涵,那麼,也希望你們有機會可以親自來看一看吧。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遊博主、優質旅遊領域創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weibo.com/lingch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