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四年的北京車展,在本月初正式閉幕。期待已久的北京車展,也以一場高質量的盛宴,為汽車圈的從業者以及廣大車迷們都帶來了新的狂歡。
車展一直都是風向標,但這次也別有韻味。如果要問本屆車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磅車型,恐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要說車展上有哪些奇聞異事,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紅衣黃衣」在展館裡引起的轟動。
在自媒體時代,隨著熱度的興起,大家的關注度似乎也發生了變化。很多媒體的鏡頭不再對準展台上的新車,卻緊跟著這些企業家們的步伐窮追不捨。「新汽車時代」,似乎被蒙上了「新流量時代」的黑紗。
流量迷人眼,浮躁亂人心。在過分追求流量的時代,一些媒體似乎也陷入了一種癲狂,只聚焦於新聞熱度,而忽視了對於新鮮事件的邏輯判斷。更有甚者,只做內容的搬運工,對他人給出的說法不進行考證,就人云亦云地給出結論。
這種現象,甚至已經從乘用車市場逐漸蔓延到了商用車市場,使得市場的風氣不斷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車市需要有擔當的企業、負責任的媒體來改變這一不良現象。
攜手共築清朗環境
「福田汽車所有產品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問題;福田汽車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進行信息公開,並做到所有公開信息客觀公正,合法合規。福田汽車將對客戶負責到底,堅決與虛假言論和不正當競爭作鬥爭。」
5月10日,福田汽車舉行了一場媒體說明會,對網絡流言進行了正本清源。同時,通過發布嚴正聲明,呼籲行業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共築清朗的輿論環境。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福田汽車。福田汽車在商用車領域,是中國的領軍企業之一,更是中國第一個在商用車市場總銷量達到千萬輛的企業,在全球市場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不僅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福田汽車在用戶口碑方面也有著深厚的積累,並珍視每一個用戶的需求。「讓卡車司機享受到最好的產品、最好的服務,緩解他們的勞動強度,提供舒適的用車環境,是福田汽車存在的意義,也是作為主機廠的責任與使命。」福田汽車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劉旭光在發布會上表示。
在中國,有1728萬卡車司機晝夜忙碌、活躍在運輸洪流的前沿,維繫著國家的經濟血脈,卻又默默無聞、散落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被摺疊在漫長旅途上和駕駛室內。每年有超過400億噸的貨物通過公路來運輸,它們需要周轉73,950億噸公里,平均每人每年通過卡車司機幫助運輸和接收大約28.6噸貨物。
作為一家商用車的製造企業,福田汽車關注著卡車司機的每一份付出,也在為千萬卡車司機的可貴堅守而發聲。但是,與這份堅持相違背的是,個別自媒體卻撥弄是非,頻繁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面對質疑,也為了儘快給廣大用戶吃下定心丸,福田汽車第一時間聯繫了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對發動機和整車進行了包括結冰測試、曲軸箱壓力測試等在內的相關測試。並且分別在不同溫度、不同工況下反覆進行發動機台架測試和整車PEMS試驗,甚至是極端工況下的非標試驗。
「有關機構也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檢測結果,我們的產品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問題,大家可以放心使用。我們堅信,正義和真相永遠不會被流量裹挾!」
在此次說明會上,除了自證清白,福田汽車還表示將積極響應國家「清朗行動」號召,為新時代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做出新貢獻。
不拼聲量拼質量
汽車是一個長周期、拼實力、拼技術的行業,容不得半點浮躁的風氣。而如今的中國車市,在乘用車領域似乎已經有一個不好的現象,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各種「水軍」,惡意中傷其他競品企業,或是對其他產品進行抹黑,讓很多業內大佬感到憤慨。
正因為如此,不該讓這一現象在商用車領域再次上演,有責任的媒體也該付諸行動。幾天前的《四車道》直播節目中,四位老師就這一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當下中國商用車領域,國內存量競爭壓力與電動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發展機遇並存,如何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技術突破和海外市場增量,這些都是中國商用車企業面臨的共同課題。
特別是,隨著國六排放政策的實施,國家對車輛環保等方面有著更高要求。為了實現綠色環保的戰略要求,並且也進一步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福田汽車不斷探索、潛心鑽研,推出了採用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為燃料的新型重卡,受到了很多用戶的青睞,也逐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相比於燃油時代,天然氣相對來講也是卡車領域的新能源化,也是目前一個最優的技術路線。」因此,一些企業或者一些人利用這個技術進步空檔中可能存在的爭議進行炒作。「當新的技術被某一家使用而別人沒有跟進的時候,就會產生這種爭議性話題或者攻擊性話題。」
在此次直播節目中,四位老師深刻剖析了目前市場的現狀和問題,這也是福田汽車目前遭遇的困境。如此一來,福田汽車此次的嚴正聲明就顯得至關重要,透過這樣的聲明,也能讓人感受到福田汽車為了推動行業良性發展所做的努力,有效展現行業領軍者的責任與擔當。
面對複雜的行業態勢,福田汽車堅持以技術為先、服務為本的發展理念,創新戰略模式、布局前瞻性技術、深刻洞察用戶需求,多維度突破自我,充分展示了該企業面對挑戰時的強大競爭力。
回首中國商用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福田汽車劉旭光說:「大家長期以來不斷卷技術、拼產品、重創新,共同促進了商用車行業的良性發展。」針對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他表示,中國商用車行業應該團結起來,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將發展視角從國內放眼至全球,「攜手讓中國商用車走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
這是福田汽車的初心。作為媒體,我們也要呼籲各家企業,應該踏踏實實的比技術、比產品、比品牌。正如汽車公社衛金橋在《四車道》節目中所說:「這種全球化的能力,是必須要以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整體實力去慢慢培育和耕耘,也需要更多商用車企業緊跟福田的步伐去拓展全球市場。」
孤舟難抵風雨,艦隊共航遠方。事實上,中國商用車的出口也是在推動中國汽車乃至中國製造向全球輻射,在中國品牌走出去的過程中,理應有一個正向、健康的行業發展氛圍。為此,福田汽車將攜手行業內外同仁,共同推動中國商用車行業向更高水平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邁進,為中國製造在全球舞台上贏得更多尊敬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