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80億押注交通大基建,傳遞出什麼信號?

2023-03-09     雲南房網

原標題:昆明380億押注交通大基建,傳遞出什麼信號?

2月13日,經濟學家馬光遠在自己公眾號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我聽到了央行印鈔機轟鳴的聲音》。

文章主要是說了今年1月份的幾個金融數據:

第一,新增人民幣貸款4.9萬億,同比多增9200億,創單月歷史最高,也高於預期的4.08萬億;

第二,社會融資規模新增5.98萬億,增速為9.4%,5.98萬億的數字是歷史上第二高的數據;

第三,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12.6%,比去年12月末高0.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2.8個百分點,創下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

總結下來就是,為了全力拚經濟,今年央行的印鈔機已經是馬力全開。

很多人肯定關心,這麼多錢印出來以後會流向哪裡?

其實歷次央行印鈔機發動的時候,接下來一定會伴隨大規模的基建投入。

通過基建投資拉動就業,進而拉動消費,這是1998年以後中國曆次面對經濟疲軟時的應對方式,而且這個方式也屢試不爽。

巧合的是,同樣在2月13日,昆明舉行了綜合交通重點項目推介會,會上推介了16個綜合交通重點項目,總投資超1900億元。

而且會上提到,僅今年昆明就計劃先完成380億元的投資任務,用於實施一批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這些重點項目包括了長水機場改擴建、渝昆高鐵、昆明鐵路樞紐西客站、地鐵1號線西北延、地鐵2號線二期等。

這次推介會的召開也可以說基本為今年昆明的大規模基建投資定調了,今年我們應該能看到許多重大交通項目取得關鍵進展。

那麼問題來了,基建投資的領域其實有很多,包括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為什麼昆明率先投資的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呢?

這其實和近幾年來昆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以及國家對於昆明定位有所轉變有直接關係。

十三五期間昆明累計完成了綜合交通投資3005億元,這期間長水機場已經發展為國內連接東南亞、南亞通航點最多的機場,鐵路方面新增5條高鐵,公路方面新增高速里程704公里,可以說「鐵公機」全線發力。

同時,在2021和2022年國家接連出台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昆明為重點建設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節選

過去國家對昆明的定位還從未提到「交通樞紐」,而隨著昆明交通基礎實力增強以及國家定位的轉變,顯而易見昆明必然會連帶發生產業、人口的重新洗牌。

交通對於城市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可以拿老鄰居成都舉例,成都作為西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城市,也是近十年來國內典型的,通過快速建設交通基礎配套,實現「白紙畫圖、平地立城」的城市之一。

2011年成立,2014年獲批為國家級新區的天府新區,稱得上造城的傳奇。從一張白紙到超40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天府新區只用了幾年時間。

要問天府新區為何這麼牛?有人說是依靠彎道超車、高速發展的科技產業;有人說是依靠頂層設計、高位規劃的高起點;實際上歸根到底還是依靠規劃合理、快速兌現的交通設施。

天府新區路網規劃圖

天府新區擁有「四橫六縱」的快速路網格局,13條城市主幹道,新建設的天府國際機場、天府鐵路新客站,以及規劃的19條地鐵。

這套多維立體的交通體系快速建立,讓天府新區各功能區之間實現了高效銜接,也帶動了成都新老城區乃至成渝城市群之間多元要素的流動,最終幫助新區快速打開了局面。

後來天府新區人口大量湧入,分流了老城區的人口,也帶動了整個成都產業轉型升級,一系列改變的背後,這套多維交通體系居功至偉。

昆明有沒有「天府新區」?

天府新區其實說白了就是成都建城區不斷擴張的產物,只不過相比傳統城市的「攤大餅」式擴張,成都提出了「一城雙核」的構想。

而當我們把目光放回昆明,說實話,以昆明的地理條件和發展現狀並不能支撐一個昆明版「天府新區」出現。

但是昆明其實也有著與天府新區類似的,具備多維交通網絡,同時發展正在崛起的區域。

天府核心中央商務區

天府新區今天房價最貴的區域,即上圖所示的中央商務區,而這個區域的優勢也一目了然。坐落在中軸天府大道之上和兩條繞城高速中間,4條地鐵穿區而過,與高鐵站距離也不遠。

在整個天府新區多維交通體系中,天府中央商務區是把【中軸、環線、地鐵、高鐵】四位一體的交通優勢都占盡的區域。便利的交通讓人口更集中,配套更成熟,自然房價也就更高。

那麼昆明與之類似的區域在哪裡呢?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的區域簡直太多了,只要沿著昆明的城市中軸北京路,隨便圈一個地方出來都能滿足這些條件。

但莫忘了有個前提是,這還得是一個尚未發展或者發展剛剛起步的新區。要知道天府核心區在七八年前都還是一片荒地,很多七八年前在天府買房的人,今天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今天昆明能同時滿足「多維交通網絡」+「正在崛起的新區」這兩個條件的區域只有一個,那就是福德。

福德的發展前景,恐怕還要蓋過雙塔一頭

福德片區在歷時多年城改之後,現已進入土地二級開發階段。這個片區的發展在過去不被看好,但它其實擁有昆明最頂級的交通配套。

地鐵方面已有現成的1號線,設置昆明站和福德兩個站點,即將建成通車的2號線二期同樣經過福德,設置南壩和玉龍兩個站點。再加上昆明站這個市區唯一接入高鐵的重大交通設施,福德已是「雙地鐵+高鐵」的配置。

如果再考慮到未來橫穿片區的城市中軸南北大道以及福德臨近二環的地理位置,可以說福德實際擁有著【中軸+環線+地鐵+高鐵】四位一體的交通體系。

福德片區【中軸+環線+地鐵+高鐵】交通體系

這種交通出行條件與天府的核心中央商務區相比如出一轍,甚至福德在搭乘高鐵方面比天府核心區還要便利。

過去福德房價起不來,是因為這裡北靠昆明站,而且北京路的盡頭又只到昆明站,所以一座昆明站等於將福德片區與整個昆明站以北區域的聯繫都隔斷了。

不過,這種割裂感隨著一條道路的建設將得到根本扭轉。

就如同2015年天府新區開發之初,天府大道新建南延段一樣,昆明也將新建南北大道,南北大道將下穿昆明火車站與北京路連通,作為北京路的南延部分將一直延伸至會展中心。

這條雙向8車道城市主幹道建成後,昆明將從此就會多一條縱貫南北的中軸路,福德片區的發展局面也會豁然開朗。

南北大道(虛線部分走向尚不確定)

豁然開朗之後我們再來審視這裡,就會發現福德片區以前真是被嚴重低估了。與隔壁雙塔片區相比,其實福德的發展起點更高,交通條件也要好得多,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更大。

說福德未來有可能蓋過雙塔一頭,可能很多人未必信,畢竟今天的雙塔已經是昆明房價頂尖的板塊之一。

那麼我們不妨來做一個橫向對比:

可以看到,在2011年雙塔開發剛剛起步的時候,片區發展起點其實並不高,沒有地鐵也沒有商業,學校只有兩所民辦的,兒童醫院也剛開始建。

而即便到今天,雙塔也還是存在短板的。比如說短期內仍然不會有地鐵,雖然有了規劃,但距離建成還很遙遠。而且片區至今沒有一所像樣的公立學校,說好要建的書林一小雙塔校區,開工時間一拖再拖。

更重要的點在於,今天雙塔片區發展已經到頂了,原因除了土地開發殆盡之外,也是由於雙塔未來不會有更重磅的配套落地,人們對於片區也不會有更高的期待值了。

相比之下福德不僅在交通基礎設施上已經是碾壓雙塔,自身近千畝的改造規模已經註定了學校、商業、公園等配套都不會少,未來的想像空間要大得多。

而福德的位置也註定了它不僅能共享雙塔和老國貿片區的配套資源,同時如果小街、雙橋等片區連片改造的「南亞之心·雲上春城」項目改造完成,對福德的助益也會很大。

中鐵諾德·央璽春風為昆明重新定義交通核心

福德片區去年7月完成了首批138畝土地出讓,由中國中鐵聯手昆明軌交公司聯合拿下,案名定位中鐵諾德·央璽春風。

中鐵諾德·央璽春風效果圖

前面我們說雙塔的短板之一在於配套跟進速度很慢,原因是雙塔的開發模式屬於零敲碎打,

這種模式讓開發商之間顯得各自為戰,沒有動力在自身利益之外的領域投入更多心血。

而整個福德都由實力央企中國中鐵操刀建設,可想而知片區開發會更有整體性,在配套落實方面也不會拖泥帶水。

中國中鐵作為頭部央企,已連續17年入選世界500強。旗下中鐵諾德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來在全國一二線城市開發品質樓盤30餘個。

而且中鐵諾德與昆明也結緣已久,入昆首作中鐵諾德·山海春風被評為昆明低密高端項目的樣版,在競爭激烈的草海片區多次斬獲銷冠,產品力和交付力都贏得市場一致認可。

中鐵諾德·山海春風交房現場

在福德片區,中鐵諾德同樣引入了高端產品系「春風」系,央璽春風首批推出的產品會是T3/T4的板式高層,面積段在94到143㎡之間,毛坯交付。

中鐵諾德·央璽春風效果圖

業內有句話說得好,說認清楚一個片區的發展前景是買對房子的第一步,選對時機則是買對房子的第二步,那麼到了2023年可以再加上第三步,那就是選對房企。

以福德未來昆明交通核心的區位,再加上有中國中鐵從中經略,又恰逢樓市回暖,小陽春已經到來的當下,中鐵諾德·央璽春風項目的表現相當讓人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a4d0b392efad8ee1e6c13a303444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