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粉絲,鐵打的明星,追星並非在一朝一夕

2019-11-15   拾娛先生

說起追星,其實是個可以聊上幾天幾夜的話題。

這個話題永遠避不開一個關鍵討論點。

——瘋狂。

太過久遠的事我們就不多說了,因為不在一個年代便不能完全看清那個年代的真相。

我們縮短一下時間軸,從二十年前開始說起吧。

其實以前粉絲這個稱呼並沒有廣泛使用,那個時候主要還是叫「追星族」。

在我印象當中是2004年才開始有人洋氣的喊出fans一詞,最終逐漸演化成了粉絲這個稱呼。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追星故事,當屬劉德華的粉絲楊小姐吧,也是她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追星族的狂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一下資料。

而我也可以算的上是周杰倫第一批歌迷,可遺憾的是我至今沒能聽上他一場演唱會。

以至於不少朋友都笑我是個偽歌迷,可每一回在KTV,卻只有我能唱周杰倫的所有歌。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才算是歌迷,什麼才算是影迷,什麼才算是粉絲追星族。

久而久之,我悟出了一個答案,至少我個人認為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歌迷影迷與粉絲追星族是有區別的。

區別一 對人or對物

歌迷和影迷(後文統稱歌迷)著重點在於明星的作品,是被作品所吸引,而不是關註明星本身魅力。

粉絲追星族則是集明星作品與明星魅力與一體,有一小部分粉絲的想法是。

只要是這個明星的作品,都是優質的!

而歌迷對於喜歡的一件作品,很有可能並不認識這個作品的創作者。

對人還是對物,便是歌迷與粉絲最大的區別所在。

區別二 「忠誠度」

歌迷的對於明星的忠誠度其實在於對於作品的忠誠。

例如歌迷會在所有音樂播放器中存下同一首歌曲,這首歌見證了他的淚水與歡笑,陪伴了他青春,或者說這首歌便是他的青春。

歌迷會對這首歌非常忠誠,但對於這首歌的創作者創作的新歌,也許會試聽,但並不一定喜歡。

這就又回到了「對人還是對物」這個點上了。

相同道理,粉絲則可能會因為明星本人而去喜歡上他的歌。

所以粉絲的忠誠度是取決於明星本人的。

以上兩點便是我對歌迷與粉絲的看法,但我同時還認為一句話說的非常正確。

流水的粉絲,鐵打的明星!

之前所說粉絲的忠誠度取決於明星本人。

但這種忠誠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隨之變化,最終能留住粉絲忠誠的依然是作品。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成名可能就在一瞬之間,不記得是哪位大師說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成名時間。

但這句話只說出了在這個世界可能讓你十五分鐘家喻戶曉,但我覺得還有下一句沒說出來。

那就是,

每個明星也可能在下一秒落寞,最終回到茫茫人海。

所以說,即便是有再狂熱的粉絲追捧,若是沒有靠得住的作品作為支撐,那這個明星必然是走不遠的。

細細一想便知,人們之所以都覺得老歌老電影經典,那完全是因為「爛作品」根本就流傳不到現在。

時間會不斷流逝,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當曾經粉絲老去的時候只會從經典老作品中回憶起當年那個明星。

而那些沒有作品的明星,人們也只會說出一句。

「就是那個,那個長的好挺漂亮的男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