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日劇盤點:人口焦慮下都市家庭婚戀劇的困局與突破

2022-02-25     影視前哨

原標題:冬季日劇盤點:人口焦慮下都市家庭婚戀劇的困局與突破

導讀:冬季日劇,表現幾何?

文 | 王玉玊

2022年開年的冬季日劇整體表現平平,沒能出現討論度匹敵上一季的《最愛》《消失的初戀》的熱門作品,收視率也普遍偏低,《水下罪案搜查班 DCU》《白夜醫生》分別憑藉主演阿部寬和濱邊美波的號召力,拿到了16.8和11.4的初回收視,在當季之中算是不錯的開局,可惜由於劇本乏力,導致觀眾流失,收視節節跳水,可見即使是在強調「主演擔收視」的日本,劇本的好壞依舊是電視劇成功與否的關鍵性決定因素。

這季日劇中的大部分作品豆瓣評分徘徊在6—7之間,8分以上的作品除《勿言推理》和深夜劇《契×約—危險的搭檔—》外均為都市家庭、婚戀題材。這些作品雖然仍有各自的問題或瑕疵,但都在面對當代日本社會婚姻家庭關係中的問題,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能夠以開放的態度呈現性少數群體與另類的家庭組織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勿言推理》:

推理題材的類型佳作

菅田將暉主演的《勿言推理》或許是本季話題度最高的黃金檔日劇,目前平均收視超過12,豆瓣評分8.5也是本季最高。《勿言推理》改編自女性漫畫家田村由美創作的同名漫畫,故事的主人公是有著一頭標誌性的自然卷爆炸頭的男性大學生久能整,這個名字奇怪、髮型奇怪、性格也很奇怪的大學生卻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大的推理能力,不情不願地幫助警方解決了各式各樣的案件。與其說久能的天賦在於推理,不如說他擅長洞察人心,這種能力應用在案件中,便能夠快速鎖定犯人,用在生活之中,則讓久能在無意間通過自己的話語拯救了很多陷入迷茫與痛苦的人。

每集一個案件的單元劇式本格推理劇是日劇中一個高度成熟的題材類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推理要在晚餐後》《上鎖的房間》等都屬於此類。但每集一個案件的劇作結構限制了案件的複雜程度,以偵探而非警察為探案主人公又限制了現代刑偵工具的運用,所以這類故事往往會以一個關鍵性的作案手法為案件核心,實際上是一個限制性比較大的題材。本格推理已經發展數十年,早已過了黃金期,一般水準的密室殺人等本格推理中的殺人手法已經很難再引發觀眾的好奇心,這就使得單元劇式本格推理劇的創作變得更加困難。這類作品發展至今,越來越強調主人公人設的有趣性,一個足夠奇怪、可愛的偵探會帶來趣味性的探案過程,成為作品的重要看點。

《勿言推理》基本上並未超出這一類型劇作的基本套路,但在兩個方面做出了改變。其一是擴寫案件,不再嚴格遵循一集一案的結構,公交車劫持案跨越三集,而老警察講述的搭檔殺人案只占半集,這種長短交錯的案件串聯方式使整個故事更加靈活,幾乎每集的結尾都留有待解決的懸念,提升了觀眾的追劇意願;其二是相比於真兇和殺人手法,用更多的情節表現久能與身邊人的關係。久能介乎於「歪理」與「真理」之間的名言總能幫助一葉障目的人們發現看待問題的新視角,比如他對「真實」與「事實」的區分——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認定的「真實」也不同,所以「真實」是複數的,而作為實際發生的客觀情況的「事實」則只有一個——讓以為家人復仇為藉口殺人的警察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真正的罪惡。

用「嘴炮」講道理也算是日劇的一大傳統了,而讓性格古怪的主人公以高語速的、似乎不帶情感的方式講道理以沖淡傳統的煽情式「嘴炮」的說教感也已經不是新鮮的技巧。但不得不說,《勿言推理》對這一技巧的運用是成功的,正因如此久能這個道理特別多的怪人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總體而言,《勿言推理》是一部案件中規中矩,但人設特別出彩,在成熟題材之中略有出新的佳作。

本季另一部懸疑題材的作品是波瑠主演的《心愛的謊言,溫柔的黑暗》,相比於《勿言推理》,這部作品在製作方面顯得頗為粗糙,但劇本並不差。女主人公在同學會上與一群昔日好友重逢,隨後卻接連遭遇好友的死亡,而兇手就在這群好友之中。尋找兇手的過程也是逐漸揭開被塵封的舊時真相的過程,整個故事的懸疑氛圍出色,而且每一集都有新的線索和推進,節奏穩健,情節紮實。可惜波瑠近兩年的表演始終缺乏突破,此次的角色依舊缺乏新鮮感,使得觀看體驗打了折扣。

「MER模式」下的行業劇困局

相比於表現尚可的推理、懸疑劇,這一季的行業劇委實欠佳。或許是因為醫療劇《TOKYO MER~移動的急救室》在去年的收視成功,今年的幾部行業劇如《逃亡醫F》《水下罪案搜查班 DCU》都明顯帶著《TOKYO MER~移動的急救室》的影子。《TOKYO MER~移動的急救室》的特色是將搶險救災與醫療急救結合起來,急救醫生在坍塌的隧道中、瓦斯泄漏的倉庫里、恐怖襲擊劫持事件現場進行緊急醫療救援,在極其惡劣和簡陋的條件下與時間賽跑,完成一個個高難度的急救手術。MER(Mobile Emergency Room Emergency,移動急救醫療團隊)是一個虛構的組織,也就是說,這種醫療體制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建基於這一設定之上的作品也就得以脫離現實醫療環境,放飛自我,表現最刺激的急救現場,創造最熱血的醫療奇蹟,並且必然性地放棄了醫療劇本該具有的專業性、嚴謹性和行業現實感。這個模式大約可以類比於中國所說的「無腦爽劇」,使勁開掛使勁莽,快樂就好不要現實邏輯。

「MER模式」效應之下,這一季度行業劇普遍重視情節的緊張刺激,輕現實感,也缺乏行業關照。《逃亡醫F》讓被誣陷殺死女友的天才醫生一邊逃亡,一邊給沿路遇到的緊急病患動手術,工具都是就地收集,菜刀、鉗子、斧子、橡膠管,或者用冰塊現磨的放大鏡,消毒則主要靠酒,在警察抵達的前一秒完成手術、逃離現場。整個故事顯得非常懸浮,醫療過程如同兒戲。當然《逃亡醫F》也並非毫無優點,情節緊湊,燃且溫情,成田凌飾演的男主人公優秀、深情,有點天然呆,懷著「醫手一律」的職業信仰,一路逃亡一路救人,光是這個人設就值得一看。於是觀眾對這部劇的評價往往是「明明知道它又假又懸浮,偏偏又很上頭」。

《水下罪案搜查班 DCU》的第一集在情節結構與人物關係設置上簡直是《TOKYO MER~移動的急救室》的翻版,只不過那個新成立的組織從MER變成DCU,故事的題材從醫療變成了刑偵。以潛水等方式配合前沿技術進行水下的罪案搜查是此前日劇中極少涉及的題材,確實能夠帶來新鮮感,但同時也給不熟悉潛水這項運動的大多數觀眾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儘管作品用大量的台詞來解說水下搜查的危險與艱難,但水下鏡頭中人物移動緩慢、氣氛渲染困難,很難真正製造出緊張感。再加上人設老套、案件也缺乏新意,這部劇的收視率從開播的16.8直線下滑,到第5集只剩下11.8。

濱邊美波主演的《白夜醫生》和黑木華主演的《Gossip #她想知道的真正的》,分別為醫療和新聞行業題材劇,同樣輸在劇本,同樣缺乏現實感。相比於美劇,日本的行業劇始終更強調以熱血而緊張的情節凸顯行業價值與人文關懷,相對的,在情節上對於專業性的呈現就會少一些。但即使如此,日本那些能夠被稱為經典佳作的行業劇也仍舊牢牢建基於行業現實、基本的行業邏輯和生動的行業細節,這才是行業劇的內核所在。「MER模式」實際上取消了行業劇這一題材的不可替代性,最終,極限做手術與極限打怪獸變成了同樣的事情,這樣的創作模式或許能夠在短時間內帶來收視率,但無法持久,也很難孕育出真正出色的作品。

婚姻不止於愛情:

都市婚戀家庭劇的突圍

都市婚戀家庭劇是這一季日劇真正的主力,《喂!帥哥!》《妻子變成小學生》,以及深夜劇《40歲開始》的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7.5分的《無法相戀的兩人》和網飛製作的《金魚妻》也值得一提。

如果說低結婚率、低生育率的日本社會正在進入「後愛情時代」,那麼這一季的都市婚戀家庭劇無疑就是高度吻合於這種時代現實的作品。相比於都市男女間理所當然地相見、熱戀,相比於王子與公主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浪漫童話,這些作品不約而同地聚焦於婚姻中無關愛情的部分,或者是那些無法理所當然地相遇、熱戀、步入婚姻殿堂的男男女女。

岸井雪乃主演的《無法相戀的兩人》聚焦於「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者」這一特殊群體,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對戀愛沒有興趣,無法產生戀愛的感情,無論對男性還是對女性都沒有性衝動。作為「無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他們承受著「沒有人不談戀愛」的社會常識的壓抑,受到異性戀者有意或無意的歧視,遭受「你就是喜歡獨處」等等誤解,對於多數人而言甜蜜幸福或者理所當然的愛情,對於他們而言卻是無盡的麻煩。無法戀愛卻又害怕孤獨終老的女主人公長期為此而自卑,直到她認識了男主人公,並且決定與同為無性戀者的男主人公以不戀愛的方式共同生活。

整個故事不僅觸及到性少數群體的生存狀態,也在探討一種不以愛情和性關係為基礎的新型家庭模式。隨著社會的便利化與財產意識的普及,現代婚姻制度日益顯露出它的缺陷。當結婚生子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必經之路,人們也開始思考婚姻究竟意味著什麼。《無法相戀的兩人》正是在排除了戀愛這一要素的前提下討論婚姻這一形式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所思所想頗能引起當代年輕觀眾的共鳴,與其說它在否定異性戀愛情或婚姻關係的價值,不如說它嘗試拓寬婚姻的邊界,呼籲接納更加多元的家庭組織方式。

《40歲開始》和《金魚妻》都是以女性婚內出軌為題材的作品。正如《40歲開始》劇內吐槽的一樣,出軌這個題材每隔幾年就要火一次。自《晝顏》獲得成功以來,出軌的妻子們不斷成為日劇的主人公。《金魚妻》給每一個出軌的妻子起了一個別稱,比如寄希望於通過養金魚改善夫妻關係卻通過與賣金魚的店主偷情改善了夫妻關係的「金魚妻」,因為被誇獎便當做的好吃而感受到自身價值的「便當妻」等等。每一段出軌故事背後都有著已婚女性面臨的困境,丈夫的冷暴力、人生價值感的喪失等等。不過看似大尺度的《金魚妻》在價值觀上卻格外保守,以出軌妻子的「改邪歸正」作為故事的結局,未能貫徹已婚女性境遇這個主題,因而引起了觀眾的普遍不滿。

《40歲開始》則是40歲已婚漫畫家與22歲助手的出軌故事。在丈夫的眼中既沒有性魅力也沒有才華的40歲已婚漫畫家綿貫忍在22歲的助手橘千秋眼中卻是一位出色而優雅的女性。忍被千秋吸引,開始了這段禁忌之戀。整部作品有強烈的風格化特徵,並未選擇倫理劇常見的日常化情節劇風格,反而常常使用恐怖片式的鏡頭、配樂與色調,營造出壓抑而恐怖的懸疑氛圍。這種懸疑感並不指向心懷不可告人的密碼的女主人公與丈夫的周旋,而是使觀眾揪心於女主人公的命運,她看似尋常的生活中的壓抑與創傷,她內心的恐懼與彷徨。山口紗彌加與板垣李光人的出色演繹使得《40歲開始》中這段禁忌之戀十足地撩撥人心。相比於《金魚妻》,它有著更徹底的女性視角和女性關懷,在飽滿的情感張力中呈現出了婚姻關係中實際上的性別不對等。

山口雅俊導演、編劇,吉田鋼太郎主演的《喂!帥哥!》是一部比較輕鬆有趣的家庭喜劇。活在令和的昭和老爸伊藤源太郎傳統而固執,認為自己的三個女兒沒有看男人的眼光,於是常常自作主張地將他認為的好男人帶回家。故事的戲劇性主要就在這種昭和父親與令和女兒的代際差異中展開,他們擇偶標準的差異,以及對婚姻看法的差異等等。僅看簡介,伊藤源太郎似乎是一個並不討喜的人物,但在作品中卻被塑造得非常生動可愛,帶來某種熟悉又陌生的「昭和魅力」。暖暖的家庭氛圍配合不算太冷的日式冷笑話,能夠讓觀眾毫無負擔地享受其中。面對愛情與婚姻,作品呈現出一種輕鬆而隨和的喜劇態度,也貢獻了不少成為網絡話題的精彩片段和無厘頭笑點。

除上述作品外,本季日劇黃金檔還有《隔壁的力》《太亂來了!我竟然當上了社長》《我才不會把女兒交給YOUTUBER》《Fight Song》《妻子變成小學生》等作品播出,大都比較平庸。爭議較大的《妻子變成小學生》講述男主人公妻子去世十年後轉生為小學生並保留了前世記憶的故事。劇本溫馨催淚,是典型的日式治癒風格,小演員每田暖乃出色演繹了這個只有十歲卻帶著成熟女性記憶的女主人公,表情、語氣、舉止都恰到好處,很有說服力。但故事完全遵循了社會上對妻子和母親的社會角色的刻板印象,即使是變成了小學生的妻子,依舊在給丈夫做飯、洗衣服,提供情感價值,讓觀眾很難感受到這個人物的人格自主性,相比於《無法相戀的兩人》等同期播出的作品,未免顯得過於保守。可看性相對較高的《Fight Song》是比較傳統的言情劇,講述始於謊言終於雙向救贖的愛情故事,飾演女主人公的清原果耶在表演方面進步明顯,角色生動可愛,劇本無功無過,並不出彩。

本該有著穩定收視基本盤的職場行業劇在這一季度的普遍乏力最終造成了收視率的全面低迷,也證明了「MER模式」的不可持續。在劇本質量整體平庸的狀況下,都市家庭婚戀劇貢獻了為數不多的亮點,以一種面對現實的敏感性發掘新的題材與話題,聚焦於婚姻制度與家庭形式,提供了更多元的視角與思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6f24360a7281958a83be4526c1d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