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軍遭遇「滑鐵盧」 以一戰三雖敗也悲壯

2022-08-12     適應生活

原標題:74軍遭遇「滑鐵盧」 以一戰三雖敗也悲壯

上高會戰半年之後,74軍這支生氣勃勃的抗日鐵軍,在第二次出征長沙的時候,卻遭遇了滑鐵盧之戰。

1941年9月,日軍第11軍團集中主力,對國軍第九戰區施以猛擊,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急忙向國民黨軍令部請求調動74軍保衛長沙。

薛岳一開始設想把日軍防禦在長沙城外,但是沒防得住,這時候他才想到臨時調用戰場「救火隊」74軍。

9月18日,王耀武命令部隊火速開拔,可58師兵馬剛動,薛岳的這份電報就被日軍破譯了,得知電報內容後,日軍司令部熱鬧開了。

74軍的突然出現讓鬼子們「驚喜交加」,「驚」的是上高會戰的陰影猶在,「喜」的是,他們一直在尋找74軍,迫不及待的要與之決戰,但是74軍沒那麼好找。這次進攻長沙,日軍調集了很多戰鬥力強悍的部隊,正好可以一舉打掉74軍,除去心腹大患。

日軍11軍團指揮部立刻重新調整了作戰計劃,並把湖南附近較強的第3師團,第6師團臨時借掉到長沙附近,準備圍殲74軍。

第6師團是日本的頂級師團,被稱為野獸師團,是南京大屠殺的罪惡製造者。第6師團本來開往平江,因為74軍的出現而改變了計劃,回頭往長沙趕。

74軍奉命幾日之內必須趕到長沙,時間太緊,唯有日夜兼程。由於日軍破譯了國軍的電報,白天行軍,就成了日本飛機的轟炸目標。74軍一路飽受日軍轟炸和堵截,最後卻落入了日軍在春華山地區構築的包圍圈。

包圍74軍的都是日軍的老牌師團,所以春華山之戰打得很慘烈,日軍以3倍以上的兵力猛攻74軍,74軍損失慘重,甚至王耀武的軍部都受到了日軍的襲擊。

為了保全74軍,薛岳不得不接受長沙可能淪陷的現實,命令74軍向瀏陽河以北突圍。接到命令的先頭部隊57師和殿後部隊51師幾番激戰後順利撤出。突圍命令傳到58師時,行軍序列處於中間位置的58師已傷亡過半,且被絕對優勢的日軍包圍切割。

廖齡奇與副師長張靈甫立即分頭指揮各自率部突圍。

「順風杖」很多人都會打,而「逆風仗」則最能體現指揮官的意志和水平。春華山一戰,74軍雖然兵敗退卻,但他們仍然展示了鐵軍的本色,凝聚力和戰鬥力很強。

所以即便是在全線潰敗的狀態下,雖然受損很嚴重,但是還是能保持完整的建制撤離戰場,由此可以看出,74軍的素養是很不錯的。

然而,就在58師順利撤出戰場後,剛休假不久歸隊的58師師長廖齡奇卻負氣出走了。

對於春華山之戰的慘敗,廖齡奇對王耀武有一些埋怨,覺得此次兵敗完全是王耀武指揮失誤,再加上兩人原來就有矛盾,所以他一氣之下就跑回老家去了,既沒有打報告,也沒有打申請,把部隊丟給了張靈甫。

不久後,蔣介石一道命令要了廖齡奇的命。58師拼死拼活,死裡逃生,師長卻被槍決了,這件事引起了官兵們的強烈不滿,4個團長集體遞交了辭呈。

好在張靈甫很快就被任命為58師師長,雖然他來58師時間不太長,但是,幾次戰鬥讓官兵們親眼目睹了張靈甫的才能和身先士卒、殺敵報國的英雄氣概,所以,58師漸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

1943年的常德會戰前,第73軍被橫山勇的第13師團圍攻,第73軍慘敗,被打得不成建制,就在日軍第13師團勝利撤退時,迎頭遭遇了第74軍的58師。激戰中,日軍損兵折將,吃了很大的虧。

接下來的常德會展,橫山勇給所有參戰的日軍部隊下了一條命令:74軍是中國軍當中非常有力量的部隊,遇到74軍一定要謹慎。

這個命令的電文原件後來被74軍士兵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撿到了,王耀武把這個命令送給了重慶軍令部。

在74軍,周志道的51師善攻,大多作為預備隊隨軍部行動,余程萬的57師擅長固守要點,張靈甫的58師則屬全攻全守,又有張靈甫這樣一個膽大包天的師長,所以58師被調用的頻率最高,被外界稱為74軍的一把尖刀。

和許多國民黨將領一樣,抗戰勝利後,張靈甫參加了反人民的內戰,張靈甫還成為了蔣介石獨裁政府的殉葬品。

但是,在捍衛民族尊嚴與獨立的抗日戰爭中,凡捨身報國者理應被尊重與銘記,且不宜因為一戰、一役的失利而抹殺其捨身殺敵之功,畢竟這個世界是多彩多姿的,「非黑即白」有失公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48e2a9d474becd5a1156b60ba10b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