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用的針太粗,所以產後腰疼?產後腰疼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這些

2020-03-04     母嬰說

很多寶媽會發現自從生完孩子後就一直腰疼,特別是在坐月子時,這種現象更是非常嚴重,很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剖腹產時用的麻藥針太粗所致。

小敏是剖腹產生的孩子,如今寶寶已經兩個月了,小敏身上的傷口也在慢慢恢復,但總覺得腰部力量沒有從前那麼好,而且經常腰酸腰疼,疼痛點似乎是生產時打麻藥的地方。

平時還好,一到下雨天連睡個好覺都困難,而小敏跟幾個同事在一起聊天時才發現大家都有一樣的現象。

同事告訴小敏,自己也是剖腹產生的孩子,在生孩子之前就聽說產後一定會腰疼,因為剖腹產時打麻藥的針很粗。

其實寶媽產後腰疼真的跟麻藥原因有關嗎?相信原因一定是有的,但除了麻藥,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這些。

一、產後腰疼的原因有哪些?

1、懷孕本身導致

在孕後期,胎兒馬上就要出生,寶媽的關節及韌帶都會變得非常鬆弛,再加上懷孕期間腰部負擔過重的話,寶媽就會覺得腰疼。

而在生了孩子之後,隨著孕婦體內激素慢慢恢復,腰部關節也會恢復到孕期狀態,但在沒有得到全部恢復的前提下,媽媽的腰部還是會出現疼痛現象。

這是正常的,只要寶媽產後注意休息,少做體力活,經常按摩,腰疼也會慢慢消失。

2、缺鈣所致

我們的脊椎裡面有許多鈣質,懷孕期間由於鈣質的流逝,腰部以及其他部位就會出現疼痛現象。

很多媽媽在孕期,為了寶寶的原因特別注重補鈣,但在生下孩子之後,似乎忽略了自身對於鈣質的需求。實際上,對於母乳喂養的媽媽來說,在哺乳期間仍然需要繼續補鈣,因為母乳喂養也會使媽媽自身鈣質流失。

另外有了寶寶後,媽媽難免要日夜辛苦,更需要補充營養,所以產後不注意補鈣也會出現腰疼。

3、過於勞累

寶媽在懷孕期間骨骼也在慢慢發生變化,骨關節會有鬆動,肌肉彈性也會下降,而女性肌肉彈性與男性相比更弱。

有些寶媽平時身體素質較差,再加上懷孕原因,產後又無法得到正常的休息,過早下地,這一切都會使懷孕期間原本鬆弛的韌帶無法得到恢復,造成永久損傷,最終出現疼痛。

為了避免被腰疼所困擾,不管在什麼階段,寶媽都應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而如何避免產後腰疼,其實也有很多小方法可以緩解。

二、如何緩解產後腰疼現象

1、食補

如果是缺鈣引起的產後腰疼,其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給寶媽補鈣,在生完孩子之後,媽媽可以每天攝入一些牛奶,同時飲食上也可以多喝骨頭湯,這些食物中的鈣量都比較高,能夠補充媽媽所損失的鈣質。

但寶媽也要注意,不能為了追求補鈣只吃這些食物,因為有許多寶媽產後都會出現便秘現象,所以除了補鈣之外,也要注意多吃一些果蔬類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

2、適量運動

有些寶媽特別謹慎,在懷孕的時候很少下地運動,一整天都待在床上,但這樣對身體其實並不好。由於懷孕的關係,寶媽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特別是孕早期更應堅持散步,或者做一些增加腰部背部力量的運動。

等到分娩結束,寶媽也可以儘早下床,等過了產後兩周,寶媽便可做一些加強腹部以及背部的運動,比如仰臥起坐,這樣便可提高腰部的穩定性,同時對於身體恢復也更有好處。

但寶媽也要注意,運動不代表著過量的勞動,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寶媽不應置於高處,避免墊腳以及彎腰等情況。

3、避免勞累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或許這一點很難做到,畢竟剛生完孩子之後,寶寶最需要的便是媽媽。媽媽每天要給孩子換尿布,洗衣服和喂奶,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增加寶媽腰部的疼痛。

此時便需要家人更多的理解以及關愛,能讓家人代勞的事情,寶媽千萬不要逞強,帶孩子外出時,也可以將抱孩子以及背媽咪包這樣的小事交給老公。

寶寶剛出生之後一晚上要醒來很多次,寶媽沒必要在孩子一哭時就馬上去喂奶去哄,這樣不僅會養成寶寶夜奶及夜抱的習慣,同時也會增加寶媽的身體負擔。

孕婦生完孩子後之所以頻繁腰痛,其實很大部分的原因跟缺鈣以及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有關,所以寶媽一定要注意產後休息,同時也可以做一些修復運動,這樣便能擺脫疼痛苦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_sXpnAB3uTiws8KZY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