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時間接近好人,我們會變好;長時間接近品行不端的人,我們也會變壞。人際交往中,有些人值得我們深交,但是有些人剛交往便要就此打住,敬而遠之。做人,要防患於未然;交友需謹慎,當我們看見不好的徵兆時,要及時剎住,以免後患無窮。
正如曾國藩所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多結交能力優秀、人品好的高質量朋友,遠離那些狐朋狗友、酒肉朋友等損友害友,人生才會福多禍少。《菜根譚》中有兩句箴言,告誡大家:有這2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我們應該牢記老祖宗的忠告,遠離這2種人,因為若走得太近,容易殃及自身。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菜根譚》
釋義:遇到表情陰沉、沉默寡言的人,千萬不要對他推心置腹、表露內心。
老話說得好「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何,都會寫在臉上。正如《禮記》中所說:「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特別是,一個人身上散發的氣質,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已經用無聲的言語向眾人宣告或暗示。比如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尖酸刻薄的人往往一臉刻薄相等等。
《菜根譚》中所說的「沉沉不語之士」,就是指那些氣質陰暗奸詐、城府極深的人。他們喜歡怒不形於色,肚子裡面的壞心眼往往很多,也愛算計人;因此我們不能和他們推心置腹、表露內心,以免被他們陷害了還不知道。
如果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語來形容,這種人有點像「悶騷」氣質:外表文靜,內心狂熱,不輕易表達和外露個人喜怒哀樂和情感變化。「悶騷」的人,表里不一,喜歡活著自己世界裡,很難與人真心交朋友,不拒絕也不主動,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接著,但又能後發制人,最後使你陷入被動的狀態。
15年剛創業的時候,我找了一個合作夥伴,也是一個大學生,他就屬於那種「沉沉不語之士」,表情陰沉、沉默寡言。我又是個熱心腸,掏心掏肺和他講了很多心裡話,還把工作上的經驗都毫無保留地教給了他。我說平時什麼,他只是假裝微笑,不支持也不反對,就是很少說話。1個月後,他突然告訴我說要走,去他同學那裡,我頓時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並後悔自己對他「輸心」了。要是我早知道老祖宗的這句話,也不至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浪費時間和感情。
所以說,聽人勸吃飽飯,不要隨便招惹氣質陰暗、城府太深的人,更不可對他們推心置腹、表露內心,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他們敬而遠之是上策!
2、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菜根譚》
釋義:遇到滿臉怒氣、自以為是的人,在他面前就要小心提防,少說話。
前些時,看到一則奇葩新聞:阿聯小伙做了一個實驗,連續30天罵一棵原本很健康的植物,最後居然把這棵樹活生生「罵死」了。由此可見,連植物都受不了垃圾情緒的作用,更何況是心靈脆弱的人類呢。
正所謂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誰都喜歡聽好話,接觸性格溫和、讓自己舒服愉悅的人;而不喜歡聽傷人的惡語,也不喜歡受到自帶負面情緒的人的影響。
而《菜根譚》中所說的「悻悻自好之人」,就是那種充滿負能量的人。他們滿臉怒氣,感覺誰都欠他們似的,還一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樣子。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因為他們內心被垃圾情緒填滿,認知層面很低,硬是把固執自負當成是自信。
誰與他們走近了,稍不注意,都有隨時被他們的垃圾情緒狂轟濫炸一番的危險。所以老祖宗告誡我們與這種人相處時候,要格外「防口」,少說話為妙!
突然聯繫到一個古代英雄——西楚霸王項羽,他就極像這種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懷疑一切,否定一切,脾氣又暴躁,心胸狹隘,老是喜歡與人一爭高下。但是最終,輸得最慘的也是項羽這種人。
項羽烏江自刎之前,還在怨天尤人,而不懂得反思自己,他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翻譯成白話就是:上天滅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過錯。那些曾經和項羽走得很近的人,也都沒有好下場。
生活中,我們也能常常看見這種人,他們脾氣很大,充滿戾氣,一臉的自以為是。易怒的人,往往都是弱者;真正的強者,都懂得示弱。正如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所說:「一個人自大和自卑是完全一樣的,自卑的人,他就會顯得很自大,而所有自大的人,其實都是自卑!」
由此可見,悻悻自好之人,滿臉怒氣、自以為是,既是自大,也是自卑。我們遇到他們,最好是閉住嘴巴,少說話,免得他們像瘋狗一樣對我們攻擊。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這種人遠遠地,敬而遠之是上策。
牢記老祖宗的忠告,對於有這2個特徵的人——沉沉不語之士、悻悻自好之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是敬而遠之。朋友們,您有沒有遇到過這兩種人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YcdAm8BMH2_cNUgpF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