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來上海工作的外地人來說,能取得上海戶口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事情,擁有一個上海戶口可以享受諸多福利。
相關資料顯示,在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北京戶口價值54~72萬,上海戶口價值60~90萬,廣州戶口至少值60萬!
一紙戶口,困擾了多少人。
最近,筆者在為這件事上頭,雖然距離我娃讀幼兒園還有2年多的時間,讀小學還有4年半的時間……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困擾著我,至今也沒有解決方案。
1
我跟我老公都是外地戶口,畢業後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待了將近10年了,也習慣了這個城市的繁華與忙碌,收入下等水平,自然也買不起上海昂貴的房子,就連租的房子也是在偏遠的郊區,上班單程需要2個小時左右。
沒房沒戶口,沒存款沒生活,每天兩點一線,早上7點出門,晚上8點到家,吃飯洗涮睡覺,周末就宅在家裡,大概工作日太忙的原因,我老公特別嗜睡,周末白天他幾乎都是在睡覺的,我呢,看看書、學學專業技能,偶爾追追劇,我們的社交活動基本為零。
這樣的生活單調乏味、毫無生氣,可我們已經這樣攜手熬過了快10年了,有時候我老公也會說,「回到二線城市,至少有點生活的氣息,在這裡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我們都30多歲了,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
有夢想嗎?苦苦掙扎的意義是什麼?我只知道我銀行卡里沒有存款,每月還有將近1萬的房貸要還(我們在武漢買了房子),還有孩子的開銷,整個家庭的開銷,我老公家裡是沒有任何積蓄的,非但給不了我們任何支持,而且還需要我們補貼生活。
這樣的處境讓我們不敢逃避現在的生活,對待工作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擔心被公司開除,也幾乎不請假,因為請假會扣除工資,即使有年假可用,也少的可憐。
我儘量控制自己去想未來的一些事情,比如,我們將來會在哪裡安居?寶貝將來上學怎麼辦?居住證要不要儘快辦理?……很多問題想多了就會讓自己焦慮,增加兩人之間的矛盾。
很多事情我想:既然沒有答案,不如就過一天算一天,等到時候事情到眼前了再去解決。
2
當你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的時候,你身邊的人卻再做著改變,你還會那樣淡定嗎?
不久前,同事向我諮詢我租住的附近一個要開盤的學區房,問我整體情況怎麼樣?學校好不好?其實我是在朋友圈看到某中介發過這個樓盤的,心想300萬的房子我這輩子也不會買得起吧!所以也就沒去留意了。
學區房、地段也還不錯,各方面都挺好,可這個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有了寶寶之後,我也想過在上海定居,哪怕買一個老破舊也好。我加過很多中介諮詢過房子,上海購房是要交滿5年社保的,我的資格達標,缺的就是Money,而且對我來說還不是小數目,可能我打一輩子工都賺不到那麼多錢。
後來,我那個同事買了那個學區房,首付交了200多萬,據她說是把外地的房子賣了再這邊買的,郊區超過230萬的房子有貸款記錄的話,首付需要付七成的,對這個房子他還是非常滿意的,孩子上學總算有了著落。
他們家孩子跟我們家寶寶一樣大。
別人上車,你的寶寶沒有這樣的機會,身為父母的我們,心裡自然不是滋味。
3
在上海,如果沒有上海戶口,又想要在上海上學的話,父母一方須持有上海市長期居住證,如持有《臨時居住證》,但續簽時間一年及以上的,也可以申請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但需要提供在滬1年或1年以上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
圖片來自某權威機構
即使辦了居住證可以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但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嗎?顯然不是,按照這個金字塔梯隊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擁有上海本地戶籍」的顯然更具優勢,他們的子女可無條件優先安排入學,即使通過居住證積分可以入學的,真的就能進到滿意的學校嗎?
像我們沒有戶籍,又還沒有辦理居住證的,孩子只能讀私立,而私立學校的學費又豈能是我們能承擔的起的。
幼兒園:上海的幼兒園本身就不好進,普通的每月2500-4000元,按最低2500算,上到小學就需要9萬元
小學初中:政策優待的關係,外來戶口人員還是可以享受義務教育的,但居住證沒有解決或不滿一年的,就只能去私立學校就學了,這九年下來,也得20多萬。
4
無論是幼兒園升小學,還是小升初,擇校是家長們實力的比拼和較量,我堂姐在上海有房有車,夫妻倆都在事業單位工作,工資水平不算太高,但也算穩定,他們的女兒去年幼升小,硬是花了30萬托關係上了一所國際小學,只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不想讓孩子上「菜場學校」。她給我說她周圍的家長都是這樣做的,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比她投的錢還要多很多。
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我們至今沒有明確的結論。如果沒有居住證,孩子只能讀私立幼兒園,一個月幾千塊的學費,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還不算報班,我們周圍很多父母,其實很早就開始給孩子報早教班、各種興趣班,對我們來說,孩子能讀私立幼兒園就很好了。
這些無形的壓力有時候壓的我們窒息,我有時候想,不然就算了,還是回老家算了,我們上不了學區就上普通的,沒錢上興趣班也無所謂了,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別的都是虛的。
可從心底放棄何其難,為什麼我們不能給孩子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