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文學】倒水

2019-10-01     正義三門峽

來源:正義三門峽

······

倒水

我處履行著檢察院組織、宣傳和教育培訓的職責。組織會議多,活動多。如:中心組集中學習,理論輔導,專家講座,座談交流和思想教育等等。而組織好這些活動,除了寫好領導講話,主持詞,布置好會場,安排好照相攝像外,端茶倒水給領導和同志們服好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

可能有人覺得端茶倒水沒有什麼好難的,只要把熱水倒進杯子裡就可以了。殊不知,給領導和同志們服務倒好水也有很多講究。

我清楚的記得,有的工作人員不會倒水:杯子倒的過滿四下流,弄的領導手足無措;有的倒的過少,還沒喝兩口就沒了;有的不按照次序倒,惹得領導不高興;有的倒水不講究位置,把熱水壺從領導的頭上、肩上飛過,影響領導開會的情緒……

我處8個同志,兩男六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陰盛陽衰」。女同志多且比較年輕,這種端茶倒水的活自然落到她們身上。

起初,遇到組織活動,許多同志都不願意干這個活。一來膽小不敢在領導面前晃來晃去;二來沒有經過專門培訓擔心倒不好;再者端茶倒水比較麻煩:事先準備好茶、杯、燒好水,散會後還要收拾攤子,比別人付出更多勞動——很辛苦!

於是,我想了一個招——倒水的活輪流坐莊。幾個月下來,看似不起眼倒水的活,很快分出個層次:好的,得體、大方、領導滿意;一般的,勉勉強強、能說過去;差的,跌跌撞撞、不成體統。也有領導悄悄給我提醒,還是讓小楊倒水吧!

處里看著七八個人,如果大家都不出差,不請假,還能應付過來。如果遇到休假、出差,或者到基層採訪,人員明顯捉襟見肘。特別是遇到組織活動,給領導端茶倒水就有點忙亂了。

八項規定前,端茶倒水比較麻煩:茶杯里要放茶葉。一般情況下,茶葉都是公用,然而大家有所不知,公用的茶多數是茶沫(好茶都被同志們悄悄的抓去喝了),即使沖了熱水,喝起來也沒有什麼味道。八項規定後,端茶倒水省事多了。倒水的同志再也不用為找茶葉而勞心費神。公務灶上沒有酒杯酒具,倒水的時候不再往杯子裡放茶葉。一杯白開,清清淡淡,熱情洋溢。

用人所長,人盡其才,這是一個領導者用人的基本要求和準則。誰最了解同志們的特長、秉性、愛好,部門負責人最有發言權。

小楊來處里工作已經六七年了,她干過宣傳、內勤,現在主要協助上官做教育培訓工作。現在,她添了個寶寶。由於交通不便,路途遙遠,加之要照顧老人和孩子,每天忙碌的就像小蜜蜂一樣。

一天,中心組集中學習。我不假思索的說:「小楊啊,今天你倒水吧!」,小楊看了我一眼,然後回話說:「處長,怎麼又讓我倒水,咱處的小姑娘多得很!」我沒有正面回答,「小楊呀,還不是因為你長得漂亮,水也倒得好」。我的話音未落,她便靦腆的笑了笑,然後說「中」,接著轉身離去。

從那後,小楊便活躍在台上台下。她告訴我端茶倒水其實也有很多技巧,比如:出發前要整理著裝,面帶微笑,保持到最後;要弄清每位領導喜歡喝什麼水,熱的?涼的?什麼溫度?倒水時不要把暖壺裡的水裝的太滿;倒水的順序是先大領導再是小一點的領導;遇到有外單位參加的人員,先給客方主要領導倒水這樣顯得尊重人家, 再給客方隨同人員倒水這樣更顯得大氣;她還總結了幾句:落座五分鐘倒水,茶七飯八酒十滿, 二十分鐘輪一回……給領導倒水要謹慎,給同志們倒水要熱情等等。我看了看她,覺得這些年她端茶倒水受委屈了。可轉念又一想,她長大了,成熟了,不再是剛來的時候一批就哭的小姑娘。我看她對端茶倒水頗有研究,心裡又充滿了幾份敬意和信賴。

這些年單位的辦公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辦公分為兩個區,也就是說東院和西院,相距也就幾百米。在西院搞活動,燒水倒水比較方便。一旦到東院組織活動,得把燒水壺,茶壺,紙杯全部帶上,像搬家一樣,非常不方便。還是計財處陳處長有眼力,他告訴我,乾脆給小楊再配一套燒水倒水的裝備。於是,小楊跑到超市,拎回來兩個保溫茶壺,心裡甭提有多高興。

有人說,端茶倒水是門大學問,倒水中也體現出你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倒水也是工作,也是在衝鋒陷陣。倒好了,你或許就能得到別人的好評,也許沒過幾年你也能坐在領導的位置上了。倒差了,那說不定就永世不得翻身。有時候,你別怨自己的時運如何,可能你的幸福與悲哀就在你倒水的那一瞬間。

小楊繼續端茶倒水,熱情周到的為領導和同志們服務。她像一隻充滿活力的蝴蝶在萬花叢中飛來舞去,用自己的美麗和堅守裝點著這個神奇而又充滿希望的世界。

審 核:崔偉婭

作 者:王 飛

小 編:楊 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Rq8iW0BMH2_cNUgG6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