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于都縣段氏進士人物簡介

2020-01-17   於都信息網1

江西省于都縣段氏在清乾隆年間出了兩位進士和一位歲進士,他們都是段氏子璋公後裔。


段 彩

段公彩,字孫錦,號絅菴,于都縣車溪鄉石溪壩繼武公長子,生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少力學,補弟子員。清雍正丙午,與堂弟廷遴同受知於學使沈公。中雍正壬子(1732年)科舉人,清乾隆甲戌(1754年)成進士。敕封文林郎,謁選得湖北宜城縣令,慈惠愛民,每用刑,目不忍睹,輒掩其面。時麥穗兩歧,民歌頌之。既與郡守不合,致仕歸。性樂易,人或加以橫逆,不藏怒。不宿怨,有過輒而斥之,無少諱。設教鄉里,游其門者多取青矜,登賢書。為文宏博鉅麗,於邑侯高公聘修邑志(清乾隆丁丑志),筆削皆出其手。卒於清乾隆四十一年乙未,享年七十六歲。


公配于都縣仙下鄉吉村彭公玉實女,例封七品孺人,生於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卒於清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享年六十九歲。生育三男二女,長聖易,次聖昕,三聖暹,長女適城內邑庠生曾大鵬,次適吉村(仙下鄉)彭自強。


段廷遴

段公廷遴,字掄書,號簡菴,于都縣車溪鄉石溪壩秀公長子,生於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清雍正丙午,年十九,與堂兄彩同補生,伯仲共相濯磨,中雍正乙卯(1735年)科舉人,清乾隆壬戌(1742年)中明通榜,庚辰(1766年)成進士。敕授文林郎,任瑞州府(今高安)教授躬膺覃恩榮封二代,日與諸生講學論文,亹亹不倦。在任十一年,郡人士服其教。性友愛,已置田產以分兄弟,撫孤侄如己子,備極勤劬。親族有睏乏者量力周之,無吝色。為文根抵經史,著有《詩文稿》。卒於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享年七十三歲。

公配蠟樹下(于都縣黃麟鄉楊屋村)郭君卓公女,封正七品孺人,生於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卒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享年七十四歲。育三子一女,長聖耀,次聖焜,三聖烜,女適嶺背水頭歲貢謝聚川公次子。


段攀桂

段公攀桂,名賢拔,字蟾芳,號秋圃,歲進士(注),于都縣段屋鄉杜田村寨圍下人。大學生禮鄉賓謹士公之長子。公沉重性成兼嫻庭訓,幼習舉業,功力特勤,應郡縣試屢列前茅,然終不獲售。於學使又念其父總理家政,不遑暇逸,冀得以身份任其勞,遂援例捐入國學,旋加貢職。謹公好施,有借貸,不與細較,又別儲谷若干石,以濟人急,放義倉。甲午水災,借者多不能償,次年仍給之。量情周恤,難以枚舉,人曰謹士公誠賢,秋圃公善體父意,竭力贊襄,始終不倦。公與人謙恭,少有齟齬,少睱則讎校簡編,賦詩見志,依然一習業書生。公生於清雍正元年癸卯,卒於清乾隆六十年乙卯,享年七十二歲。

注):歲進士:「歲進士」不是殿試進士,是對於「歲貢(生)」的一種雅化的別稱,當然不是真正的進士。明清時代的「歲貢(生)」是「貢生」的一類。「貢生」是什麼?明清科舉時期,按期選拔各地府、州、縣學的「生員」(俗稱秀才),貢入中央國子監(俗稱「出貢」),稱「貢生」。清朝的貢生分為歲貢、恩貢、副貢、拔貢、優貢五類,合稱「五貢」。其中以「歲貢」(歲貢生)最多。


文稿來源:2012年壬辰季春月《段氏七修族譜》

文稿整理:段德山,江西于都縣段屋鄉人,1980年1月寧都師範畢業,1990年7月江西教育學院數學系本科畢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1989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人事部、全國教育工會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並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供稿:于都縣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