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樹木稀疏、美食遍地的順河路,吃了一天

2019-08-26     有趣鄭州




這是有趣鄭州第402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3758

閱讀時間: 8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順河路,夾在人民路和玉鳳路之間,途徑紫荊山路、東明路、未來路幾條主幹道,沿路「黃河」相關部門眾多。


這條路有美食名店、冷門博物館、小眾藝術宮,有新老城區之間的微妙對比,對於棲息在這條街上的人們來說,它是生活氣息濃郁和歸屬感強烈的地方。



樹在順河



丨衛星地圖上,順河路沿路樹木稀疏情況一目了然



鄭州老城區里,鮮少有像順河路這樣,不同路段的街景跟精分式的,連兩邊栽種的樹都不一樣。


從兩邊樹木的情況,大概可以窺見順河路——這條3.1公里的鄭州老街,這些年的變化。



丨不看路牌,可能很多人會認不出這是什麼路



人民路到紫荊山路這段,是最像綠城時代的老街,參天的法桐遮天蔽日,體感溫度瞬間能降5℃,不誇張。


從人民路過來感受不明顯,還是得從有點禿頭的紫荊山路口進來,對比才更強烈。



丨從紫荊山路口進入順河路,有仿佛進入原始森林的涼爽感



剩下的路段兩邊,要麼沒樹,要麼是樹冠較小的樹種,即使有些路段也栽種了幾株法桐,也遠沒有靠近人民路的這般葉浪洶湧、樹蔭濃郁。



丨這種樹的遮陰效果不及梧桐的30%



尤其過了未來路向西到玉鳳路,一路禿頭,連根樹毛兒都沒有,對騎車和步行的人們來說,很不友好。



丨這路禿的,陰天的照片看不來,但走在裡面真是曬


但這種不友好只是夏天太曬,順河路作為一條大部分路段為單向兩車道的老路,專門隔出了不窄的自行車道,還不和人行道混用。


你能明白那種對於非機動車出行黨,不用跟機動車搶道、也不被機動車停車場占道的快感嗎?





丨雖然有些路段非機動車停車場占了道,但整體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挺友好



在紫荊山公園南門附近騎著車和一對母女擦肩而過,電動車后座上的女孩突然發出尖叫,把有趣君嚇了一個趔趄。


扭頭一看,一條小青蟲,目測不過兩個半厘米,從頭頂的樹枝垂了根絲提溜在半空,跟剛剛尖叫的小女孩距離咫尺。



丨偶遇一根被爬牆虎占領的電線桿


有趣君把車扎到一旁,湊上前細細觀察這條在空中蠕動的小蟲,想起以前上中學的時候,校園的操場邊栽了幾棵合歡樹,不時也有這樣的小蟲冷不丁地從樹梢墜下來,給正在做操的學生嚇得哇哇亂叫。


眼前這隻小蟲一點點順著細絲縮回樹梢,眼瞅著它高過頭頂提溜著打轉,後知後覺地發現:呀,盡顧著看蟲了,完全忘記了拍照。



丨有趣君快瞎了都沒找到蟲子在這張圖的哪裡,你可以試著找找



再舉起相機,小綠蟲跟背景的綠葉融為一體,照片拍出來遠沒有肉眼的觀察有趣。


這樣的掃街小插曲,跟這條街的歷史啊、變遷啊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只是生活在這條街道的人偶然遇見的日常。



丨老房子和新樹苗的對比,指望這小苗兒遮陰至少還要20年




吃在順河


順河路上的知名飯店不少。


鄭州胡辣湯界赫赫有名的方中山胡辣湯總店,就在順河路跟紫荊山路的交叉口。


早上九點半多,已經過了最熱鬧的上班高峰期,方中山門口依然排著長隊,這種畫面多少年來都不新鮮了。




丨工作日9:30以後

方中山門口的排隊盛況


這家十幾年前尚且只是「黃委會邊上一個生意很好的胡辣湯店」,如今分店已經開滿鄭州大街小巷了,想想這個過程也挺神奇。



丨外賣方便快捷的時代,幾乎見不到滿車把掛飯的「帶飯族」了



不過方中山一直不合有趣君的口味(太辣,沒有不好喝的意思),加上不想排隊,早餐去的是附近的姚有良胡辣湯店吃的。


這也是家有點年頭的老店了,胡辣湯味道不錯,10元的湯里有一整塊的牛排肉,正趕上剛做好的煎包新鮮出鍋,焦皮酥脆,很是可口。


丨餐卡也挺有年頭了







中午飯跑去靠近東明路口的東北飯莊吃的,小10年的店,在順河路上頗有名氣。


從店主到店員都是東北銀(非錯別字),工作日的午餐時間生意很好,剛過十二點,就聽見店員招呼著問「三(四聲)樓還有位兒沒」,這一層、二層眼瞅著滿座了。



丨可能因為菜量比較大,來這裡就餐的三五成群較多


點了手工水餃、鍋包肉和酸菜粉條,其中鍋包肉最合有趣君的口味。外皮炸得焦酥,包裹的肉口感滑嫩,糖醋汁酸甜不膩,除了價格稍貴(40塊),簡直完美。哦對了,最好一頓吃完別剩下,變冷的鍋包肉美味度能降低87%。


菜量大滋味足,操著東北話的服務員自帶熱情口音,東北菜館子在鄭州不算多,這家挺好。






丨不是美食測評,純粹給大家炫耀下,鍋包肉是最愛


吃飽喝足又在順河路溜達了半晌,晚餐去的離東北飯莊挺近的朝鮮飯店,不用多打聽,也是順河路名店之一,開二十多年了。


這季節可能吃烤肉的人不多(晚餐時間不提供炒菜),店裡有點冷清。



丨朝鮮飯店裡的工作人員也多是朝鮮族人,長相就能看出來



點了五花肉、調味牛肉和辣白菜炒年糕,炭火燒烤,烤架上墊層紙的方式讓有趣君恍惚回到十幾年前,韓式烤肉剛在鄭州火起來的日子。


五花肉絕佳,牛肉咬著有點老,不過最出乎意料好吃的是炒年糕,不誇張的說,是有趣君吃過的有賣炒年糕的餐廳里,最好吃的一家。(真的好好吃啊,寫文時咂摸著嘴回味)




丨肉片烤熟時滋滋冒著的油花,就是大寫的幸福



不過價格有點出乎意料,兩份肉各48加起來小100了,一份生菜12,炒年糕30,兩人餐的量花了150多。可能多年老店加上樸素的裝修,給了有趣君這家店會很便宜的錯覺。



丨年糕太好吃啦




食在順河還沒結束,咱還有夜宵呢。


夜宵沒選在朝鮮餐廳隔壁香味勾人的羊肉湯,也沒選在隔壁招牌寫著二十年老店的老朱燒烤,而是去了未來路交叉口的廣州酒家夜市。



丨這家羊肉湯能香飄100米



選擇來這兒是因為好奇粵菜館做夜市能整出啥不一樣的,不過實際沒啥特別的,除了夜市常見的烤串,廣酒正常的餐食也能點。


等餐的過程不是太愉快,點菜的小帥哥臉有點冷,點了飲料得自己去店裡取,涼菜也要先在窗口看好再回來找點菜的小哥,周圍環境嘈雜,抽煙的挨著帶孩子的(雖然是夜市吧),總覺得不爽的情緒在心理鬱結。




丨廣酒的涼菜窗口裡有四位師傅忙碌



跑去找小哥想要根吸管,小哥冷著臉說手上沒有,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上,沒想到小哥捧著一包吸管來任君挑選,這反差有點大。


嘬著冰峰汽水,終於等來了餐點上桌,擼一口,之前的所有不滿立刻煙消雲散,好吃啊!




丨好吃、真好吃、非常好吃



香而不咸,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烤得恰到好處,從簽子上把肉用牙拽下來時,孜然掛在唇邊,咬著肉把調料屑舔入口中,嚼香了咽下去,回味無窮。


有段時間沒吃到烤制水平如此上道的串兒了。




丨好吃、真好吃、非常好吃,形容美食用語匱乏中......



招牌烤腦花等的時間最長,用調羹挖下一點蘸著油料,比豆腐更加綿密的口感,帶著一點粘稠的清甜,只要對這個口感不排斥的,基本都會愛上這口滋味。


吃得滿足,之前看不爽的都變順眼了。




丨借用《人生一串》里的台詞,享受美味前,要先聽懂那句霓虹深處的街頭暗號「您幾位啊」



有趣君同行的朋友拿著手機拍攝周圍的食客,有位大叔看見笑著比了個「耶」,大叔旁邊坐著他女兒,女兒旁邊坐著小孫女,一家擼串,看著都讓人愉快。


就是能分個抽煙區和不抽煙區就好了。



丨人生理想:鄭州能有區分非吸煙區的燒烤夜市





人在順河


順河路上的飯店不少,但有名的館子似乎不是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幾家,還有蕭記燴麵,以及順河北街上有打邊爐的廣州小館,和有趣君之前寫過的食堂。


但這條路的樂趣,不僅僅在這些飯店上



丨把門牌號做成店招牌的樣子,還真沒見過此種操作



白天在這條路上瞎逛時,在新華書店的尚書房門口,突然感覺,生活在這條街上,應該是件挺美的事兒。


五金店、玉器店、黏玉米批發店、羊絨衣服店、鋼琴店、鮮花店、一元店、水果店、鮮肉店,看不出規律的店鋪,排列組合成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節奏。



丨順河路旁邊的商店五花八門



這是典型的街道式城市的生活方式。


或許有人覺得順河路這樣的街道,早年缺少規劃,路窄易堵車還擴建困難,兩邊上年頭的老房子除非趕上政府工程,不然拆遷成本太高,基本改造無望。


總之就是又破又舊沒得啥逛。



丨這個門口獅子咋越瞅越搞笑呢



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就意味著方便、舒服、帶勁兒。


早上路邊的幼兒園準時開課,大爺大媽們坐在樹蔭下,搖著扇子樂呵呵地看孩子蹦躂著做早操。



丨猜猜這兩位老人在看啥?



中午的陽光打在圖書館的玻璃窗上,孩子們背對著陽光在窗前坐成一排,安靜地看著手上的書籍。




丨歲月靜好



傍晚有下班族出沒,大小餐館都熱鬧起來,夜市的棚子開始支起,食物的香氣一直徘徊至深夜不散。


這是在順河路上平凡無奇的生活,這是在鄭州街頭隨處可尋的美好。



丨生活是晾曬在陽光下的衣服,生活的美好則是這些衣服按照顏色深淺排列的





生活在順河


順河路以前也「跟風」搞過文化牆,彩繪電線桿什麼的,這次去掃街,有趣君專門注意了這些街道裝飾的現狀。


還挺好,彩繪顏色鮮麗依舊。


丨這個門畫得很逼真


白天經過時冷冷清清的健身器材區,也在傍晚時分迎來了附近居民的「光顧」。




丨這些公共健身器還真不是擺設



我們每掃一條街,記錄這條街的標誌建築,品嘗這條街的代表美食,拍攝這條街的風光景致。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看到這一幕幕時,或許能在生活的雞零狗碎中,感受到那些微小而閃光的幸福吧。



丨珍惜眼前的良辰美景





感謝攝影師Felix的用心拍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NJlzGwBJleJMoPMTJ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