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天下第一——《蘭亭序》

2020-02-23   藏貼閣

法帖簡介

以《蘭亭序》的大名鼎鼎,不用再介紹了。本文整理的是大字版,便於單字學習,但原帖的構章行氣不可忽視。










































釋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面對生死問題,古人今人又有何區別?即便偶得一時之樂,又怎逃得歸去的宿命。念及此處,唯一存在的是歷史。

臨習要點

如果力求臨摹得像,首先要注意書寫的工具。毛筆需要用硬毫,比如純狼豪或者狼占比較多的筆。紙不能洇墨,不能用生宣,可以用質量較好的毛邊紙。否則,字帖中的映帶生輝藕斷絲連很難寫出來。

筆畫上,晉人尚韻,將筆鋒藏起。用古人的話講,叫欲右先左,欲下先上。如果之前是沿襲著篆書隸書一路寫下來,對這一點應該很好理解。略有不同的是,《蘭亭序》作為行書,講求筆畫間的呼應,因此往往直接從上一筆結束的方向切入,使筆鋒仍有部分暴露在外。但即便如此,上述的藏鋒過程必不可少,即便不明顯也要有這種筆意,才能得到晉書的韻味。

結字上,《蘭亭序》充滿了變化。大小,形狀,輕重,倚側,自然而不做作,臨摹時要細細體會。

構章上,因此篇是王羲之書寫的一篇序文,並不是刻意追求的一副書法作品,所以從開頭的構思時的緩慢平穩,到後面文思泉湧,心情激盪,書寫速度加快,感情寓於文中,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既是一種藝術上的變化,又能體現一種情緒的宣洩,在自我創作中也可以借鑑這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