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繳納幾年社保,到底有什麼好處?這裡說出了心裡話

2019-12-31   華北小強

作為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家人朋友都知道我在人社局工作。紛紛問我,到底多交一年多年,能多領多少錢呢?多繳納,有意義嗎?

其實,我認為多繳納保險對我個人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收益來源。 相信很多朋友對於我國的社會保險的養老金領取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也就是說個人繳納的年限越長,繳納的金額越多,那麼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也是越來越多的。


關於養老金的領取問題,向來是老年人們的心心念想的一件事:隔壁老王跟我情況一樣,為啥他的退休金就比我多30塊錢?是不是給我算錯了?我得去勞動局問問清楚! 相信很多家有老人的朋友們,都聽過這樣的話吧,你們又是怎樣回復家中老人的呢? 今天我就給大家答疑解惑吧!

養老金計算的方法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平均工資+上年度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餘額÷計發月數

解讀: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解讀: 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都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常見的有50周歲為195個月,55周歲為170個月,60周歲為139個月)。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髮放的重要因素是繳費年限、繳費金額等。繳費年限的長度直接影響了個人領取養老金的多少,畢竟這種「多多益善」的計算方法大家會有明白吧!下面,我舉例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隔壁老王與老李的養老金的計算旅程

假設有兩個人他們都是在同一年退休,但是隔壁老王的工齡是30年,老李的工齡是31年,那麼我們將數據帶入到養老金的計算公示之中,我們就會發現繳費年限是一個重要的影響,退休金計算多少的因素。

假設當地平均工資為8000元,按照100%檔次繳費,一個繳費30年,一個繳費31年。

那麼30年的基礎養老金=(8000+8000×1)÷2×30×1%=2400元

31年的基礎養老金=(8000+8000×1)÷2×31×1%=2480元

通過計算,多一年工齡的話,基礎養老金就多出了80元,個人帳戶養老金也會更多一些,所以工齡多一年的養老金更高。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知養老金計算 既然是乘法,那麼繳費年限越高,那麼養老金也就越多,那麼我們會知道多一年的繳費年限,那麼養老金就會多一些。但是現在我們的沒有準確的養老金的各項其他因素,所以無法準確計算,但是我們一定要是明確這樣一個原則就是多繳多得。

另外一個就是我國的養老老金已經實現15年的連漲,比如說我們上漲5%,那麼是根據你現在的發放工資額上漲5%,也就是你現在工資額乘以1+5%就是你上漲後所能領取的退休金。

繳納得多,領取的才會多

你繳納越多退休後領取退休金越多,那麼上漲後的養老金就會比其他人要高得多。社會保險的目的是讓參保人受益,其最終目的不是和商業保險以營利為目的,而是造福百姓!相信社保,社保自己!

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花費您3秒鐘時間讓您了解家庭風險,防止拒賠,少花冤枉錢!幸福每一天! 社保人的真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