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聽到這個名字,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會「咯噔」一下。作為曾經的B肝高感染率國家,我們曾對B肝束手無策,它的威力像躲不開的烏雲,深深籠罩著B肝患者家庭。都說治療B肝難於上青天,其實抓住了B肝的七寸,它也並不那麼堅不可摧。
肝功能是否正常,只看轉氨酶水平就可以嗎?
B肝是由B肝病毒引起、可能危及生命的肝部感染,每年造成全球數十萬人死亡。它的全稱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B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
肝功能是否正常,絕不能只看轉氨酶,還要綜合其他指標進行判斷。
肝功能結果正常,說明B肝病情不嚴重嗎?
這個不是絕對的,以前有一種說法叫:「靈活機動的轉氨酶、要命的黃、頑固的T」。為什麼叫靈活機動的轉氨酶呢?對於慢性B肝患者,可能勞累就會導致病毒複製量增加,轉氨酶水平升高,但由於肝臟本身的代償能力非常強,用些保肝藥或者壓根不處理,過幾天轉氨酶就能自己降下去。所以說,轉氨酶水平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單次肝功能的檢查結果正常,並不能說明B肝病情不嚴重。
另外,「要命的黃」指的是:患者出現黃疸、血清膽紅素升高了,說明病情加重了;「頑固的T」指的是過去用來測定血漿蛋白水平的TTT實驗(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現在已經用蛋白電泳代替了,可以據此判斷慢性肝炎是屬於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亦或是已經發展至肝炎肝硬化的程度了。
肝功能結果正常,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會不會低一些?
正如上面提到的,肝功能正常,只能說明目前肝臟的代償能力還不錯,並不意味著病情不會發展。本來是10個人(肝細胞)做工,現在減少為5個人了(病毒活動破壞一部分肝細胞),雖然拼著勁、努把力也可以完成肝臟這個化工廠的工作,但這種情況不處理是絕對不行的,因為病毒還在持續複製,損害正常的肝細胞。如果拖延不治療,將來病情一定還會繼續發展,發展至肝硬化、肝癌的風險並不會降低。
肝功能結果正常,是不是說明B肝屬於攜帶者狀態?
平時我們說的攜帶者,應該是處於免疫耐受期的慢性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也就是說機體和病毒處於和平共處的狀態,免疫系統還未對病毒發起過攻擊,肝細胞也沒有出現過明顯損傷。除了肝功能正常之外,患者還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能算是真正的攜帶者:
1、B肝五項中e抗原陽性,往往代表感染時間比較短;
2、病毒載量比較高,一般是10的7次方、8次方左右;
3、患者沒有2級以上的肝臟炎症和2級以上的肝纖維化;4)患者能做到定期複查,每3~6個月檢查一次,都沒有發現ALT升高!
肝功能結果正常,就不用抗病毒治療嗎?
患者的肝功能結果正常,如果經判斷確實處於攜帶者狀態,機體還沒有啟動免疫系統對抗病毒,這時不需要、也不適合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如果說患者已經發展至肝硬化,我們認為只要能查到病毒,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得抗病毒治療。
所以說,要不要抗病毒,一定不能單看轉氨酶,單看肝功能,必須要綜合判斷,否則很容易延誤病情。另外,患者一定要記住,早抗病毒早受益,晚抗病毒晚受益,不抗病毒無受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ATVu3AB3uTiws8KOn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