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指的是哪5種樹?有什麼根據

2024-01-18     劉明寶

原標題:古人說「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指的是哪5種樹?有什麼根據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傳承了許多優秀的先祖智慧,以及豐富的民俗習慣。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講究風水寶地,認為自己應該為居住的地方創造特別的靈氣,將自己家中的每一件器物組合成特別的風水,而這種風水能夠保佑自己的人生順利,好運連連。

在這種文化傳承下,中國人有了自己獨到的住宅文化,由此誕生了極其富有特色的中式園林,而在風水理論之中,構築運勢最重要的就是園林中的植物。

因為它們一出現,就象徵著霉運,那麼究竟是哪五種樹木呢,其背後又有什麼隱藏的風水學問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梨樹

作為最為常見的水果,梨甚至能稱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了。酸甜可口,鮮美多汁的梨子是人見人愛,可作為生產出梨子的梨樹,卻不怎麼受古人待見。

如果自家門口長了梨樹,有人甚至會把它砍掉。按理來說,在缺衣少糧的古代,梨子也能作為重要的糧食來源,多少能夠填飽肚子。

古時候的梨樹普遍長得很矮,而在成熟果實的壓迫下,梨樹的枝杈會分得很開,給人一種非常不協調的感覺,很影響美觀。

其次,梨樹諧音「離」樹,當梨子成熟從樹上脫落時,就寓意著「分梨」,古人認為久而久之,「分梨」次數多了,自己的家庭也會支離破碎,所以就不再願意讓梨樹出現在自己的居所附近了。

在男耕女織的年代,蠶絲製成的絲綢是重要的貿易商品,而桑葉則是飼養幼蠶的重要原料,甚至可以說是桑樹林為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

所以如此重要的林業資源,古人自然是要好好呵護起來的,不過呵護歸呵護,如果在自家周圍發現了桑樹,古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將其砍伐掉。

這是因為桑樹葉不僅僅是蠶的食物,還是很多昆蟲幼蟲的食物,如果自己的房屋附近有桑樹的話,那麼在夏天就會爬滿覓食的蟲子,看著非常噁心。

而臨近秋天的時候,這些蟲子就會蛻變成飛蛾環繞著樹木而死,大量的昆蟲屍體就會污染庭院,很不衛生。

同時,桑樹諧音「喪樹」,一聽這個名字就會帶來霉運,所以為了避諱,古人們自然不會允許叫這個名字的樹木靠近自己的住處。

松樹

松樹在我國歷史文化之中,向來都是堅強,剛毅的代名詞,這種樹木象徵著不屈不撓的品質,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寄託之一。

不少古代詩詞作者都喜愛用松樹創作,後來松樹更是被選為了嚴寒四君子,遠遠影響了日本的文化。同時,我們觀看外國電影的時候,也不難發現,國外的人也特別喜歡松樹。

古時候戰亂頻發,士兵們戰死沙場之後,收屍人幫助收殮完屍體,就會將這些陣亡的將士們埋在松樹下,久而久之,松樹就成了士兵孤墳的「最佳伴侶」,成了奮戰而死的士兵的象徵。

雖然戰死沙場聽起來很英勇悲壯,值得尊敬,但是把象徵著陣亡士兵的松樹種在自己的宅邸附近,古人是不情願的。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首詠柳,將柳樹婀娜多姿,纖細柔美的姿態表現地淋漓盡致。

在樹木之中,柳樹的身姿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拿來當做觀賞植物完全沒有問題,我們遊歷在湖泊邊時,也時常能夠見到湖水倒映著柳樹身形的美景。

那麼,如此婀娜的植物,為什麼鮮有出現在中式園林之中呢?首先是柳樹的生長環境比較嚴苛,如果離開流動的水源,柳樹也會很快就死掉。

古時候沒有水泵來保持院子裡的水體流動,就無法為柳樹營造生存環境,古人自然就不會費盡去栽培。

如此一來,任由柳樹如此婀娜多姿,古人也不會將其作為觀賞樹木,留在自己的宅邸之中,而是將柳樹栽到湖泊河流周圍,因為水屬陰,能夠將柳樹困住的亡魂載走。

槐樹

我們都知道,槐花很香,槐花製成的食物也很美味,是不少人童年的回憶。在嚴暑的七八月,和自己的小夥伴們攀上槐樹乘涼,堅實的樹幹甚至能夠容納孩童躺下睡一個午覺。

夕陽西下的時候,帶著摘下的槐花回到家中,大飽口福,但從字面上來看,槐樹不受古人們喜愛的原因就很顯而易見了。

再者就是槐樹本身非常結實,無法輕易被移動,而槐樹的原生生長環境多是沼澤地,所以幾乎沒有人原意為了槐樹而搬到沼澤地之中居住。

所以本就不存在於中式園林之中的槐樹,就徹底與中式園林無緣了。總的來說,五種樹木不適合種在家中,雖然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但是其中隱藏的風水學問,實際上是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傳承的縮影。

如今科技發展,這些故事看起來有一些封建迷信,但仔細思考之後,不難發現這其中充滿了古人對自己美好生活的寄託和願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9b5ff64b8250ac1e42d44b4a9f4ee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