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全面啟動! 成渝將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2022-02-18     成都科技

原標題:「東數西算」全面啟動! 成渝將建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東數西算

「數」指數據,「算」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像「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一樣,「東數西算」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張家口集群、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集群、蕪湖集群、韶關集群、天府集群、重慶集群、貴安集群、和林格爾集群、慶陽集群、中衛集群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起步區含雙流郫都簡陽

什麼是「東數西算」?「數」指數據,「算」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孫偉介紹說,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要像『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一樣,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工業時代的電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據介紹,「東數西算」就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簡單地說,就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

根據布局,成渝地區將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下簡稱「成渝樞紐」)。成渝樞紐將充分發揮在市場、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發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數據中心集群,提升數據供給質量,優化東西部間網際網路和樞紐節點間直連網絡,通過雲網協同、雲邊協同等優化數據中心供給結構,擴展算力增長空間,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與土地、用能、水、電等資源的協調可持續。

成渝樞紐規劃設立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和重慶數據中心集群。其中,天府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成都市雙流區、郫都區、簡陽市。重慶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為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新城、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兩個數據中心集群,通過優化算力布局,平衡好城市與城市周邊的算力資源部署,實現與「東數西算」銜接。

形成一批「東數西算」

典型示範場景和應用

文件要求,天府、重慶數據中心集群應符合新型數據中心發展要求,儘快啟動起步區建設,逐步落地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建設主體原則上為數據中心相關行業骨幹企業,支持發展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內容涵蓋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建設、網絡服務質量提高、算力高效調度、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落實項目規劃、選址、資金等條件。

天府、重慶數據中心集群應抓緊完成起步區建設目標:數據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於65%。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指標控制在1.25以內,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顯著提升。網絡實現動態監測和數網協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能高質量滿足「東數西算」業務需要。形成一批「東數西算」典型示範場景和應用。安全技術、措施和手段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新聞多一點

建好國家算力樞紐節點

成都優勢何在?

「算」「數」好 「能」「人」多

作為全國布局的8個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圍繞建設好成渝地區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成都已做好哪些準備?具有怎樣的基礎優勢?

能源要素保障充足

四川水電資源豐富,是全國清潔能源示範省,也是中國最大的水電開發和西電東送基地,成都是距離川西清潔水電能源供給中心最近的超大城市,已規劃建設川西水電特高壓通道,可為數據中心運營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和低成本電價支持。

算力支撐優勢突出

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運,填補了西部地區空白,最高運算速度達十億億次每秒,位居全球前十,目前已納入國家超算體系。成都智算中心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09億元,擬打造全球領先的E級人工智慧算力平台。

網絡基礎良好

成都是國家八大通信樞紐之一,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直連點網間帶寬660G,城域網出口帶寬32.2T,位列全國第五;實施雙千兆寬頻戰略,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千兆光纖網絡省會城市,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骨幹網網絡節點均設置在成都,窄帶物聯網實現全域覆蓋,為大數據中心建設提供良好網絡支撐。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等基礎電信企業和中科曙光、萬國數據等均在成都布局建設區域核心數據中心。

算法領域人才供給充沛

成都擁有高等院校56所、大型科研機構108家,其中2所重點大學和14個優勢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9所院校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領域專業人才位列全國前列、西部第一。成都軟體與信息服務產業排名西部第一,信息安全產業居全國第二,聚了一批大數據算法研究設計領軍人才。

率先探索跨域數據融通

除了全國各地均在開展的政務數據內部整合打通,成都自2017年起還率先探索搭建全市公共數據資源運營服務平台,一端連接政府數據資源池,一端對接金融機構、企業、科研機構等,開展公共數據市場化運營服務,以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補全等方式,兼顧公共數據安全防護需求與數據社會化開發便民利企效應,實現數據價值的挖掘與傳遞。

大數據應用場景豐富

成都是國家重要的電子信息製造、軟體信息安全產業基地,雄厚的IT產業基礎孕育了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場景,在智能製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旅遊等領域成效顯著,湧現出審計大數據分析平台、「交通之眼」、全域智慧旅遊大數據服務平台等一批典型行業融合應用平台。

建好天府數據中心集群

成都三個起步區準備得如何

郫都區: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高新-郫都電子信息產業園中,總投資約109億元的華為·成都智算中心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項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即「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I類節點」,將結合成都在西部的經濟、科技中心地位,承接國家重要需求、科研創新和戰略落地。「三平台」包括城市智腦平台、全球領先(E級)人工智慧算力平台、全球智能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科研創新平台。據介紹,該項目通過算力集群賦能產業升級,打通政產學研用資源,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雙流區:

雙流區的浩雲成都高性能雲計算基地於2018年建成,該基地可提供雲計算基礎資源池服務,滿足成都乃至四川雲計算服務的需要。中國移動(四川成都)數據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成投產4棟機房樓、4棟製冷站、1棟智能化辦公大樓以及1座110KV的專用變電站;擬於今年開建的二期工程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包括2棟數據中心機房樓(B05、B06),1棟動力中心(C05)及地下泵房、空調蓄水池、消防水池等相關配套建設,可安裝機櫃約8843架。

簡陽市:

四川能投天府雲數據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總用地面積500畝,總規劃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建設機櫃數5萬個,2020年-2028年分四期建設滿足國標A級標準或TIA942 TierIII+標準的西部規模最大、高等級綠色數據中心。其中,一期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288畝,建設包含兩棟數據中心、兩棟動力中心、一棟生產運營樓,總建築面積4.62萬平方米。屬四川省2021年重點推進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樁基施工,力爭3月中旬完成1、2號樓樁基施工。

來源:成都日報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90bd2a21bb3eac76e9daf026b2c92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