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鰲拜死罪但我不殺,雍正:鰲拜無罪該賞,乾隆:你們都錯啦

2023-12-07     千年史館

原標題:康熙:鰲拜死罪但我不殺,雍正:鰲拜無罪該賞,乾隆:你們都錯啦

鰲拜,在清朝歷史上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他早年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為建立大清帝國立下赫赫戰功;接著抗擊多爾袞,助順治帝登基,對維護清朝早期政權穩定發揮了關鍵作用。後來,作為輔政大臣,協助幼年康熙皇帝治理國家。

然而,康熙以30條罪名將其下獄,最終在康熙八年死於獄中。康熙曾說:「鰲拜死罪,但我不殺!

」康熙為了制服鰲拜,採取了巧妙策略,裝作紈絝皇帝,迷惑鰲拜多年。

後來通過調派鰲拜黨羽至外地,秘密訓練少年侍衛,成功將鰲拜制服,並審訊確認其罪行。康熙對鰲拜列出的30條罪狀,幾乎足以讓他死多次。然而,在真正要處罰鰲拜時,康熙卻下詔書表示:「鰲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

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戰功,貸其死,籍沒拘禁。」康熙認為鰲拜雖犯錯,但年久效力,功績卓越,因此選擇寬大處理。

整個康熙朝,鰲拜身上的標籤是「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

康熙對待鰲拜的態度表明,他並不認同鰲拜是亂臣賊子,而是認為他是有功之臣。然而,雍正朝的情況有所不同。雍正登基後,雖未直接為鰲拜平反,卻賜予其祭葬、復一等公、世襲之權,恢復了其官爵,並加封號為「超武」。

這種行為在歷史上並不罕見,表明雍正認為前朝對鰲拜的判斷有誤,他們是被冤枉的。

乾隆朝時,事情有了新的變化。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下令「追覆鰲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推翻了雍正對鰲拜的判斷。乾隆的詔書表明,他既承認鰲拜的功勞,又重視他的過錯。

乾隆採取了中庸之道,不贊同康熙對鰲拜的判斷,也不認同雍正對鰲拜的認定。乾隆的處理方式顯示了對鰲拜功過的一種平衡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81c91e86b823cb6eb73c89863b5e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