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解放後,他擔任了首任市委書記,後在此職位上工作了17年

2024-01-15     劉明寶

原標題:北平解放後,他擔任了首任市委書記,後在此職位上工作了17年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也是雙方傷亡最小的一個戰役。在解放軍攻克天津之後,北平就成了一個孤城,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思前想後最終決定起義,北平這座千年古都得以免受戰火。

此舉給國家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黨和平接手這座城市後,最終定都於此,北平也改名為北京。

當時初定,潛伏的國民黨特務不在少數,他們時不時會搞一些破壞,社會治安面臨著嚴重考驗,所以北平(北京)的領導班子人選非常重要。1948年,中央任命彭真為北平市市委書記,改稱北京後彭真依然擔任此職,一當就是17年,後來還官至正國級。

那麼彭真為何能讓組織如此信任呢?看看他的革命經歷就明白!

1902年10月12日,彭真出生於山西省曲沃縣侯馬鎮垤上村,他的家境很貧困,所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跟著母親做紡織手工活來補貼家用,稍微長大,又跟著父親下地干農活,這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父親傅維山卻很重視教育,買不起書就去向別人借,只要彭真幹完活,父親就會讓他去看書。恰好彭真的興趣也在此,一看到新書就手不釋卷。

很快,傅維山就發現自己的知識已經滿足不了兒子了,於是全家省吃儉用勒緊腰帶將彭真送到了私塾。

1923年彭真加入了共青團,同年又因表現優異入了黨,由此開始了為革命事業奉獻的生活。他長期在北方搞地下工作,1925年指導成立了山西工人聯合會和太原總工會,發動群眾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

後來彭真又去往石家莊、天津等地領導愛國運動,最高擔任了順直省委代理書記。那時的順直省委管轄北方各省,就相當於後來的中共北方局,成為了順直省委的代理書記,可見彭真的地位之高、能力之強。

只是這些並沒有讓彭真屈服,他面對拷打始終守口如瓶,沒有吐露半分機密,敵人眼看問不出什麼,只能將他投入監獄,判刑九年。

1931年,剛剛經歷過中原大戰的蔣介石為收買人心,決定實行特赦,彭真的刑期因此被改為了6年。1935年他出獄後第一時間就重新聯繫了組織,繼續在中共天津組工作。

雖然彭真此時依然極有革命熱情,但他畢竟有六年的時間不在,因此在一段時間內他的工作都不太好開展。直到1936年春,新任北方局書記少奇同志改變了他的命運。

彭真的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職務也是直線上升,沒多久便擔任了北方局組織部長,並直接領導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總隊部。

1937年,中央在延安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彭真帶領白區代表團前去參加並且他還成為了大會主席團成員。到達延安的第二天,少奇同志就帶著彭真去面見毛主席。這個重視程度也是相當高了。

彭真與毛主席的交流非常深入,很多見解都達成了一致,也使得主席開始注意到彭真這個人。

不過彭真以往都是在城市中工作,搞學生運動、工人運動很難受,但是建設根據地、進行軍事行動他就不太擅長了,所以晉察冀邊區實際還是以聶榮臻為主。

1941年,彭真奉命回延安彙報工作以及準備參加七大,結果七大延安,他就一直留在了延安。這對於他來說也是個好事,因為這年年底主席就任命他為中央黨校教育長。

抗戰時期延安有很多名校,像抗大、魯藝、陝北公學等等,中央黨校一開始跟他們比起來也不突出,但彭真進入中央黨校之時,也是這所學校改組的開始。

主席為此與彭真進行過一番交流,發現彭真也有這個看法,於是主席就讓彭真擔任了只培訓高級幹部的中央黨校的教育長。

當時中央黨校的校長是鄧發,副校長是林彪,但他們倆實際都不太在校內,所以基本都是由彭真在負責。

後來黨校直歸中央書記處領導,毛主席兼任校長,彭真則是副校長與實際的負責人。換句話說,黨內很多高級幹部都是彭真的「學生」,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當時五大書記是最高領導層,彭真作為候補書記,地位也是排在了第六或者第七,這還不算他地位的最高點。隨即彭真又被派去領導東北的革命事業,擔任東北局書記。

東北當時是中國最重要的區域,這裡經濟發達、工業規模是亞洲第一、工業生產總值占了全國的80%,如果彭真在這裡能發展好,那還能更上一步。

只不過他在晉察冀工作時的短板再一次暴露,他並不熟悉根據地建設,主要思想還是大城市那一套。

而且東北的情況遠比中央想像得複雜,與最初料想的完全不同。蘇聯並沒有讓我們接手重要大城市,百姓被日寇侵占多年最初也只認定國民政府,再加上出關部隊互不熟悉、東北嚴寒的天氣我軍應對物資不足等等原因,工作進行得不太順利。

兩人的爭執最後上報到了中央,毛主席和少奇同志經過分析決定改組東北局,讓林總來擔任東北局書記,此後局勢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不過彭真也沒有被下放,中央進駐西柏坡後他就被調了回去,在工委、組織部都任職過。1948年12月中旬,北平尚未解放,中央就已經決定派遣彭真和葉劍英將來接管這座城市。彭真是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則是北平市委第一副書記、軍管會主任兼北平市市長。

可見,組織對彭真的信任一如既往!

北平是個好地方,讓我們來接管是組織對我們的信任。但是要記住,是我們接管北平,不要變成了北平接管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學李自成。

1月31日,解放軍開始陸續進城,在彭真、葉劍英等人的努力下,北平的混亂狀態得到有效的遏制,社會秩序也逐漸恢復正常。

同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根據其中的內容,新中國定都於北平並將這座城市更名為北京,彭真就是首任北京市市委書記。

在彭真的領導下,北京市委從1950年10月到1952年共逮捕敵特分子3560餘人,很好地維護了首都的穩定。因為他工作能力出眾,就擔任了北京市委書記17年,直到1966年5月卸任。

後來彭真還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尤其是1983年,已經81歲高齡的他還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成為了正國級領導人。他為國家付出了很多很多!

1997年彭真病逝於北京,享年95歲,他們都是令人尊敬的老革命家!#解放戰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207efa25c8fa50ffa20771f0b0e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