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入伏,有錢沒錢,常吃4樣「扶陽」食物,補陽祛濕還強脾胃

2024-07-12   秀廚娘

7月15日入伏,三伏天也就正式開始了。三伏天,氣溫高,濕度大,人們常常會感到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甚至出現濕氣重的症狀。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身體容易損耗陽氣,因此我們需要通過飲食來「扶陽」,補充陽氣,祛濕排毒,強脾胃。今天,我們來介紹四種適合三伏天吃的「扶陽」食物以及它們的美味做法!

一、生薑

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功效,是夏季扶陽的絕佳選擇。它不僅能夠驅寒,還能促進消化,緩解胃腸不適。

推薦食譜:仔姜鴨

材料:仔姜200克,鴨肉500克,青椒1個,紅椒1個,蒜頭3瓣,生抽2湯匙,老抽1湯匙,料酒1湯匙,鹽適量,糖少許,食用油適量。

具體步驟:

1. 仔姜切片,青紅椒切塊,蒜頭拍碎備用;鴨肉洗凈切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腥,撈出瀝干。

2. 熱鍋冷油,放入蒜頭爆香,加入鴨肉翻炒均勻,倒入料酒、生抽、老抽繼續翻炒,使鴨肉均勻上色。

3. 加入仔薑片,翻炒均勻後倒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燉煮40分鐘,加入青紅椒塊,翻炒均勻,調入鹽和少許糖,繼續燉煮5分鐘至入味即可。

這道仔姜鴨香氣撲鼻,口感鮮嫩。仔姜的辛辣和鴨肉的鮮香完美結合,既驅寒又健脾,是夏季扶陽的佳品。

二、紫蘇葉

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和胃的功效,尤其適合在濕熱的夏季食用。

推薦食譜:黃瓜炒紫蘇葉

材料:紫蘇葉50克,黃瓜2根,蒜頭2瓣,生抽1湯匙,鹽適量,食用油適量。

詳細步驟:

1. 黃瓜洗凈切片,紫蘇葉洗凈切小塊,蒜頭拍碎備用。

2. 熱鍋冷油,放入蒜頭爆香,加入黃瓜片翻炒,黃瓜片變軟後加入紫蘇葉,快速翻炒均勻,加入生抽和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這道菜清爽可口,黃瓜的清脆和紫蘇葉的獨特香氣相得益彰。紫蘇葉的理氣和胃效果顯著,是夏季祛濕的良品。

三、秋葵

秋葵富含黏液蛋白,有助於保護胃壁,促進消化,並且具有很好的補陽作用。

推薦食譜:白灼秋葵

材料:秋葵200克,蒜粒10克,小米辣5克,食用油適量,鹽、生抽、蚝油、香油適量。

步驟如下:

1. 秋葵洗凈,焯水至斷生,撈出瀝干,對半切塊擺入盤中,蒜粒和小米辣切碎,備用。

2. 熱鍋冷油,倒入蒜粒和小米辣爆香,將爆香的蒜粒和小米辣均勻地澆在秋葵上。取一個碗,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蚝油、香油混合均勻,澆在秋葵上,翻拌均勻即可。

這道白灼秋葵鮮嫩爽口,蒜香和辣味提升了秋葵的風味,簡單易做。秋葵的黏液蛋白對腸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是夏季補陽的佳選。

四、羊肉

羊肉性溫,具有補虛溫中、祛寒暖胃的功效,是夏季補陽的理想食材。

推薦食譜:羊肉粉絲湯

材料:羊肉片300克,白菜200克,菠菜100克,龍口粉絲50克,薑片3片,蒜頭3瓣,鹽適量,胡椒粉少許,食用油適量。

具體做法:

1. 白菜洗凈切段,菠菜洗凈,龍口粉絲用溫水泡軟,薑片和蒜頭拍碎備用。

2. 熱鍋加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薑片和蒜頭爆香,加入足量的清水,煮沸後加入白菜段,煮至白菜軟爛。

3. 加入泡軟的龍口粉絲和菠菜,煮沸後,下入羊肉片,調入鹽和胡椒粉調味,煮至羊肉變色,即可食用。

這道湯鮮香撲鼻,羊肉片嫩滑可口,白菜和菠菜的清甜加上龍口粉絲的彈滑,使得整道菜營養豐富,口感層次豐富,是夏季補陽的理想選擇。

總結,7月15日入伏後,合理選擇「扶陽」食物如生薑、紫蘇葉、秋葵和羊肉,不僅能夠補陽祛濕,還能強健脾胃,讓我們在三伏天裡保持健康活力。以上四道菜品既美味又易做,適合家庭日常食用,趕緊試試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